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09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46400.4
申请日:2017-04-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铝和碳复合包覆氟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将草酸H2C2O4、氟化钠NaF、钒源和磷源溶于去离子水后在60 ℃下搅拌,形成凝胶,干燥后所得粉末于管式炉中预烧,得到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球磨,烘干后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煅烧,过筛后得到碳包覆氟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将碳包覆氟磷酸钒钠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九水硝酸铝Al(NO3)3·9H2O超声20分钟后再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氨水NH3·H2O,在60 ℃下继续搅拌1.5小时后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后干燥,最后在管式炉中进行终烧,冷却后过筛,得到氧化铝和碳复合包覆氟磷酸钒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2177.7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58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高分子聚苯胺改性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将钠源Na2CO3、钒源NH4VO3或V2O5和磷源NH4H2PO4或(NH4)2HPO4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6~10 h后,干燥,所得粉末于管式炉中预烧,得到前驱体;在前驱体中加入碳源,球磨,烘干后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进行烧结,得到碳包覆磷酸钒钠样品;将碳包覆磷酸钒钠材料加入到盐酸的乙醇/水溶液中超声得悬浮物加入苯胺单体(AN)、过二硫酸铵(APS),搅拌,得到黑色物质,将该黑色物质先后用去离子水、乙醇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到聚苯胺改性磷酸钒钠样品,经过干燥、冲膜和压膜制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644407.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Na3VO4。其步骤是将碳酸钠,偏钒酸铵分别研磨至1200目后,按钠和钒的摩尔比为2.5~3:1充分混合制得粉末;混合后的粉末在450℃~600℃下煅烧5~10h。所述的碳酸钠还可以为氢氧化钠,所述的偏钒酸铵还可以为五氧化二钒。合成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操作;合成所需要的反应物种类少且原料价廉易得所制备样品尺寸均匀,颗粒平均粒径为500 nm左右;Na3VO4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363、664.3mAh/g,50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为205.5、205.9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09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24034.1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结剂NiO/Ni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泡沫镍裁剪成4×3.5cm,用盐酸浸泡去除氧化层,之后再用氨水浸泡处理。取若干块处理好的泡沫镍放入容器中,添加去离子水至容器体积的50%,之后持续通气在70~90℃的水浴锅中反应8~16 h,待反应后的泡沫镍冷却至室温后,用适量无水乙醇超声30~60秒洗涤,之后在60℃鼓风烘箱中烘干。将干燥的泡沫镍放在空气或氮气的气氛下250~350℃烧结5~12 h,冷却至室温即得到NiO/Ni样品。本发明将该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上,显示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地研究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3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305710.5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4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包覆Li3V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是以五氧化二钒、碳酸锂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中间相溶液,然后将柠檬酸加入到中间相溶液中混合均匀,烘干得到固体产物,将该固体产物经高温气氛烧结后制得无定形碳包覆在Li3VO4表面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颗粒状,粒径为90~120nm。本发明利用了柠檬酸的碳化作用细化Li3VO4颗粒并在颗粒表面均匀包覆碳层。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所制备样品中Li3VO4为均匀的纳米颗粒,尺寸为90~120nm。所得样品中无定形碳均匀包覆在Li3VO4颗粒表面。所制备材料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2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05957.5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5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元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为碳包覆的三元硅酸盐,具体结构式为:LixFeαM1βM2γSiO4/C,其中2.0≤x≤2.1,α+β+γ=1,且α≥0.2,β≥0.2,γ≥0.2,M1、M2为过渡金属元素。具体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锂、草酸铁和两种含有不同过渡金属的M1、M2源置于容器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搅拌30~180min,再加入硅酸乙酯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干燥得干物料;将干物料中加入碳源,以丙酮为介质,球磨,再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烧结,得到目标产物;将产物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搅拌涂布于铝箔上,经过干燥、冲膜和压膜制成三元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极片。该方法成本低廉,无污染;合成过程有害气体排放少;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82502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68332.3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VO4,将五氧化二钒、柠檬酸铁、六次甲基四胺与无水硫酸钠按摩尔比2:1:5:4投料后,加蒸馏水搅拌均匀,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条件下,反应10~30h;将反应所得产物转移至预热至100~110℃烘箱中烘3-8h;将烘干产物在氮气保护下,温度在400-600℃下煅烧1~10h制得FeVO4负极材料。该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材料制备成本低;所得样品纯度高,结晶性能良好;所制备样品尺寸均匀;所制备材料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13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275254.9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 H01M4/136 , H01M4/66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该负极的结构为NiS/Ni,该负极的制备方法如下:取硫脲置于容器中,然后加适量去离子水和双氧水充分搅拌,得到均匀溶液;将得到的均匀溶液转移到水热反应釜内胆中,取若干片泡沫镍放入水热反应釜,于90~150℃下反应4~10小时后,自然冷却即得到NiS/Ni样品。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控性强;水热反应温度低,时间短;所制备NiS/Ni中NiS均匀生长在泡沫镍表面,由大量颗粒构成,颗粒尺寸约为100nm;所制备材料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4407.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Na3VO4。其步骤是将碳酸钠,偏钒酸铵分别研磨至1200目后,按钠和钒的摩尔比为2.5~3:1充分混合制得粉末;混合后的粉末在450℃~600℃下煅烧5~10h。所述的碳酸钠还可以为氢氧化钠,所述的偏钒酸铵还可以为五氧化二钒。合成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易于操作;合成所需要的反应物种类少且原料价廉易得所制备样品尺寸均匀,颗粒平均粒径为500nm左右;Na3VO4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363、664.3mAh/g,50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为205.5、205.9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69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44501.3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颗粒状,平均尺寸约200nm。其制备方法是将五氧化二钒溶液及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加入到碳酸钠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该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衬中,120~180℃鼓风烘箱中反应10~24h,冷却后加入碳源,得到的中间产物烘干后,在氮气或氩气保护气氛中400~600℃下煅烧5~10h得到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成本低;所制备的碳包覆Na3VO4颗粒尺寸均匀,平均粒径为200~300nm左右;本发明所制得的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较低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