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3150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80024534.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西门子能源环球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气体产物(SNG)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进料流(FDS)的第一部分(PF1),b)提供进料流(FDS)的第二部分(PF2),c)将所述进料流(FDS)的所述第一部分(PF1)与所述进料流(FDS)的所述第二部分(PF2)合并成所述进料流(FDS),d)加热以下至少一项:iv.所述进料流(FDS)的所述第一部分(PF1),v.在步骤3之前的所述进料流(FDS)的所述第二部分(PF2),vi.在步骤c)之后的所述进料流(FDS),e)将进料流(FDS)导入反应器(RCT),f)将进料流(FDS)反应成气体产物(SNG)。为了降低投资、特别是机器的占地面积,步骤d)至少部分地通过用超音速压缩机(SCO)压缩相应的流(FDS)来进行,从而使得相应的流被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609283.4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燃料向氢燃料转化的零碳排放加热系统,包括氢基燃料系统、氧基助燃剂系统、碳基燃料转化系统和尾气碳循环系统,气态碳基燃料转化系统为碳基燃料逐步转化为纯氢基燃料的系统,包括过渡阶段的碳基混合氢基系统和纯氢基系统;氢基燃料系统与加热炉系统连通,为加热炉系统提供氢基燃料;氧基助燃剂系统与加热炉系统连通,为加热炉系统提供氧基助燃剂;尾气碳排放循环系统与加热炉系统的烟气排放系统连通,用于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解为作为燃料的一氧化碳。本发明以碳基燃料转化系统为核心,配备氢基燃料系统、氧基助燃剂系统和尾气碳排放循环系统,实现零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717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54593.9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公司
Inventor: 约瑟夫·威廉·施罗尔 , 斯科特·史蒂文森 , 安德鲁·马克·沃德 , 蒂姆·阿尔伯特 , 肯尼思·弗朗西斯·劳森 , 迈克尔·爱德华·哈克曼 , 赵准 , 阿诺·奥普林斯
Abstract: 一种甲醇合成设备,包括:进料预处理部分,其可操作以预处理进料流;合成气体(合成气)合成部分,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反应器,反应器可操作以从进料流生产包含合成气体的合成气合成产物流;甲醇合成部分,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甲醇合成反应器,可操作以生产包含甲醇的合成产物;和/或甲醇纯化部分,其可操作以从合成产物中除去至少一种组分以提供经纯化的甲醇产物;其中甲醇合成设备配置成使得相对于常规甲醇合成设备,甲醇合成设备、进料预处理部分、合成气合成部分、甲醇合成部分、甲醇纯化部分或其组合所需的更多净能量,由非碳基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或电力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160570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80054996.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亚拉国际有限公司
Inventor: 乌代帕尔·辛格
IPC: C01B3/3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加热天然气进料(1)的方法,所述天然气进料用作用于氨生产系统(39)的蒸汽重整器(19)的进料,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热回收单元(3)的蒸汽重整器(19),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保持处于不同温度的至少两个加热盘管(4、5),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料(1)穿过所述至少两个加热盘管(4)和(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所述热回收单元(3)中从所述氨生产系统(39)回收热;以及b)将在步骤a)中回收的所述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天然气进料(1)的至少一部分进行交换,从而获得经加热的天然气进料(10),其中所述天然气进料(1)不包含蒸汽。所述方法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回收的所述热是从在所述蒸汽重整器(19)中产生的烟气(2)回收的热,并且步骤b)包括以下连续步骤:b1)在使所述进料(1)与所述热回收单元(3)的第一加热盘管(4)接触后,即将所述天然气进料(1)从10℃至40℃范围的温度加热至180℃至210℃范围的温度,从而获得经预热的天然气进料(9);以及b2)随后在使所述进料(9)与所述热回收单元(3)的第二加热盘管(5)接触后,即将来自步骤b1)的经加热的天然气进料(9)进一步加热至360℃至380℃范围的温度,从而获得所述经加热的天然气进料(10)。本公开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加热所述天然气进料(1)的系统,所述天然气进料用作用于所述氨生产系统的所述蒸汽重整器(19)的进料,并且涉及本公开的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所述方法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910428586.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洛阳超蓝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孙原田 , 程向锋
IPC: C01B3/34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烃类‑蒸汽转化制氢转化炉的炉管安装固定方法,用于多排排列的多根炉管与转化炉炉体之间的密封连接,所述炉管竖直贯穿且伸出转化炉炉体的炉顶板和炉底板,在炉管向下伸出炉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炉管受热膨胀而向下延伸以及横向摆动位移的固定支撑件,固定支撑件与炉底钢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下集气管热膨胀延伸对炉管产生的横向位移,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炉管与炉顶板、炉底板密封结构的同轴度,提高了转化炉的热效率,避免因热膨胀导致的焊缝开裂,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8240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1880016478.X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IPC: C01B3/34 , C01B3/48 , C01B3/50 , C01B3/56 , C07C29/151
Abstract: 披露了一种用于共同产生氢气和甲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烃重整或气化装置产生包含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合成气流;将该合成气流引入到水煤气变换反应中,从而将该CO和H2O的至少一部分转化为变换的气体流中所含的H2和CO2;冷却该变换的气体流并冷凝并移除所冷凝的H2O部分;然后将该变换的合成气流分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将该第一流引入到第一氢气分离装置中,从而产生氢气流,并将该第二流引入到甲醇合成反应器中,从而产生粗甲醇流和甲醇合成出口气体;将该甲醇合成出口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引入到第二氢气分离装置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01551.4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窑炉燃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化学再生燃烧工艺及其烟气循环系统;提供一种用于热化学再生的烟气循环系统,包括:窑炉、第一再生器、第二再生器、高温风机、第一氧化剂供应装置、第二氧化剂供应装置、烟气混合装置、燃料储罐以及烟囱;本发明将部分高温烟气与燃料混合,提高了燃料和循环烟气混合气的温度,第一再生器以及第二再生器内的热量利于燃料和循环烟气混合气发生吸热重整反应,从而提高燃料的转化率,以生成更多高热量合成气,达到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183810.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集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沼气干湿重整耦合甲醇裂解制备合成气系统与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分流器、二氧化碳分离器、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第三混合器、第四混合器、干重整反应器、湿重整反应器、甲醇裂解反应器、汽化器和太阳能集热器,本发明通过先将沼气分成干湿重整两部分,再将湿重整部分的二氧化碳分离到干重整部分,随后在太阳能集热器的驱动下,分别单独发生甲烷干重整和甲烷湿重整反应生成合成气,先利用甲烷干重整生成的合成气所携带的余热为甲醇汽化提供热源,再利用甲烷湿重整生成的合成气驱动甲醇裂解反应生成合成气。本发明实现了沼气双级转化耦合甲醇裂解制备合成气,与常规的制备合成气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二氧化碳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42372.7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9/65 , C01B3/34 , C25B1/042 , C25B9/60 , C25B9/67 , C25B15/021 , C25B15/08 , H01M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油田伴生气的电解制氢装置,旨在解决油田中大量伴生气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的能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油田伴生气的电解制氢装置包括脱硫器、水蒸气发生装置、重整器、燃料电池和电解制氢装置,脱硫器用于除去油田伴生气中的硫元素,水蒸气发生装置用于产生水蒸气;重整器包括重整腔,水蒸气和脱硫后的油田伴生气能够在重整腔内发生重整反应,并生成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又可在燃料电池上反应并进行发电,这样产生的电能又可以给电解制氢装置使用,这样在制氢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增加发电装置,大大节省了电能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利用氢气将伴生气能量进行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9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469284.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吸附强化制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强化制富氢合成气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循环系统、供热系统、蒸汽供给系统、原料供给系统、氢气和二氧化碳收集系统,相互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系统包括高温熔融盐反应器、阀门、熔融盐输送泵及低温熔融盐反应器;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板;所述蒸汽供给系统包括阀门及蒸汽泵;所述原料供给系统包括原料及管网;所述氢气和二氧化碳收集系统包括产品氢气、产品二氧化碳及管网,所述太阳能聚光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解决制富氢合成气时氢气纯度低的问题,并实现整个过程的碳负性,利用太阳能实现热量供给,降低整个过程中的能耗,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