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48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85516.X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0 , B01J20/28026 , B01J20/3042 , B01J2220/4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成型活性炭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外壳的核壳式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初步定型:制得颗粒状物料;(2)包覆:在颗粒状物料外层形成均匀的无机包覆层;(3)热处理:使物料中的有机粘结剂发生热分解,内核颗粒状物料的结构受到破坏,形成粉末;外层的无机包覆层形成坚硬的包覆层,保护粉末不漏出来;外层的木质原料烧失,在外壳表面上形成丰富的空隙结构;(4)筛分。本发明所制得的成型活性炭产品的内核为粉末状活性炭,具有多孔外壳,结合了粉末状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的优点,既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又有良好的强度,并且操作过程简便,生产成本较低。
-
-
公开(公告)号:CN101962184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30085.6
申请日:2010-11-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1/08
Abstract: 一种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活性炭的具体步骤为:(1)按照纯助剂与干燥碳源材料的质量比为1~3:1的比例,将碳源材料置于质量分数为10~70%的助剂溶液中搅拌均匀后于室温下浸置2~8小时;(2)将上述物料装入研磨设备,连续研磨至平均粒径为1~2μm,然后在300~7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30~60分钟;(3)再将处理后的物料用10%的盐酸溶液酸洗3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洗至pH值为6~7,水洗合格后移至烘箱中干燥,即可得到粉状活性炭。该方法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减少能耗,制备的活性炭微孔发达,比表面积高,富含表面功能基团,有较高的吸附污染物效率,较好的环境相容性与均匀性,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容易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26567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710008689.2
申请日:2007-03-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境友好型缓冲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皮革固体废弃物的切片处理,微纤化处理,麻杆芯颗粒的制备,皮浆、麻杆芯颗粒、植物纤维浆的疏解及混合,湿坯的成型和烘干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综合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的缓冲性能佳等,且有望替代EPS、EPE成为新型的环保型缓冲包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0917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35407.0
申请日:2006-12-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47G9/10 , A61K36/899 , A61K36/82 , A61K36/62 , A61K9/16 , A61K47/32 , A61K47/38 , A61P19/00 , A61P25/20
Abstract: 一种茶、炭、中草药复合颗粒枕头的制备方法,由茶、炭、中草药粉碎成粉,加入粘接剂制成所需形状的颗粒,将茶、炭、中草药复合颗粒与棉花配合作为枕心填入枕套。本发明的茶、炭、中草药复合颗粒枕头具有通风透气、抗菌等优点。头部可以直接与茶、炭、中草药复合颗粒接触,既有茶、炭、中草药复合颗粒的药效,又能在枕头中产生凹槽,能与不同的头型相吻合,产生舒适感,提高睡眠质量,还能释放出远红外,对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3410.9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0 , C08H7/00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具有增强胶黏性能的微纳米木质素的方法,属于生物基胶黏剂领域。该方法通过机械力化学方法处理木质素原料,以显著降低其尺度,转变为微纳木质素。这一过程有效增加木质素的比表面积和分散性,暴露更多活性基团,从而显著提升其反应活性。本发明的木质素胶黏剂在热压过程中实现自身缩合交联,无需额外的反应组分,适用于各种木制品制备,如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和竹木复合板等。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保,为生物基胶黏剂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45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640669.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廉价易得的含氮生物质原料,基于磷酸活化法同时实现杂原子的掺杂和活性炭的自成型,制备具有发达的微/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磷、氮官能团的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掺杂的磷和氮对HMF催化氧化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温和、高效地将HMF转化为DFF,为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回收便利的非金属杂原子掺杂碳催化剂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408.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中加入植物原料,碱与水都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新的氢键,使得纤维素溶解,同时加入富氮化合物,可以与植物原料内部的芳香烃基、脂肪烃基和羟甲基等基团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状聚合物,有利于在活性炭材料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结构氮,提高活性炭的氮掺杂量。同时在碱的活化作用下,热处理过程中植物原料和三维状聚合物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因此,本发明可制得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掺氮量”的活性炭产品,并且该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产品可再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2307.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山小种烟熏专用燃料棒及其使用方法,该专用燃料棒是以松木屑、炭粉、腐植酸类物质、松脂和松节油为原料制成,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点火容易、升温快、温度调节灵敏度高、发烟效果稳定、烟熏性能好等优点。在茶叶萎凋、熏焙和复焙过程中,采用所述专用燃料棒进行暗火烟熏,其在产生热量的同时,燃料棒中的挥发性成分和热解产物可散发出来并被茶叶吸收,而使所得正山小种品质更稳定,松烟香更浓郁持久,二次耐泡性更持久,茶味松烟香融合度较高,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9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74538.3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氮磷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尿素溶液中,碱能破坏纤维素分子间或分子间的氢键,使纤维素链断裂并溶解,同时含有氮磷的化合物进入植物原料内部,与植物原料中的醚键、甲氧基、酚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交联、接枝,形成新的交联聚合物,有利于在材料表面形成稳定结构,提高活性炭的掺杂量。同时,在碱性条件下,交联聚合物和植物原料形成活性炭的骨架,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为制备功能活性炭提供了新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