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20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21289.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2F1/52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集矿的循环式矿泥泥水分离系统,中空腔体下方设有至少一竖井,竖井后侧具有一用于矿石流出的竖井出口,竖井出口的下表面为倾斜向下;竖井内设置倾斜向下的多孔挡板,多孔挡板与竖井出口的下表面衔接,且倾斜趋势与竖井出口的下表面相同;竖井底部为竖井入口,竖井入口为低速水流入口,通过一可调节流量的阀门与泥水分离器的出口相连接;矿泥分离器出口通过潜水泵与泥水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泥水分离器出口还与集矿头的入口连接。该系统既可彻底完成对矿物、海泥与水的分离,亦可实现海泥的快速沉降、有效降低对海底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了水流的剩余能量,进一步提高了泥水混合物的分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43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321320.9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新型海底集矿装备,包括自调节水力式集矿头、矿泥分离器、泥水分离器;自调节水力式集矿头通过液压缸伸缩可调节位于下部的曲面壁的曲率;喷射筒体的轴端通过一连杆固定于一摆动机构上,摆动机构可带动喷射筒体小幅摆动,进而使得喷口的朝向与集矿腔体入口相适应;矿泥分离器竖井后侧具有一用于矿石流出的竖井出口,竖井出口的下表面为倾斜向下;竖井内设置多孔挡板,多孔挡板也倾斜向下;矿泥分离器的出口通过潜水泵与泥水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泥水分离器出口还与水力式集矿头的入口连接。本发明的集矿性能稳定、集矿效率高、矿粒海泥分离率高,采矿作业对海底生态环境扰动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7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976202.9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悬浮原理的海洋平台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磁力顶板,固定在一外部的连接装置上;通电导轨,位于所述磁力顶板的下方,所述通电导轨与所述磁力顶板相对面的磁极性相同;海洋平台模型,下部漂浮在水面上,其上部经支撑机构与所述通电导轨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边角处还对称的设有多个支柱;多个弹性连接件,与所述支柱一一对应,且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柱和连接装置相连接。本发明能得到跟真实物理环境十分接近的模型试验环境,其不仅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而且降低了对顶板光洁度的需求,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917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67706.1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0F3/00 , B62D55/088 , B62D5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于极稀软地质的可悬浮履带式特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是履带泥橇复合式结构,履带两侧固定设有泥橇板结构,泥橇板结构底部高于履带底部并具有拱形板头;所述拱形板头设有板水射流装置,所述板水射流装置向前喷射水,行走机构行进过程中,拱形板头将水向下压入,被压入的水与喷射水共同在泥橇板结构底部形成“水膜”,减小行进阻力,可实现在极稀软地质中的稳定行进。本发明还设计有推进机构、浮力调整装置、作业模块等部分,可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海底自主行进和水中悬浮、故障自修复、精细化作业等多种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5257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488227.4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03B1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往复式不对称绕流力的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且其上端与外部发电机相连的竖向连轴,竖向连轴的下端垂直固定有沿水平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至少三根水平连轴,每根水平连轴的一端均固定有一个非对称结构体;每个非对称结构体沿水平圆周方向具有一前端面和一后端面,每个非对称结构体的前端面均为曲面,每个非对称结构体的后端面均为竖直平面。该装置一方面能够利用往复式不对称绕流产生的水平作用力使装置旋转发电,不必固定在海底,可以安装在浮体上,大大扩大了工程应用范围,有效地利用了广袤的远海中丰富的波浪能。另一方面该装置可以安装在波浪滑翔器上,作为补充发电储能装置,从而增强波浪滑翔器的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695064.7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力集矿系统、筛分系统和履带行进系统,所述水力集矿系统包括水力集矿头、转动螺旋板、水射流装置、电机、螺旋吸矿罩、从动轮、集矿头车体连接部件、所述筛分系统包括旋转筛筒、出矿口,所述履带行进系统包括履带装置。本发明提出的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能够提高集矿效率,高效节能,减少海底采矿过程中对海床表面生态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54205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980823.4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腿平台模型系泊装置,其包括:基座,固定在海底,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一开口空腔,所述开口空腔的内部设有一转动球体,所述转动球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开口空腔的内壁之间通过多个轴承钢球相互连接;张力腿,包括多个张力腿单体,相邻的两个所述张力腿单体的端部通过弹性连接件相互连接,最下方的所述张力腿单体的较低端与所述转动球体相连接,最上方的所述张力腿单体的较高端与外部的平台模型主体相连接。本发明不再受传统的张力腿偏转角度的限制,进而得到更精确的试验结果。同时,每个张力腿单体的承载更加均匀,优化了传统张力腿结构承载过大以及对于材料要求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1252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91103.4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21C5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集矿装备,包括设备主体、多个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及各自输矿管;输矿管将设备主体与海底适应性集矿器连接,输矿管能够受控调节伸出设备主体的长度;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具有履带行走机构,能够受控自主行走。本发明利用水下探测器探测作业区域附近的海底地形和矿物分布,根据探测的信息合理地规划海底集矿器和储矿车的行进路径;多台海底适应性集矿器同时独立工作,让集矿器轻小型化,减少集矿作业对海底生态环境的破坏;设备主体可选择相对平坦的海底路径,避开崎岖的道路;集矿器诱导水平的螺旋流,有利于增强集矿效果,提高单位能耗的抽吸力,从而配置更少数量的更小体积的水泵,降低集矿机主尺度从而大大降低能耗,更加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95064.7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力集矿系统、筛分系统和履带行进系统,所述水力集矿系统包括水力集矿头、转动螺旋板、水射流装置、电机、螺旋吸矿罩、从动轮、集矿头车体连接部件、所述筛分系统包括旋转筛筒、出矿口,所述履带行进系统包括履带装置。本发明提出的深海海底集矿装置及其集矿方法,能够提高集矿效率,高效节能,减少海底采矿过程中对海床表面生态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840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53545.X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式非对称结构推进装置,该装置包括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浮体,所述浮体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一个比所述水体密度大的且沉没在所述水体内的非对称结构体,该非对称结构体的前端面为曲面,而后端面为竖直平面。该装置其利用波浪能提供向前推进的动力,克服了常规推进装置需要自带能源或是能源补给的弊端,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续航能力强、噪音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