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控的高压环境送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296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10023186.9

    申请日:201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量可控的高压环境送粉装置,包括有粉筒、活塞、送粉螺杆和落粉筒;通过在粉筒中设置活塞,将高压气体引一路到活塞的背部,使粉筒工作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保证了粉筒的工作压力和送粉压力,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送粉螺杆控制出粉,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送粉流量和总量。本发明的装置已经应用在新型粉末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粉末加注技术中。

    一种研究喷管羽流凝相粒子分布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74914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58154.2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研究喷管羽流凝相粒子分布的试验装置,包括燃气发生器和粒子收集装置,燃气发生器包括燃烧室,收敛段和喷管,粒子收集装置端面有进气口,从喷管喷出的羽流能够完全从粒子收集装置端面进气口进入粒子收集装置,进气口周围有排气孔,排气孔内有过滤网,过滤网孔径小于凝相粒子粒径。本发明能够模拟实际发动机中的高温高压环境,且可以方便地更换收敛段及喷管,从而调整收敛段收敛角度,选用不同的喷管喉径,以及不同的喷管构型,能够单一地研究颗粒相浓度、工作压强以及喷管构型等因素对凝相粒子粒度分布的影响。

    一种流量可控的高压环境送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5296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23186.9

    申请日:201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流量可控的高压环境送粉装置,包括有粉筒、活塞、送粉螺杆和落粉筒;通过在粉筒中设置活塞,将高压气体引一路到活塞的背部,使粉筒工作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保证了粉筒的工作压力和送粉压力,通过步进电机带动送粉螺杆控制出粉,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送粉流量和总量。本发明的装置已经应用在新型粉末火箭发动机的燃烧粉末加注技术中。

    基于可调热力喉道的火箭基旋转爆震发动机试验模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3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31872.X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调热力喉道的火箭基旋转爆震发动机试验模拟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和应用,属于火箭发动机研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设备喉道、第一扩张段、隔离段、等直喷油段、扩张‑凹腔段和喷油量可调的热力喉道段;隔离段和等直喷油段内置有中心火箭;等直喷油段上设有四组第一环喷喷注点,中心火箭上设有两组第二环喷喷注点,扩张‑凹腔段上设有两组第三环喷喷注点;热力喉道段上设有两组热力喉道环喷。本发明中内置中心火箭可以在地面零速时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在飞行器巡航推力不足时提供额外的推力,在旋转爆震燃烧熄火边界时,为旋转爆震燃烧提供稳焰机制;同时可调热力喉道的使用避免了加装可变几何喉道引起的“背死重”问题。

    一种用于RBCC发动机的几何喉道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5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84862.9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RBCC发动机的几何喉道,包括:流道壳体,为左右开口的壳体结构,其横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前作动板和后作动板,均位于流道壳体内腔、且靠近流道壳体底部设置;驱动油缸,竖向设置,其活塞端向上延伸并穿过流道壳体的底部、且分别与前作动板的后端和后作动板的前端铰接,驱动油缸用于推动前作动板的后端和后作动板的前端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前作动板自前向后向上倾斜,而后作动板自前向后向下倾斜,并且使得前作动板和后作动板的上壁面与流道壳体的顶部形成几何喉道;本发明的几何喉道实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并且密封也非常容易,可以配合可调进气道实现燃烧室扩张比宽范围变化,满足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燃烧室扩张比的要求。

    一种自引吸除气预燃增强冲压煤油燃烧的RBCC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8292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0487.6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自引吸除气预燃增强冲压煤油燃烧的RBCC发动机,RBCC发动机的冲压流道为前后开口的腔体结构,冲压流道的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包括第一子流道、第二子流道和第三子流道,相邻两个子流道连通;RBCC发动机的冲压流道外侧设置有自引吸除气组件和煤油预燃组件,自引吸除气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子流道链连接,自引吸除气组件的另一端与煤油预燃组件连接,煤油预燃组件与第二子流道连接;自引吸除气组件用于吸引第一子流道的来流空气形成吸除气,并将吸除气进行加压输送至煤油预燃组件,煤油预燃组件用于将吸除气与煤油混合进行初步燃烧形成高温富燃燃气输送至第二子流道。本发明的RBCC发动机比冲高且冲压燃烧室内火焰燃烧稳定。

    一种结合涂层升华的局部自适应多孔基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5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2681.9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涂层升华的局部自适应多孔基体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根据多孔基体的安全温度筛选涂层材料,所选涂层材料的升华点温度≤多孔基体的安全温度‑预定温度,将各个涂层材料与其在喷涂过程中所需要的助剂混合得到涂层材料混合物,对涂层材料混合物进行热重分析,通过试验得到各个涂层材料混合物的失重量与残余量,选择在高于涂层材料升华点温度的条件下失重比≥96%、且残余量≤4%的涂层材料混合物,将该涂层材料混合物涂刷至多孔基体的受热侧得到自适应多孔基体;本发明可以有效且及时地清理灰尘颗粒或者火焰不完全燃烧的炭黑杂质,可以使得多孔基体内部自始至终一致保持充满冷却剂的状态,且不容易过热热损。

    一种两级火箭布局的RBCC燃烧室及燃烧组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2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84660.6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火箭布局的RBCC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壳体,至少一个支板火箭,通过引射孔安装在燃烧室壳体上,一个支板火箭包括:支板燃烧室,位于燃烧室壳体的外部,其内用于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燃气管,喷射管,燃料管,倾斜设置,其上端与外界燃料供应系统相连通,其下端通过引射孔伸入燃烧室壳体内,并向燃烧室壳体内喷射燃料,至少一个斜切火箭,通过挤压孔安装在燃烧室壳体上,用于在燃烧室后端对引射模态的亚声速燃气进行挤压加速,并提供发动机引射模态正常工作的大部分推力;本发明可以通过调节支板火箭的流量和氧燃比来改变RBCC发动机的引射流量,进而喷注二次燃料组织二次燃烧释热,从而提供发动机所需推力。

    一种提升RBCC进气道起动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4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0367766.9

    申请日:2020-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RBCC进气道起动能力的方法,该提升RBCC进气道起动能力的方法应用于火箭基组合发动机,火箭基组合发动机包括:进气道、隔离段、燃烧室和内置火箭,配置内置火箭的初始室压为第一压力值及燃烧室的出口反压为第一反压值;依序将内置火箭的工作室压由初始室压降低至第二压力值和第三压力值以降低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在进气道完成起动之后将内置火箭的室压由工作室压恢复至第一压力值以提升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在进气道起动时,通过减小内置火箭的燃料量,减小内置火箭的室压,从而减少内置火箭射流的展向膨胀半径并且降低RBCC燃烧室压强,进而降低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提升其自起动能力。

    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进气道的起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4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368529.4

    申请日:2020-0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进气道的起动控制方法,判断燃烧室的室内压强是否大于第一压强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强阈值,若是,则将降低内置火箭的质量流率,并减小二次燃料喷注量,以使燃烧室的室内压强降低,当燃烧室的室内压强进行降低至小于第一压强阈值时,将内置火箭的质量流率提高,并提高二次燃料喷注量,以使燃烧室内的室内压强提高并将燃烧室内的室内压强提高至第一压强阈值,通过改变内置火箭的工作状态,使内置火箭射流半径发生变化,从而调节进气道的实际等效内收缩比,同时燃烧室压力由于燃料流量减小而相应减小,也可以通过利用内置火箭高速射流对低能边界层的吹扫作用,以此来抑制进气道不起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