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结构功能一体化Mg(Al)B2和B4C共增强铝基中子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98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206265.2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结构功能一体化Mg(Al)B2和B4C共增强铝基中子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子吸收材料和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优化了基体合金成分,通过B4C颗粒预氧化增加其润湿性,并通过升温-加压至规定致密度-慢速升温控制原位反应-再次加压实现致密化,通过规定两次加压后的致密度和原位反应时的升温速度,来控制烧结过程中液相的含量以及均匀分布,从而制备出高温结构功能一体化中子吸收材料。本发明通过相应的热压温度和升温速度调控来控制热压烧结过程中的液相含量,使界面反应持续、可控、彻底地进行,直至最终Mg元素耗尽、液相消失,即完成瞬时液相反应烧结过程。所得材料中,纳米Mg(Al)B2弥散分布在基体内,显著增强材料高温性能。

    一种高耐蚀Al-TM-RE系非晶铝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10938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60003.3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蚀Al-TM-RE系非晶铝合金,属于非晶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设计Al-TM-RE系非晶铝合金的化学成分为(摩尔百分比):Al 85-87%,Ni 5.5-6.5%,Co 1.5-2.5%,Y 4.0-5.0%,RE 0.5-1.5%;RE为Ce元素,或者RE为La与Ce元素的组合。本发明Al-TM-RE系非晶铝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强,同时具备高耐蚀性能,在3.5wt.%NaCl溶液环境中,相较传统Al-TM-RE五元铝基非晶合金体系,点蚀电位提升了60-140mVSCE,阳极极化形成的钝化膜更厚,耐蚀性能更佳。

    一种低孔隙率和高非晶度的铝基非晶涂层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103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827164.5

    申请日:2017-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孔隙率和高非晶度的铝基非晶涂层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非晶合金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铝基非晶合金成分体系(Al‑TM‑RE),粉末粒径5‑25μm,采用本制备技术制备获得的铝基非晶‑纳米晶合金涂层,提高了喷涂过程中高速液流碰撞基板后的冷却速率,所获得的涂层兼具高耐磨、耐蚀的特性,非晶度超过85%,涂层厚度100μm‑250μm、孔隙率≤0.5%、结合强度≥40MPa,同时在5000s内磨损量≤0.25mm3,涂层硬度≥350HV,并且在3.5wt.%NaCl溶液中点蚀电位≥‑0.3VSCE,具有很强的抗局部腐蚀能力。

    具有非均匀结构的高强韧碳纳米管增强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4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43948.4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非均匀结构的高强韧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在球磨过程中先预磨高含量的碳纳米管/铝复合材料粉末,再每隔一段时间添加较低含量的碳纳米管/铝复合材料粉末球磨,最后添加铝合金粉末,由此在冷焊作用下复合材料微区形成碳纳米管含量的梯度变化。此外,由于后加入的复合材料粉末经历球磨时间短,晶粒细化程度小,从而形成微区的晶粒尺寸梯度分布。将粉末进行后续致密化及二次加工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远高于均匀结构复合材料的强韧性。

    一种结构尺寸可控的钛/银双连续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49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735109.8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尺寸可控的钛/银双连续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双连续相材料制备领域。该材料中,富钛相和富银相在整个三维空间中拓扑连续,各相之间相互交织贯穿分布于整个材料,形成双连续相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选定成分的钛银母合金固体加热到液固两相区温度之间,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从而获得钛/银双连续相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钛银双连续相材料组织致密,富钛相和富银相相互贯穿,结构尺寸可控调节,相与相之间界面结合良好,两相互锁,可以大幅提高材料的强韧性、耐磨性、减震能力及高温性能等。

    一种增材制造用含硼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1654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963566.8

    申请日:2017-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用含硼钛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粉末化学成分为:Al 4.5~5.5%,V3.5~4.5%,B 0.05~1%,余量为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按照所需合金成分进行配料,硼化钛与海绵钛等原料混合均匀后压制成电极,经过真空自耗熔炼成铸锭,锻造成棒材后,采用无坩埚感应熔化气体雾化法制备成钛合金粉末。对采用含硼元素钛合金粉末制造的构件组织性能检测结果显示,与现有的Ti‑6Al‑4V粉末相比,通过添加硼元素可以显著弱化增材制造过程由于温度梯度导致的柱状晶,同时可以细化晶粒,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种低稀土含量的高速挤压镁合金变形材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012376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057208.6

    申请日:2016-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稀土含量的高速挤压镁合金变形材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镁合金成分范围为(wt.%):Zn 0.1~2.0wt.%,RE 0.1~0.9wt.%,镁含量为平衡余量。本发明的镁合金添加了微量或少量稀土元素(RE),有效降低了合金成本。采用挤压出口速度大于24m/min的速度生产,挤压生产效率高,降低了挤压材的成本,所得挤压材表面光滑、无表面裂纹,保障了挤压材成品率;同时,所得挤压材还可能具有弱基面织构或弱非基面织构、其最大极密度值≤4;优化的成分可以使挤压材的室温伸长率≥2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