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5360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912972.8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系统效率模型的电站风机失速智能预警诊断方法,包括步骤:若A、B两台风机并列运行,则计算两台风机总体积流量;若A风机发生濒临失速、轻度失速或失速时,计算A、B两台风机系统的实时效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风机发生濒临失速或轻度失速时,能给集控运行人员充足的提前干预时间,避免发生失速事故。在失速事故中,可精确定位出失速风机,为集控运行人员处理故障争取宝贵时间,不会因为人工误判、漏判造成更大事故,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基于风机系统效率的电站风机失速预警诊断方法和装置可提高燃煤发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时间。可实现实时在线状态监测、预警和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91862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19717.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48 , G06F16/215 , F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汽轮机通流异常预警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选取测点的历史数据,设置选取测点的数据正常值上下限,利用箱线图进行数据清洗得到正常数据集;逐条计算正常数据集中每条数据的缸效率,将算得的缸效率放入该条数据中;对计算得到的缸效率值进行异常值剔除,得到整合数据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历史数据、稳态识别,从多个维度构建汽轮机缸效率拟合曲面模型,通过分层打分方法放大缸效率变化,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异常进行预警,发现通流部分结垢、进汽滤网破损等早期问题,为汽轮机故障处理提供足够的干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77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315142.3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2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SET的智能电厂磨煤机易磨损件磨损状态监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能反应不同工况下磨煤机易磨损件磨损状态的测点历史数据;运用多元状态估计技术建立磨煤机磨损状态监测预警模型,建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磨煤机易磨损件的磨损状态;依据磨煤机石子煤排放率来评估磨煤机磨损间隙状态,发出相应预警,并对磨煤机内磨损件进行检修和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石子煤进行定量计量,能取得磨煤机内部磨损状态的外部监测的数据;对石子煤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能控制合适的石子煤排放率,防止因石子煤排放过少造成的制粉电耗增加,磨煤机磨损加剧,防止因石子煤排放过多造成的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9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1361.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电厂群的集团级赋能共享服务系统,包括:设备数字镜像模块、数理分析建模模块、特性机理建模模块、指标计算建模模块、故障推理诊断建模模块、图像分析处理建模模块、智能应用厂侧自动部署模块、应用界面可视化组态模块和智能电厂业务应用综合展示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各智能电厂的设备数字镜像、指标计算建模、数理分析建模、故障推理诊断建模、特性机理建模、应用界面可视化组态、智能电厂业务应用综合展示等共享服务;实现了发电集团所辖电厂业务智能应用所需的大数据赋能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5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78163.8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群厂协同的智能电厂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在集团侧部署用于实现各厂综合展示与综合决策的综合决策模块;在集团侧进行业务数据抽取、智能电厂数据模型构建和训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云边端分布式弹性架构模式,分布式包括厂侧一区、厂侧四区所属的边端以及集团侧所属的云数据汇聚应用、物联网平台(以电厂DCS系统为主,构建各个设备的数据采集平台),厂侧一区为电厂实际生产区,厂侧四区为生产管理区,所述弹性架构为各部分可按照需求对业务、模型、数据提供组件支持;本发明解决了数据孤岛导致的数据互联互通率低、信息整合不充分、知识积累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1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05893.4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的集团级KKS编码智能映射推荐方法,包括步骤:构建基于电力全生产流程的数字孪生体;根据获得的数字孪生体构建专业字典;使用采集设备采集获得原编码规则下的编码和新编码规则下的编码,构建KKS编码数据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复杂的发电流程系统化,构建基于电力全生产流程的数字孪生体,实例化集团级数字孪生技术;本发明还构建了基于注意力堆叠网络的KKS生成模型,激发了电厂原有数字基础设施的活力,打通数据孤岛、破除信息壁垒,促进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的实时融合,实现多种KKS编码体系下的智能化映射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8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12951.6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打分的火电机组冷端优化闭环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预测未来设定时长内的机组负荷,同步未来设定时长内的气象站数据作为气象预测数据;结合获取到的当前循泵组合方式数据,构建以机组净增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冷端优化机理计算模型;结合机组最佳真空下的循环水流量,判断是否要进行循环水泵启停操作推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实际运行情况的智能打分模块实现冷端优化的闭环,将冷端优化的循泵启停操作自动执行;形成优化控制指令,反向穿透至DCS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冷端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减少运行人员操作量,保证机组全年稳定地保持在最佳经济状况附近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609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82213.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类蚁群算法和特征重组的故障诊断库建立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故障诊断库;形成逻辑层后,当有故障发生时,利用逻辑层各个节点间的连线(路径)的权重值,进行故障概率判断;对于新故障的故障诊断结果,结合发现的预警节点,生成新的故障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更新较慢,需要专家持续手动录入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无法诊断新型故障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专家诊断库因预警信息缺失而导致误判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自动故障诊断,也可作为大数据挖掘工具,用以寻找各变量间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64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06330.7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26 , G06F40/24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监督的多模型编码映射推荐方法,包括步骤:使用采集设备收集原KKS编码列表和新KKS编码列表;将原KKS编码列表、新KKS编码列表进行人工匹配;将监督匹配模型训练数据集D中的数据采用Jieba分词工具进行分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原KKS编码列表与新KKS编码列表进行匹配,解决了在已运行多年的老厂系统采用的编码规则不一致的问题;构建分词字典并得到数字化编码,实现底层数据的通用化;本发明还构建了基于有监督的多模型匹配网络,采用不同融合策略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编码结果;不仅能够消除不同编码的歧义,增强信息互联互通,还可以更准确地标识出所有设备对象,保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数据冗余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64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05902.X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40/126 , G06F40/24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监督序列生成网络的集团级KKS编码自动映射方法,包括步骤:通过采集设备收集旧KKS编码列表和新KKS编码列表;由通用分词规则对KKS编码数据集进行分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标准编码与厂侧编码通过模型完成自动映射,保证字典能在动态更新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匹配;将厂侧编码作为输入用于模型训练,得到序列生成网络模型;序列生成网络模型中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用于构建编码网络与解码网络,编码网络与解码网络中心对称,便于对KKS编码特征进行提取和重构;解决了不同编码规则下的映射问题,避免了因改变原有KKS编码导致的其他生产系统测点无法读取问题,降低了工作强度,实现底层数据的通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