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钢铁冶金企业碳排放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1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42133.6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钢铁冶金企业碳排放量的方法,包括:S1、根据经济和人口发展预期,以及企业的基准年实际对钢铁企业未来的产能和铁钢比进行规划;S2、根据企业基准年实际盘算碳排放水平,及各种能源替代、节能降碳技术的降碳量和降碳比率;S3、通过逐年推进,计算得到企业在碳中和过程中各年的碳排放量。该方法通过预测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可为企业节能降碳技术布局和碳业务管理提供支持,为企业生产经营增值。

    可变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649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41159.4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主体部分及变工质部分,主体部分包括:蒸发器,用于吸收输入工质的低温余热源热量以产生蒸汽,并将蒸汽及工质输入膨胀发电机;膨胀发电机,用于利用蒸汽做功并发电,发电后排出蒸汽及输出工质;冷凝器,用于通过冷却液对膨胀发电机排出的蒸汽进行换热,得到液态水并输出工质;工质泵,用于将液态水及工质送回蒸发器中;变工质部分包括:精馏塔,用于对主体部分的工质进行分离及回收,并将回收后的工质输入至工质罐进行储存;调节泵,用于向主体部分添加来自工质罐的工质,并对添加的工质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节。该系统可以根据热源状况调节工质种类和混合比,从而实现最佳的发电效率。

    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无源手自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5745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49410.4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的无源手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入口手动阀,手动调节可使同组各上升管换热器进水量分布均匀;自力温控阀,根据上升管换热器入口温度,调节进水量,防止上升管换热器结焦;流动指示器,指示进入上升管换热器的水的流动状态;出口手动阀,控制上升管换热器向外输出;自力排汽阀,由上升管出口温度自动控制,超温时自动打开释放热量。本申请的装置在无外界能源输入情况下,采用全机械结构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可靠地保证了上升管换热器在高温、多变环境下不发生结焦堵塞、腐蚀和干烧,使数量众多的上升管换热器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并使上升管换热器出口荒煤气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回收荒煤气显热。

    一种异型水夹套荒煤气显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8066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640965.1

    申请日:2015-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水夹套显热回收装置,包括一上升管换热器,所述上升管换热器进一步包括上升管内筒、上升管外筒、异型水夹套和水夹套隔板,上升管内筒内侧呈中空状,用于荒煤气流通;上升管外筒套设在上升管内筒外侧;异型水夹套环绕设置于上升管内筒与上升管外筒之间,通过水夹套隔板分隔成若干组垂直通道水夹套,每组垂直通道水夹套呈N型布置;若干组垂直通道水夹套首尾相连,其内部容置有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每组所述垂直通道水夹套中上下来回形成N个行程,并通过所述上升管内筒与所述上升管内筒内部的荒煤气进行热交换。本发明通过加大整个换热装置的换热面积和延长换热介质的换热时间来进行荒煤气显热的有效回收。

    工业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730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68644.5

    申请日:2014-12-12

    Inventor: 曹先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余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方法,针对一工业区域中一工艺系统中的一设备,该方法包括:S1:“回用”,该设备工业生产中伴生余热资源优先被应用于该设备中;S2:“替代”,经过步骤S1,若有富余热能,则优先被应用到该设备所在工艺系统中,其次应用到所在工业区域内其它工艺系统中,最后应用到该工业区域外;S3;“提质”,经过步骤S1和S2,若还有富余热能未能被应用,则利用外部高品位能源提升富余热能品位;S4:“转换”,经过步骤S1至S3后,若还有富余热能未能被应用和提升,则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5550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38246.6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系统,包括除氧器、汽包、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上升管换热器组,上升管换热器组由多个上升管换热器并联组成;给水通过除氧器与所述汽包相连,汽包与上升管换热器相连形成一个汽水回路;给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输送到汽包内,汽包内的给水分流成若干分支分别流经每个上升管换热器的给水通道,给水在给水通道内被加热形成汽水混合物被送回汽包内,汽水混合物在汽包内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蒸汽输出使用。本发明克服焦炉荒煤气工作环境恶劣的特点,解决了过去荒煤气显热回收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安装方便的显热回收装置与系统。

    一种焦炉成组桥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86953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10317903.3

    申请日:2012-08-31

    Inventor: 曹先常 王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一种焦炉成组桥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每组碳化室为一个带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成组新型桥管装置,每座焦炉至少包括一个焦炉成组新型桥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每个回收装置上设置多个上升管接口、一个设有余热回收装置的成组新型桥管,该桥管与一组上升管相连接。本发明将一组碳化室的荒煤气集中到一个带余热回收装置的成组新型桥管中进行余热回收,避免回收蒸汽的不连续性,有利于防止炭化室周期性特点对余热回收的影响,确保回收蒸汽装置均匀有序输出,可避免回收的热量会随着荒煤气的流量与温度而波动,从而利于整个装置的换热与使用。

    一种焦炉单个桥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16573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10317968.8

    申请日:2012-08-31

    Inventor: 曹先常 王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一种焦炉单个桥管荒煤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桥管上升段和桥管下降段,所述桥管上升段和桥管下降段之间设有桥管过渡段,所述桥管下降段内设有蒸发器,蒸发器通过管路与汽包连接,所述蒸发器采用增加受热面的多层蒸发器,所述桥管过渡段内设有过热器,桥管下降段荒煤气通道通过所述蒸发器分成若干用于流通荒煤气的独立通道,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受热面,提高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率;而且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除了对桥管进行了变形设计,周边工艺均不受影响,结构设计简单、容易维护、便于清洗,能够有效回收荒煤气余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