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9882.4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新疆能源化工额敏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拓扑网络的太阳能多场景转化管路,包括有氢热电模块、聚焦热模块、光催化悬液罐、一次盐碱水预热储罐、二次盐碱水预热储罐、电动控制阀和安全阀等构件。本发明为室外规模化串并联系统将全光谱太阳能高效、稳定、安全地转化为氢、热、电等多种载能种类及系统的高效运维提供一种拓扑型管路设计方法。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性关停、搭配不同种类模块、大范围复制、改变子系统数量等来完成对系统终端能效指标的动态调控。本发明设计具有集成度好,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4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32901.9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22/38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AM‑AMPS‑Rh)荧光微球示踪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溶解在水中,调节pH为6~8,得到混合溶液;将丙烯酰胺、罗丹明6G、引发剂与交联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至溶解,得到聚合物水相溶液;将油相调节HLB值后与聚合物水相溶液混合,反应即可。本发明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实现了微球对罗丹明6G的负载,在分子链上引入耐温抗盐功能基团庞大的侧基可有效提升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与空间位阻,并且强水化性的磺酸基提供了良好的水溶性,遇到地层水中的阳离子时不会发生沉淀,能够有效跟随返排液放喷并被监测到。
-
公开(公告)号:CN110314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0515274.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光热耦合催化分解水产氢的侧照式反应器。本发明在侧照式光催化反应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侧面开口的加热套,可以均匀地提供加热及精准控温;另外将测温传感器内置于反应器内,可以更为准确的监测反应体系的温度;设计了一套集成了采样、密封、测温功能的采样器,和一个可选配的冷凝回流装置,解决了带压及高温气体采样的问题。本发明可以满足从常温到较高温度(100℃以上)等不同反应温度的光催化制氢反应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7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19414.2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水产氢装置及方法,利用内部为空腔结构的集水架,在集水架内上端固定有第一集水层,在集水架内底部设有第二集水层,集水架一侧设有可封闭的开关门,集水架下端设有集水箱,集水箱通过集水管连接于第二集水层,集水箱一侧设有制氢装置和集氢容器,制氢装置的阴极通过导气管连接于集氢容器,制氢装置通过导水管连接至第二集水层,第一集水层与第二集水层同时在夜间集水,利用太阳能将第一集水层中的水汽蒸发利用第二集水层收集,提高第一集水层的收集效率,可实现不间断集水,确保制氢有足够水源,实现不间断制氢,高效地转化和利用太阳能,结构简单,产水速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57723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45181.7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田压裂液助剂简易添加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加药计量泵、进口管线、出口管线、出口集管、控制模块和基座等部分,旨在为目前油气田压裂作业中压裂液助剂的添加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装置。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对加药计量泵实施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及不同的压裂阶段,对不同压裂液助剂的添加过程进行调节,以实现及时调整、精准添加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接口对压裂液助剂的添加过程实施远程监测与控制,并与整个压裂过程实现联动控制,极大地减少了整个压裂作业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本发明用于油气田压裂作业的压裂液助剂添加过程,具有操作简单、控制精准、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5500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77015.2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动态调控的太阳能聚光分频热电联产装置及方法,包括线性菲涅耳反射镜阵列,线性菲涅耳反射镜阵列的上方设置有能够动态调控的转轴,转轴的周向上设置有一对固态分频器件和一对全反射器件,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内置集热工质的真空管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的上方设置有二次反射器件,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混合式接收器,混合式接收器的腔体内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内侧设置有玻璃挡板,太阳能电池的外侧设置有冷却系统。本发明实现太阳能热电联产装置产电量和产热量的智能调节,从而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06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823128.1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泡沫液注入系统,包括氮气管路和PLC控制系统,在该氮气管路上安装有第一三通球阀,用于将氮气管路的某一段分为两个支路,每个支路上均设置有泡沫液储存罐,之后两个支路汇成一路,第一三通球阀的开关由PLC控制系统来自动控制。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氮气在管路中流动具有的动能、泡沫液存储罐本身具有的压力及泡沫液具有的重力势能,在不使用额外动力下注入和携带混合泡沫液,成功的替代了柱塞泵,并有效克服了原先使用柱塞泵产生的高能耗、高成本和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具有低成本、低能耗,运行稳定性好,而且操作简洁,布置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在石油开采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53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386782.7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32B38/16 , C08J9/28 , C08J3/075 , C08J3/24 , C08L75/04 , C08L27/16 , C08L33/26 , C08L5/04 , B32B27/40 , B32B33/00 , B32B9/04 , B29C41/08 , B29C41/38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辐射‑蒸发冷却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层的辐射冷却薄膜和下层的吸湿性水凝胶。具有高太阳光反射率和高中红外发射率的辐射冷却层,提供了全天候的辐射冷却,保护下层的水凝胶免受太阳直射;而水凝胶可以在白天进行蒸发冷却,在夜间吸湿实现自我再生。本发明所需原料成本低廉,制备简便,可规模化生产。制备的双层冷却材料具有优异且可调节的光学性质,在日间阳光直射下,双层冷却材料的降温超过15℃,同时其具备疏水性表面。本发明作为一种无功耗无排放的制冷技术,有望降低传统制冷的能耗和碳排放,可广泛应用在器件设施表面的自发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8846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4864.5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01J19/12 , B01J27/043 , B01J35/39 , B01J35/56 , C01B3/04 , H01M8/06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热‑光催化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产氢设备和氢燃料电池。本申请构建了CdS/#imgabs0# p‑n异质结光催化剂,其能够确保光生载流子的空间传输连续性和有效分离,抑制CdS固有的光腐蚀,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此外,本申请结合该光催化剂和具有宽太阳光谱响应范围的碳泡沫光热材料获得了高效光热‑光催化系统,该光热‑光催化系统能够将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同时在光照射下将水蒸气分解为氢气。相比于传统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系统,本申请所述光热‑光催化系统优化了太阳能的吸收、转化和利用,提高了整体反应温度,并且最大限度降低了催化界面处的气体输运阻力,从而显著提高了光催化制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70041.8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陕西华添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S10/10 , H02S40/22 , H02S40/44 , H02S40/42 , H02S40/20 , H02N11/00 , C25B9/60 , C25B1/04 , C25B1/55 ,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耦合光化学‑光电‑热电反应转化集成的氢电互补供能系统,包括多流股换热器、电能调度系统、光伏发电单元、热电模组、光化学反应流子系统、光热转化流子系统和热交换流子系统。本发明是一种在室外聚光条件下的耦合光化学转化、光电转化、热电转化高度集成的氢电互补综合供能系统,以方便有关研究人员研究系统内部的工况优化及能源有序转化设计机理与理论,为太阳能的清洁、高效、低成本转化提供一种可复制的设计方案。本发明巧妙地利用光催化颗粒悬液及光热流体吸光转化携带的废热驱动热电器件转化为电能,与系统中集成的聚光光伏及光化学制氢方法有机协同实现氢能和电能的有效调度。本发明具有集成度高、操作方便、能源转化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