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3260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33783.9
申请日:201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设有中继节点的多天线通信系统中选择端节点的工作天线的天线选择方法以及相应的中继节点。所述天线选择方法包括:估计从端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获取从中继节点到端节点的信道估计;根据估计得到的从端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以及所获取的从中继节点到端节点的信道估计,基于贪婪算法,以迭代方式确定使多天线通信系统的总数据传输速率达到最大的端节点的发射和接收天线配置。本发明提出的天线选择方法以及相应的中继节点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选择出接近于最优方案的端节点的天线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79065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41552.2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向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的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源端向中继发射训练序列,中继进行后向信道估计处理,得到源端与中继间的估计信道;中继端根据后向信道信息迭代计算源端和中继端的功率分配,以及中继端预编码;中继端将前向信道信息、功率分配方案以及预编码方案反馈给源端;源端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同时发射给中继;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线性预处理后广播给源端;源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干扰去除和检测处理,得到相互之间需要传输的信息。本发明采用双向中继的信息传输模式,考虑不受信任的中继端,设计源端和中继端的联合功率分配,并且在中继端使用预编码处理方案,提高了系统安全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868423.9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维几何模型剖切为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将四分之一几何模型投影至二维平面,绘制二维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对三维四分之一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进行厚度分布采样,获得厚度分布插值函数;在二维网格和厚度分布插值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接触检测,构建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对变厚度有限元接触模型进行迭代求解;求解收敛后,提取接触压力分布。本发明在保证接触压力分布趋势等效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问题的求解规模,提高了计算效率,可适用于快速计算不同型线下的活塞销孔接触压力分布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02231.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合金层材料力学性能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轴瓦合金层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选择合理试验参数;步骤2:利用压痕试验对轴瓦合金层进行试验,获取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步骤3:选择材料本构模型;步骤4:创建神经网络;步骤5:基于拉丁超立方理论,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构建网络训练数据库;步骤6:用Abaqus构建的数据库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训练,神经网络能构建材料本构参数与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步骤7:通过遗传算法,使试验与神经网络计算获得的压入力‑压入深度曲线之间最小二乘误差最小,从而得到轴瓦合金层材料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9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01316.6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11/08
Abstract: 一种动力机械技术领域的适用于螺纹副传动的滚柱直径误差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柱固定装置、激光测量装置、丝杠驱动装置、待测滚柱,滚柱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支撑结构、导轨、锁紧螺母螺栓和固定梁,用于固定所测量的滚柱;激光测量装置包括抵压柱、激光传感器、激光接收板、激光传感器放置板和移动结构,用于保证滚柱与底端固定梁垂直度以及测量滚柱直径误差值;丝杠驱动装置包括滚珠丝杠副、轴承、螺母、螺母连接螺栓和曲柄,用于驱动移动结构保证激光测量装置与待测滚柱间的距离。本发明所涉及的滚柱直径误差测量装置操作简单,人为影响因素较少,测量精度较高,可准确地测量滚柱直径误差,适用于高精密螺纹副传动的滚柱直径误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3204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230563.6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协作用户设备执行的多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对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相对应的源用户设备的指示,并将所述源用户设备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基站;接收由基站分配的用于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进行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传输资源;基于所述第一传输资源,向所述源用户设备分配用于从所述源用户设备向所述协作用户设备进行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第二传输资源;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转发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资源从与相对应的源用户设备接收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93612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107816.4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UE。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UE的上行UL传输的UL功率控制参数、指示在一个子帧内UE的每载波最大允许传输功率的每载波功率限制参数、以及指示在一个子帧内UE的最大允许传输功率的UE功率限制参数;接收指示要用于在一个子帧内UE的设备至设备D2D传输的D2D载波的最大允许传输功率的D2D载波功率限制参数;基于UL功率控制参数,计算UE的预期UL传输功率;基于每载波功率限制参数和D2D载波功率限制参数,计算UE的预期D2D传输功率;以及基于预期UL传输功率,预期D2D传输功率和UE功率限制参数,确定UE的UL传输功率和D2D传输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40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6277.2
申请日:2013-04-1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双路径设备对设备D2D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在所述双路径D2D系统中,从源D2D设备分别通过两个辅助用户设备交替向目的D2D设备发送数据,所述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包括:在从两个辅助用户设备中的一个辅助用户设备向目的D2D设备的数据重传达到预定的次数仍未成功时,将所述数据重传转交给另一辅助用户设备来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72414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81366.4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双向多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鲁棒性联合信号处理方法。一种信号处理方法:源端向中继发射训练序列,中继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源端与中继的估计信道和信道估计误差方差;中继向源端发射训练序列,源端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中继与源端的估计信道和信道估计误差方差;源端将中继与源端的估计信道和信道估计误差方差反馈给中继,中继将反馈信道、估计信道和信道估计误差方差传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计算源端发射机预编码,中继预编码和源端接收均衡矩阵并将预编码以及均衡矩阵传给中继;中继将源端发射机预编码、源端接收均衡矩阵反馈给源端;源端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给中继;中继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广播给源端;源端对信号进行检测处理得到传输信息。本发明提高了信道容量,改善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性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