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4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47070.1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海热液采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液喷口流体捕获装置,包括外壳及分别设置于外壳内部的转动盘、采集筒、转动动力源、抽吸动力源、通电磁铁和电源,外壳上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进液口,转动盘与转动动力源连接,通过转动动力源驱动旋转,转动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采集筒;通电磁铁位于各采集筒的上方,并分别与抽吸动力源及电源连接,采集筒上设有抽吸组件,通电磁铁在电源通电后吸附抽吸组件,并通过抽吸动力源的驱动带动抽吸组件运动,将外部热液抽吸至采集筒内;转动盘上的各采集筒随转动盘旋转,分别通过通电磁铁吸附各自的抽吸组件,实现多次切换采集。本发明的各采集筒切换简单方便,可实现多次不同时间段采集取样。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2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1443918.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评价CH4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的质谱检测方法,包括开关阀、四通、U型管、催化剂、加热炉、三通和飞行时间质谱仪。本发明方法是利用前端装置结合飞行时间质谱仪通过在线实时监测反应物和产物CH4的浓度来评价催化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飞行时间质谱仪具有监测速度快、全谱扫描的优点,能够快速响应各组分浓度的变化,为评价CH4催化剂转化率和选择性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336830.3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227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能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高次谐波产生的时间分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装置。包括光学平台光路、产生腔体、选择腔体以及复合腔体。光路部分包括用来产生极紫外光源的驱动激光光路和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中的泵浦光光路,泵浦光光路经过电动线性平移台上的直角反射镜,可精确改变光路光程;高次谐波产生腔体,在该腔体中,超强激光聚焦到氩气气体靶上,产生不同级次的高次谐波;高次谐波选择腔体,通过多层镀膜的极紫外反射镜来选择并聚焦能量为42eV的第二十七次谐波;复合腔体引入泵浦光,并使泵浦光与极紫外光源近共线的入射至样品表面。本发明实现了固体表界面时间分辨角分辨极紫外光电子能谱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55931.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钙离子传感的可持续、不溶性和光子纤维素纳米晶体贴片,该方法采用物理掺杂法和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利用热脱水使优化的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光子薄膜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水凝胶网络,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溶胀干燥的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薄膜,制备纤维素纳米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光子凝胶;本发明用绿色可持续的纤维素纳米晶为基体;海藻酸钠为功能化高分子;优异的耐冻性、生物相容、Ca2+传感高灵敏选择性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3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9989.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IPC: C12N15/115 , C12N15/10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识别原多甲藻酸‑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核酸适配体包括下列选择。(1):AZA‑Apt‑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2):AZA‑Apt‑0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3):AZA‑Apt‑2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4):AZA‑Apt‑23b4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5):具有与(1)或(2)或(3)或(4)的序列至少9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或(6):(1)、(2)、(3)、(4)的序列或具有与(1)或(2)或(3)或(4)的序列至少9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被化学修饰的核酸序列。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识别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4708.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纳米二氧化铈胶体中三价铈相对含量的方法。该测定包括以下步骤: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测定二氧化铈样品的吸光度,通过hν‑(αhν)2图像得到二氧化铈样品的实际禁带宽度,其中hν为光子能量、α为样品吸光系数,之后计算得到二氧化铈样品的理论禁带宽度,以理论禁带宽度与实际禁带宽度的差值表征二氧化铈样品中三价铈的含量。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可直接在室温下对液体样品进行测量进而表征不同纳米二氧化铈中三价铈含量的差别,能够最真实地反映样品的化学价态,并且样品制备简便、测试流程短、成本低、可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25982.4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上而下策略和化学交联技术的蛋白质变体复合物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化学可断裂交联剂,通过细胞原位共价交联捕获靶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并利用特异性相互作用富集靶蛋白及其复合物。通过化学断裂的方式断裂交联剂,释放靶蛋白复合物,获得靶蛋白变体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变体,进一步通过自上而下技术精确鉴定靶蛋白变体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变体。同时,通过交联质谱技术,确定靶蛋白变体的相互作用蛋白位点和相互作用网络。本发明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快捷,可通过原位共价交联,同时获得蛋白变体及其相互作用位点信息,为靶蛋白复合物的精确鉴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12913.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吡咯烷基离子液体提取的膜蛋白质复合体分析方法。该方法针对现有膜蛋白质复合体提取体系难以兼顾复合体结构稳定性和溶解性的问题,利用离子液体理化性质稳定、阴阳离子种类多、结构及性质可调的特性,筛选出吡咯烷基离子液体用于膜蛋白质复合体的提取,建立了无表面活性剂(detergent free)的新型膜蛋白质复合体提取体系,有望实现膜蛋白质复合体的高覆盖度鉴定和功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11376268.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催化酶激活的新型靶向交联剂,实现化学交联反应在特定亚细胞器中的靶向、可控激活,从而进行亚细胞器靶向的蛋白质复合物原位分析。该方法可在细胞原位水平上,实现在特定亚细胞器中或目标蛋白质区域范围内的的靶向性化学交联反应,从而进行亚细胞器时空分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精准解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78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0794228.0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丹东新东方晶体仪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晶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晶棒定向检测系统,包括移动机构、旋转机构、支承板、X光发生组件和信号系统组件,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移动机构驱动移动,支承板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前端并通过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旋转,在所述支承板上设有定位探针、X光发生组件、信号系统组件、第一调整机构和第二调整机构,且检测时所述定位探针与晶棒相抵,所述X光发生组件通过第一调整机构驱动做圆弧运动,所述信号系统组件通过第二调整机构驱动做圆弧运动。本发明能够精确检测晶棒的角度信息,大大提高了晶棒角度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