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移动预测和时延预测的OLSR路由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9225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10169081.0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预测和时延预测的OLSR路由方法,包括簇成员节点路由表计算过程和簇头节点路由表的计算过程,所述簇成员节点路由表计算过程为: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移动预测模型,并通过此模型来选择稳定性高的邻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以此来建立簇内成员节点路由表;所述簇头节点路由表的计算过程为:将数据包在簇头节点MAC层的排队时延作为路由选择的度量因子,通过ARMA算法建立排队时延的预测模型,以此模型来计算簇头节点的路由表。本发明方法可以减弱由于簇内成员节点高速移动带来的路由不稳定问题,同时降低簇头节点网络拥塞的概率,提升路由的鲁棒性,降低端到端时延。

    铜镉锗硫纳米晶、铜镉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51380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014896.8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镉锗硫纳米晶、铜镉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铜镉锗硫纳米晶其铜、镉、锗与硫的摩尔比为(2~2.2):(l~1.2):(1~1.2):(4~4.2),铜镉锗硫对电极的制备是通过在导电衬底上涂覆铜镉锗硫纳米墨水来实现。本发明中铜镉锗硫纳米晶是通过低温液相法合成,具有正交晶系,是纤锌矿衍生的超晶胞结构,具有尺寸均一、结晶度高、单分散性良好等优点。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催化剂时,对I3‑离子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铜镉锗硫对电极不仅催化效果优异,而且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铜铁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937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0014899.1

    申请日:2016-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铜铁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对电极包括导电基底,导电基底表面涂覆有一层纤锌矿结构的铜铁锗硫纳米晶;而对电极的制备是通过在导电衬底上涂覆铜铁锗硫纳米晶墨水来实现。本申请制备的铜铁锗硫纳米晶是通过低温液相法合成,具有尺寸均一、结晶度高、单分散性良好等优点。该方法制备的纳米晶是纤锌矿衍生的超晶胞结构,为正交晶系。当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时,对I3‑离子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对电极催化剂不仅催化效果优异,而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大大降低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一种用于改善电泳钢结构件连接性能的胶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298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47312.6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电泳钢结构件连接性能的胶接工艺,采用高分子胶粘剂将两个电泳钢结构件粘接起来,所述两个电泳钢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粘接面事先经过等离子改性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改善胶接接头性能,且操作简单,流程短,可控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环境污染小。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铜锰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954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015111.9

    申请日:2016-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铜锰锗硫对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对电极包括导电基底,导电基底表面涂覆有一层纤锌矿结构的铜锰锗硫纳米晶;而对电极的制备是通过在导电衬底上涂覆铜锰锗硫纳米晶墨水来实现。本申请制备的铜锰锗硫纳米晶是通过低温液相法合成,具有尺寸均一、结晶度高、单分散性良好等优点。该方法制备的铜锰锗硫纳米晶是纤锌矿衍生的超晶胞结构,为正交晶系。当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时,对I3‑离子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对电极催化剂不仅催化效果优异,而且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大大降低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黄荆豆腐制品的生产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7646A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710041481.0

    申请日:2007-05-31

    Abstract: 一种黄荆豆腐制品的生产方法,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步骤:臭黄荆功能成分的提取:采收鲜臭黄荆叶,用水清洗后利用碱水提取法,浆渣分离机兑水过磨,调整pH值,滤出黄荆功能成分溶液;大豆豆浆的制作:大豆清洗、浸泡,捞除豆皮及碎屑,浆渣分离机兑水过磨,滤出豆浆;黄荆豆浆的煮浆和点浆:豆浆加热,在豆浆中加入黄荆功能成分溶液,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煮好的黄荆豆浆倒入放石膏溶液的缸内,轻轻搅拌均匀,调整pH值,盖缸闷浆,压包;黄荆豆腐的压制:在有孔型的箱中,盖布、加压,去水,晾后开刀切片。本发明实施简便,比利用大豆加工的豆腐产品的产出率提高10-35%,达到产品具有新鲜臭黄荆风味、口感良好、营养更加全面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