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缝管材壁厚外圆砂带修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78427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668563.7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缝管材壁厚外圆砂带修磨系统,包括:检测装置、上料机构、修磨机床、下料机构;检测装置用于对管材进行检测,采集管材的壁厚参数;上料机构用于由检测装置中获取完成检测的管材,并将管材传输至修磨机床;修磨机床用于根据检测装置采集的管材的壁厚参数对管材进行修磨;下料机构用于将经修磨机床修磨完成的管材移动至外接料架上。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该管材壁厚不符合要求时,采集该管材的壁厚参数,系统可以生成相应的修磨程序,上料机构将该管材传输至修磨机床,修磨机床根据对应的修磨程序对相应管材进行修磨,修磨完成后,将该管材传输至下料机构,由下料机构移动至料架。管材的检测和修磨分开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面向型面精度一致性的砂带磨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45691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610485618.0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1/165 B24B21/16 B24B2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型面精度一致性的砂带磨削装置,支承板从内筒体中穿过,并与内筒体相固定,内筒体与外筒体支架可转动连接,在支承板的上端左右并排设置收卷轮和放卷轮,收卷轮及放卷轮由各自对应设置的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砂带的一端缠绕在收卷轮的带槽内,砂带的另一端绕过第一过渡轮、第一张紧轮、第三过渡轮、第五过渡轮、第七过渡轮、接触轮、第八过渡轮、第六过渡轮、第四过渡轮、第二张紧轮及第二过渡轮,最后缠绕在放卷轮的带槽内。本发明通过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卷轮的收放卷切换,进而砂带可以往复进行磨削。砂带张紧力的大小通过电机进行力矩控制,能够保证张紧力的恒定,改善磨削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减少磨削过程中的断带等故障。

    气体悬浮冷却式砂带磨头接触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1275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95147.1

    申请日:2016-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1/165 B24B2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悬浮冷却式砂带磨头接触轮装置,接触杆下端的两个吊臂之间设置接触轮,该接触轮套装于接触轮轴上,接触轮与接触轮轴之间小间隙配合;在接触轮轴上沿其轴心线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接触轮轴位于接触轮内的轴身上分布气体排出孔,第一气流通道通过接触杆上的第二气流通道与支撑杆上的第三气流通道连通,在支撑杆上设有供气体进入第三气流通道的气体入口。本发明采用一种能实现轴与轴套无机械接触的气浮式结构,能抵抗接触轮重力、磨削压力和砂带张力等,保证接触轮轴和轴套之间存在有效间隙,达到气浮的效果,从而减少了磨损;低温气体通过热交换带走接触轮上的磨削热,有效提高了接触轮的提高寿命。

    预应力砂带磨削轴类零件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9613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07518.9

    申请日:2015-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1/02 B24B21/18 B24B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砂带磨削轴类零件的加载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连接有左右两个安装座,每一所述安装座的上部均穿设有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固定轴相互靠近的端头均连接有下夹体,在下夹体上连接有上夹体,在其中一个固定轴远离另一个固定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预紧螺母,所述预紧螺母与对应的安装座之间抵装有推力轴承。上述结构利用预紧螺母对轴类零件施加预应力,从而使轴类零件表面获得合适的残余压应力,显著地提高了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易干涉区域磨抛专用小尺寸柔性磨具

    公开(公告)号:CN217194784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2771210.9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干涉区域磨抛专用小尺寸柔性磨具。包括连接体、弹性基体和磨料层。所述弹性基体上端为圆台状结构体,下端为向外延伸部。所述向外延伸部形成环绕所述圆台状结构体底部的盘状结构体。所述圆台状结构体的上端与连接体连接。所述磨料层位于所述弹性基体的下表面。所述磨料层为圆环状,包括若干附着于弹性基体的下端面的圆环状磨料片。所述磨料片是金属镍和磨粒沉积在导电纤维丝网上的砂带。该易干涉区域磨抛专用小尺寸柔性磨具整体结合紧密,在精密加工时,能够自适应地对整体叶盘复杂曲面实现良好吻合,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一种Voronoi多孔结构智能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7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27064.6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Voronoi多孔结构智能生成方法,涉及面向3D打印的多孔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生成与目标三维实体模型对应的离散点组;根据离散点组生成对应的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并确定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的适应度;根据适应度对离散点组中的离散点进行筛选以得到筛选后的离散点,并基于筛选后的离散点组生成新的离散点组;利用新的离散点组重新跳转至根据离散点组生成对应的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的步骤,并统计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的迭代生成次数;判断迭代生成次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基于判断结果确定目标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本申请经过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的多次迭代优化得到力学性能优秀的目标Voronoi多孔结构模型,从而能够满足Voronoi结构对力学性能的需求。

    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789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509797.4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磨削分区加工力控方法,获取工件各个位置的磨削余量,磨削余量不同因而施加的法向磨削力也不相同,根据磨削余量确定法向磨削力;对整个工件生成磨削路径,并设定磨削力偏差阈值;将整个磨削路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加工的磨削区域,保证同一磨削区域内的法向磨削力的偏差范围在磨削力偏差阈值之内,也即在对工件磨削加工时,同一磨削区域施加的法向磨削力偏差很小;按照生成的磨削路径进行磨削加工;该方法避免了由于闭环响应周期问题导致磨头未在理论刀位点上执行力控调节,从而产生过磨、欠磨现象,提升复杂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精度。本发明利用阻抗控制模型控制机器人施加的法向磨削力的大小,从而进一步提升磨削加工精度。

    一种工件坐标系的标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806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716548.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件坐标系的标定方法,包括对已夹持在夹具上的工件与所述夹具进行测量得到工件测量数据与夹具测量数据;根据所述工件测量数据,采用六点迭代法得到所述工件的实际坐标系,并将所述工件的实际坐标系与所述工件的理论坐标系重合;根据所述夹具测量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夹具的实际坐标系;将与所述工件的实际坐标系重合的所述工件的理论坐标系经移动变换后与所述夹具的实际坐标系重合。该方法能够对复杂曲面工件的工件坐标系进行精确标定。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工件坐标系的标定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一种基于web建模的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312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69530.0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web建模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的协作建模任务;根据所述协作建模任务确定对应的用户权限工作集;接收终端的增量数据;其中,所述增量数据为基于所述用户权限工作集范围内对模型的编辑数据;将所述增量数据发送至协同终端,并利用所述增量数据对所述协同终端的模型进行融合。本申请借助于服务器,能够实现各终端建模的同步性,突破不同终端建模对于时间、空间及硬件性能的限制,满足多任务在不同终端并发执行的数据传输和管理需求,提高建模效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web建模的数据同步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服务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一种基于云服务技术的三维CAD建模方法、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5304.7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技术的三维CAD建模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云端服务器和客户端,该方法应用于预先部署CAD环境的云端服务器,包括:接收草图绘制参数;根据草图绘制参数进行草图运算,在绘制平面生成对应的二维草图;接收客户端转发的用户录入的三维操作参数,并基于三维操作参数在所述二维草图上进行三维特征运算,生成离散后三维点及法矢信息;将离散后三维点及法矢信息返回至客户端,以便客户端根据离散后三维点及法矢信息渲染生成三维CAD模型。由上可知,本申请利用云端服务器接收客户端转发的草图绘制参数以及三维操作参数,避免了对具有庞大安装包的CAD进行下载的过程,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