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90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26130.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东莞市鸿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A61K6/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口腔处理组合物,包括:生物玻璃2-25;钾的磷酸盐0.1-10;所述生物玻璃呈球形或椭球形,颗粒度为220~2500纳米,生物玻璃的表面层存在介孔结构,介孔孔径为6~45纳米,生物玻璃中各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重量份数为:CaO20~35;SiO230~38;P2O50.1~1.8;B2O3 12~18;CuO 0.1~0.8;ZnO 0~0.7;Na2O 0~4;CuO和ZnO含量之和占总量的0.6%~1.5%,K2O的含量与CuO和ZnO含量之和的比为(8~30):1;该组合物可以及时降敏-长效脱敏、护龈止血、抑制龋齿菌活性以及美白牙齿,具有极大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72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48344.2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L27/40 , A61L27/10 , C04B35/44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多层化复相陶瓷微球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异质离子分别摻杂的β-磷酸三钙、硅酸钙交替包裹而成的多层化微球。将异质离子摻杂的β-磷酸三钙、硅酸钙粉体分别分散于海藻酸盐水溶胶中形成糊状物,并分别置入与同轴多层管状喷头相连的各个储液池中,将各储液池中的糊状物同步推射到多层管状喷头出口并形成同心的多层化糊状物液滴,将该糊状物液滴用无机钙盐水溶液接收并干燥、煅烧而成。该微球在生理液中降解速度呈快-慢交替特征,逐层降解时释放无机离子组合物,微球的颗粒度、各层厚度以及无机离子释放速率容易控制。可在骨缺损修复以及骨再生医学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95584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152789.1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促骨再生修复的可注射复合材料是由海藻酸钠、壳聚糖、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生物活性玻璃纳米颗粒为组元经去离子水和细胞培养液调制复合制备而成,其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海藻酸钠0.10~0.50%;壳聚糖0.01~0.20%;多元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磷酸钙多孔微球5~30%;生物活性玻璃0.05~0.50%;细胞培养液25~55%;去离子水30~45%。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可注射性和快速降解特性,水凝胶网络能富集由无机微粒降解释放的钙、磷离子和微量元素,能促进成骨性细胞迁移、生长、增殖和分化,对骨内微损伤、骨折或骨缺损具有快速诱导骨再生并促进骨修复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265789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7083.X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纳米纤维海绵材料,其孔隙率在90~98%,纳米纤维的直径在50~1000nm;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数含量为:生物活性玻璃微粒0.5~8.5%,明胶65~88%,透明质酸0.2~5.0%,壳聚糖0.2~5.0%,其余为水分。制备方法是将生物活性玻璃微粒和乙醇添加到明胶水溶液中搅拌均匀,通过低温相分离和冷冻干燥,得到明胶与生物玻璃微粒复合的纳米纤维海绵,再将其依次经透明质酸溶液、壳聚糖溶液在负压条件下浸泡、冷冻和冻干处理,得到由透明质酸和壳聚糖静电交联包裹纳米纤维的多孔复合海绵材料。该纳米纤维海绵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抑菌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创面再生修复和皮肤组织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147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7822.4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生物活性掺锶硫酸钙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是将含Ca2+和Sr2+的溶液与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混合,再将该混合溶液滴加到持续超声和搅拌处理的含SO42-的无机盐溶液中,析出掺锶二水硫酸钙微粒,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在150~170oC热处理后转化为掺锶α-半水硫酸钙微粒,再按固/液比0.5~2.0的比例将掺锶α-半水硫酸钙微粒与生理盐水调和形成糊状物,经水化反应并固化形成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骨损伤中持续降解并释放钙、锶和硫酸根离子,适宜于各种人体骨齿损伤修复、药物缓释等应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微粒形貌和尺寸容易控制、锶摻杂比例易于操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91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570923.7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关节软骨‑钙化层‑软骨下骨损伤修复的多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从上到下依次由多孔聚合物基复合物单元、梯度纤维膜单元和多孔陶瓷单元组成。多孔聚合物基复合物单元由负载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凝胶灌注于聚合物孔道网络中的复合物构成,梯度纤维膜单元由双层超细纤维微孔膜构成,多孔陶瓷单元由生物活性无机物陶瓷构成;其中多孔聚合物单元内的干细胞可以经所载生长因子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梯度纤维膜单元的上层含有促进软骨再生功能分子,下层中含有生物活性无机物微粒,多孔陶瓷单元的孔道尺度为200~800μm。本发明的多层复合材料可以促进关节软骨‑钙化层‑软骨下骨全层缺损的修复重建并防止慢性炎性反应或感染发生的多种生物学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81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281853.7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介孔生物材料及制备方法。由外部包绕介孔结构与内部呈“卷心菜”结构共同构成的非晶玻璃态颗粒物,外部包绕环形介孔孔径在5~25nm,内部“卷心菜”结构间隙孔距在30~200nm;该介孔生物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B2O3‑CaO,还含有P2O5、CuO、MgO、ZnO、SrO、Li2O、Na2O和/或K2O。本发明利用微结构导向剂作为微结构导向剂,采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具有独特介孔型颗粒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用于动脉和静脉止血,以及软组织、骨组织创伤的促进愈合或再生修复,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可调节创伤内炎性反应,防治病原菌感染的生物医用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568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91079.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L27/10 , A61L27/12 , A61L27/16 , A61L27/18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24 , A61L27/54 , D04H1/413 , D04H1/4382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软骨钙化层修复的梯度材料及制备方法。梯度材料由超细纤维微孔膜及其上、下两表面分别被有机纤维微孔膜和有机‑无机复合纤维微孔膜覆盖构成,上层膜中含有促进软骨愈合的组分,下层膜中的无机组分为抑制炎症、防控感染并促进软骨钙化层再生修复的多功能性无机微粒组成,梯度材料通过三步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方法操作方便,对各种关节软骨损伤问题,尤其是钙化层再生修复重建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并且也能够促进软骨下骨、软骨组织愈合,梯度材料的降解速率可调控,并对各类关节病变炎症具有良好调节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34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709657.0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L27/32 , A61L27/30 , A61L27/06 , A61L27/04 , A61L27/50 , A61L27/54 , A61L31/08 , A61L31/02 , A61L31/14 , A61L31/16 , C23C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金属表面长效抗感染并高效发生骨整合的功能性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多功能性生理必需金属离子、无机酸根离子等与医用金属表面纳米纤维、纳米孔壁无机盐发生离子交换和改性,然后再置入仿生生理液中进行矿化反应,在纳米孔内、纳米纤维间隙和纤维层上表面沉积出类似骨矿物化学组成并且不同颗粒度梯度分布的磷酸钙涂层,矿化涂层有效地调节纳米纤维上沉积功能性离子的长效释放,并增强同骨骼的整合效率和结合强度,从而获得兼具长效抗感染及牢固骨结合的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经济,涂层的功能稳定并且效果突出,可适用骨科植入假体、口腔种植体等需要与骨骼发生持久整合的医用金属、合金内植物的表面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487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510432437.7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多孔陶瓷管状棒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不可生物降解的钙镁硅酸盐多孔陶瓷管和由钙镁硅酸盐修饰改性并烧结处理后覆盖在多孔陶瓷管孔道壁上的可降解钙镁硅酸盐修饰层。制备是将正硅酸乙酯、钙盐、镁盐、硝酸和微量元素无机盐或酸混合处理,得到水凝胶;将预先构建的钙镁硅酸盐多孔陶瓷管置入水凝胶中,经浸渍、抽吸、陈化、干燥、煅烧并冷却后得到。本发明管状棒材能对股骨头坏死髓芯能长期减压、显著改善坏死区血管化、营养传输并促进骨损伤新骨再生;其生物活性优良,在股骨头坏死和大段骨缺损骨重建中具有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