柔性互联开关电网电压异常耐受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75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37802.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互联开关电网电压异常耐受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节点电压;S2、检测节点电压是否存在谐波分量,若是,执行S3,若否,等待下一次检测,执行S2;S3、基于节点电压,进行坐标变换;S4、基于坐标变换结果,分离出节点电压基频分量;S5、将基频分量反变换回原始坐标系下,计算节点电压倍频谐波分量;S6、将倍频谐波分量作为调制信号的一部分,叠加在含有直流与基频分量的串联变换器调制波上;S7、重复执行步骤S2‑S7,最终输出与倍频谐波分量相反的电压分量,以实现对电网电压的异常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柔性互联开关不受谐波影响,提高了柔性互联开关的异常耐受性。

    一种基于紫陶废料的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8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4195.7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紫陶废料的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建水陶泥加水软化,加入紫陶废料、玻璃粉,制成泥料;揉匀,排出气泡,形成多孔陶泥;拉坯成型为罐状或制成陶球;干燥后煅烧,保温后冷却至室温,形成多孔陶瓷。所制得的多孔陶瓷具有滤水功能,对比目前使用较多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六方氮化硼和堇青石等材料制作的多孔材料,本发明的多孔陶瓷材料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过滤吸附效果强,全面扩展了建水紫陶在新材料方面的应用,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适用于涡轮叶片的尾缘劈缝冷却结构及方法、涡轮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278035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149654.0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涡轮叶片的尾缘劈缝冷却结构,包括分隔肋、叶片尾缘劈缝和壁面凹陷组,其中分隔肋设置在叶片尾缘劈缝的壁面上;两两分隔肋之间的空间形成叶片尾缘劈缝;叶片尾缘劈缝的壁面上布置有壁面凹陷组;壁面凹陷组包括多个壁面凹陷,壁面凹陷组包括多个壁面凹陷,至少一个壁面凹陷的延伸方向与分隔肋形成倾斜夹角;和/或,至少一个壁面凹陷的延伸方向与另一侧分隔肋形成倾斜夹角;当冷气流进入涡轮叶片尾缘,经由针肋沿冷气流动方向流经壁面凹陷产生螺旋形涡流,螺旋形涡流导向两侧的分隔肋。本发明通过在叶片尾缘劈缝上设置壁面凹陷,能够增强涡轮叶片尾缘劈缝的冷却性能和提高外部气膜冷却性能,有利于减少尾部冷却空气的用量。

    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和光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453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021848.6

    申请日:2017-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工作站和液体传输部件;工作站包括电化学池,电化学池上设置有弹性元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弹性元件的伸缩方向与第一通孔的开口方向一致;第一通孔上设置有密封圈;第二通孔通过液体输送管道与液体传输部件连接,使得液体能够从第二通孔流入和/或流出电化学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其包括上述电化学性能检测系统和光源部件;光源部件包括光束传导元件;光束传导元件被设置为伸入电化学池,并使得其所传导的光束通过第一通孔照射在样品上。本发明所涉及的检测系统大大解放人力,使用自动化的手段取代人工,极大地避免了人工操作引起的失误,更加可靠和稳定。

    一种柔性薄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0201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48133.9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薄膜电极,包括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和碳纳米管;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上负载有氧化锰,作为电活性材料;超薄多孔氮化碳纳米片使得柔性薄膜电极具有多孔道结构;碳纳米管既作为导电支撑,又作为机械支撑,使得柔性薄膜电极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本发明还提供该柔性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薄膜具有三维导电网络和多孔道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广泛用于高效率的储能器件中。

    一种多层碳空心球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940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588081.1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碳空心球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多层中空碳球结构,碳壳层数为双层或四层,碳球直径为纳米或亚微米级别。本发明首先以正硅酸乙脂为硅源,采用表面活性剂软模板法制备单层和双层空心二氧化硅球硬模板;然后通过热解有机碳源包覆二氧化硅空心球模板,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化,最后再将二氧化硅模板蚀刻掉,即可得到多层碳空心球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可控性高、污染小、成本低且具有普适性。所制备的产品具有中空结构,厚度在纳米尺度的壳层,同时多层结构能有效利用内部空间,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传统纳米材料和单层碳空心球显示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8147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26913.8

    申请日:2013-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或坯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铝硅合金,预热,之后将铝硅合金熔化,搅拌,第一次静置,降温,精炼,搅拌并扒渣,第二次静置,同时调整铝硅合金熔体的温度,使得该温度比合金的液相线温度高30~60℃;步骤2,将铝合金铸造涂料涂抹于机械滚筒内壁上,烘干,预热;步骤3,将铝硅合金熔体通过定量浇注系统迅速注射进入机械滚筒中,搅拌,得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浆料;步骤4,将所述半固态浆料浇注进入金属铸锭模,其凝固后所得即为过共晶铝硅合金半固态坯料。发明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施,在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初生硅细小的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制备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