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8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256328.9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试验的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所述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包括模型河道,所述模型河道下游具有模型河口,所述模型河道内插设有用于加沙的加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所述模型河道内所述加沙管处的含沙量并记为含沙量数据;(2)根据所述含沙量数据和下一时刻模型理论加沙量计算出实际加沙量数据;(3)控制所述加沙管流量,使其向所述模型河道加入符合根据所述实际加沙量数据的泥沙。本发明中的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其在加沙时对模型河道中的含沙量实时监测,从率定曲线加沙量中扣除来流水中的含沙量,使加沙量满足实验要求,提高了实验精度。

    复杂河网分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604786.1

    申请日:2017-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杂河网流场数值模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复杂河网分流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二维非恒定浅水方程组,搭建四边形网格与三角形网格混交的网格体系并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从而建立复杂河网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河网中实际的水流运动特征;利用实测资料率定模拟结果,确定模型的相关参数;随后引入分流不均匀系数衡量流量分配特征,计算河网中多个分汊节点的分流不均匀系数。这样,不仅避免了一维模型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和三维模型计算时间成本过大问题,而且克服了多维耦合模型在衔接中出现质量及动量局部不守恒现象的出现。

    用于水下抗冲刷防护工程的砼铰链软体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373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90888.X

    申请日:2016-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22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防护工程领域,公开了用于水下抗冲刷防护工程的砼铰链软体排结构,单块体排包括多个纵向成排间隔布置的单块体,土工布的表面上缝制有多条纵向平行间隔布置的加筋带,加筋带沿单块体排的延伸方向布置;加筋带具有嵌入段以及连接段,嵌入段埋设在单块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土工布表面上间隔布置有多排的单块体排,每排单块体排都是由多个纵向成排间隔布置的单块体组成,每个单块体通过土工布上的加筋带连接成单块体排,加筋带的连接段缝制在土工布上进行固定,而加筋带的嵌入段预埋在单块体内进行浇筑,结构稳定,可良好适应复杂水下地形变化,而且排体对下部覆盖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被保护层的抗冲刷稳定性显著提高。

    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5517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249494.6

    申请日:2017-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拦门沙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该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包括内有腔体的水槽,沿水流的方向,腔体依序形成有径流段、渐变段以及扩口段,且径流段、渐变段以及扩口段的宽度依次逐渐增大;在扩口段的末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有输送管的水泵,且该输送管沿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将其出口置于径流段的前方;当水流自径流段入口进入,流经渐变段至扩口段末端时,水泵通过输送管将水流引至径流段沿的前方,再从径流段流入,如此,实现自循环的效果,减少了拦门沙水槽试验重复试验时的步骤,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用于内河涌过江隧道抗冲刷防护工程的混凝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26718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16364.7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冲刷防护工程的领域,公开了用于内河涌过江隧道抗冲刷防护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包括布置在过江隧道上方的顶部混凝土防护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断面迎水流侧的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形成在顶部混凝土防护板的一侧边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顶部混凝土防护板坐落于过江隧道之上,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垂直设置在河道上游断面迎水流侧,而且是布置在过江隧道的一侧,整个的混凝土盖板结构形成一个“Γ”型混凝土盖板结构,将“Γ”型混凝土盖板结构整体倒扣在过江隧道隧洞之上,这种混凝土盖板结构整体性能稳定,对其下部过江隧道具有良好的抗冲刷保护作用。

    自动升降式防洪结构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48234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191450.4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结构,公开了自动升降式防洪结构,包括挡墙本体及受浮力呈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架,挡墙本体铺设在堤防,堤防具有防洪管道,防洪管道连通河道;挡墙本体的一端呈相对固定布置,挡墙本体的另一端沿河道方向延伸且呈活动布置,升降架的底部下嵌于防洪管道,升降架的顶部与挡墙本体的另一端呈连接布置。当低水位时,防洪结构不启动;当高水位时,河道的水流进入防洪管道,升降架在浮力作用下逐渐上升,使挡墙本体的另一端朝上摆动,提高堤防的高度,防洪结构自动启动;当河道水位再次降低时,升降架随水位下降而自动下降,挡墙本体的另一端自动回到堤防表面;满足城市河道的自动防洪,实现自动升降且可调节的对城市河道进行自动防洪。(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自动升降的水文观测设备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9801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228264.3

    申请日:2016-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观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动升降的水文观测设备,包括浮体、自动升降结构、承重绳、信号缆、承重绞盘以及信号绞盘,自动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升降滚轮以及第一纵向弹簧,承重绳的外端与承重绞盘连接,第一纵向弹簧的下端固定布置,第一升降滚轮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弹簧的上端,承重绳的内端绕过第一升降滚轮的上侧,连接有承重坠;信号缆的外端与信号绞盘连接,信号缆的内端连接有观测仪器;水文观测设备包括当第一升降滚轮升降至极限位置启动信号绞盘及承重绞盘运作的限位启动结构。利用承重绞盘拉动承重绳,利用信号绞盘拉动信号缆,成本低,便于长途运输,提高水文剖面观测的效率,实现观测仪器无法实现长期稳定的剖面观测。

    水流稳定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04866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117467.5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物理学试验领域,公开了水流稳定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水槽,试验水槽中设置有供水流流动的流道,流道包括依次布置的加速段、过渡段和试验段,加速段沿流道水流方向的流道口径渐变收缩布置,过渡段的宽度成等宽布置,过渡段的宽度与加速段的末端的宽度呈等宽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试验水槽的流道包括依次布置的加速段、过渡段和试验段,加速段的流道口径渐变收缩,水流逐渐缩窄和加速,水流流经加速段后流速不断增加,形成高速水流,然后再经等宽的过渡段进行过渡调直,减少水跃和较高的掺气量,形成稳定的高速水流,然后再到达试验段进行冲刷试验,到达试验段的水流基本无水跃和掺气现象,而是形成稳定的高速水流。

    盐水楔运动的演示设备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21749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688967.8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水楔运动的领域,公开了盐水楔运动的演示设备,包括储存淡水的淡水区、储存盐水的盐水区以及用于演示盐水楔运动的演示区,所述演示区的两侧朝外扩展形成有淡水过渡区以及盐水过渡区;所述淡水区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淡水过渡区连通,所述盐水区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盐水过渡区连通,所述盐水过渡区与演示区之间插设有隔断所述演示区与盐水过渡区连通的第一闸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淡水区、盐水区以及演示区经通道连通,实验演示时,抽开第一闸板,使盐水流入到演示区,通过观察盐水在演示区中与淡水的混合情况来研究分析盐水楔运动,这种演示设备不但可以完整地演示盐水楔运动的过程,而且设备体积不大,很便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