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73498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92399.6
申请日:2006-06-02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梁英喆
IPC: G02F1/1335 , G02F1/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B5/3016 , G02B5/308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 G02F2201/343 , G02F22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形成在不是透射区域的区域处的相位不变层迫使从背光单元进入透射反射型LCD的反射区域的光通过反射移到透射区域中,从而增大了透射模式中使用的光量。这样,提高了LCD的光利用效率和显示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851547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74656.3
申请日:2006-04-2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梁英喆
IPC: G02F1/136 , G02F1/133 , H01L29/786 , G02F1/1333 , G03F7/20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2001/137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LCD),其中液晶层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通过独立曝光两个区域来聚合包含在初始液晶层混合物内的单体,反射区域内液晶分子与聚合物的比比透射区域内低。由于两个区域中液晶层的变化的比率,这两个区域在具有相同的单元间隙的同时呈现不同的相位延迟值,并且与传统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相比显示改善了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841143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6907.3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357 , G09G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6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透反射型LCD,其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呈矩阵排列并均包括开关元件;背光源,用于向像素提供光;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电容器,该电容器被各自连接至开关元件的输出端。每个像素均包括透射区,用于透射来自背光源的光;以及第一反射区和第二反射区,用于反射源自外部环境的光。因此,反射区被分成两个区域,并且辅助电容器设置在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内。通过控制两个区域的面积比和电压比,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的伽玛曲线可合成一条曲线。因此,可以在不考虑改变模式的情况下实现呈现出均匀色感的彩色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837913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510117042.4
申请日:2005-10-3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3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D,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与栅极线交叉;多个开关元件,与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绝缘层,形成在开关元件上;透反射层,形成在绝缘层上并且包括用于反射光的多个反光元件和用于将来自外部的入射光向反光元件折射的透镜层;多个像素电极,形成在透反射层上并且与开关元件连接。包括具有突出和反光元件的透镜层的透反射层186使所有像素的整个开口区都被利用,从而没有任何反射比损失,透光率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790144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093755.1
申请日:2005-08-2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 , G02F1/133502 , G02F1/136227 , H01L27/124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该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在缘基板上形成的栅极线、覆盖栅极线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的数据线;覆盖数据线的下钝化层、在下钝化层上形成的由有机绝缘材料制成的上钝化层、在上钝化层上形成的像素电极。栅极绝缘层、下钝化层和像素电极的厚度分别表示为dG,dP,dI;栅极绝缘层、下钝化层和像素电极的折射率分别表示为nG,nP,nI,并且根据:4(dGnG+dPnP)=,这是波长的偶数倍;4dInI=,这是波长的奇数倍,满足条件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75812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2
申请号:CN200510108226.4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8 ,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59 , G02F2001/136263 , H01L27/124 , H01L27/1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包括开关元件的多个像素、横向延伸的多条栅极线、纵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横向延伸的第一存储电极线、纵向延伸的第二存储电极线、将两个相邻的第二存储电极线连接的第三存储电极线和修复辅助件,该修复辅助件形成在数据线横跨第三存储电极线的区域中。该液晶显示器可通过缩短修复路径被修复而具有高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659471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2806.3
申请日:2003-04-0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93 , G02F1/133632 , G02F1/133634 , G02F2001/13363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LCD包括液晶板组件,其包括彼此面对的两个板和插在两板之间并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液晶层。一对偏振膜分别贴附在液晶板组件的外表面上。具有反向波长色散,即Δn随着光波长增大而增大的正或负a板补偿膜和负混合c板补偿膜插在液晶板组件和每个偏振膜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446723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10178803.0
申请日:2008-11-2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62 , G09G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4 , G02F1/1393 , G02F2001/134345 , G09G3/3659 , G09G2300/0443 , G09G2300/0447 , G09G2300/0814 , G09G2300/0842 , G09G2320/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彼此并行排列并顺序传送栅电压的第一和第二栅线;与第一和第二栅线交叉并传送数据电压的数据线;由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构成、并彼此电断开的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一栅线、数据线和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第一开关元件;连接到第一栅线、数据线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第二开关元件;穿过电荷共享电容器连接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第三开关元件;以及连接到第二栅线和第二子像素电极、并穿过电荷共享电容器连接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第四开关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303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10105953.X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 , G02F1/136 , G02F1/1339 , G02F1/1333 , G03F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4 , G02F2001/133357 , G02F2201/121 , G02F2203/0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公共电极面板,所述公共电极面板含有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光孔的滤色器,形成在所述滤色器上和所述光孔之中的公共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公共电极上并形成到所述光孔之中的第一绝缘膜;面对所述公共电极面板的薄膜晶体管(TFT)面板;以及,置于所述公共电极面板和所述TFT面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TFT面板包括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透射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连接到所述透射电极的反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882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10140365.X
申请日:2006-10-0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1L27/12 , H01L23/522 , G02F1/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5 , G02F1/136213 , G02F2001/134354
Abstract: 提供了自动匹配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的伽马曲线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面板。该TFT阵列面板包括衬底、在衬底上形成并且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的开关元件。透射电极连接到输出端,并且第一反射电极连接到输出端。在输出端的下一层上形成的存储电极并且与输出端分离以与输出端形成存储电容。第二反射电极形成在输出端的上一层上并且与输出端分离以与输出端形成辅助电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