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68573.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L‑苯丙氨酸的菌株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分子改造获得耐受高浓度L‑苯丙氨酸的重组菌株E.coli PHE,通过向菌株E.coli JNYPQ导入两个重组质粒:pEM‑marA‑aroA‑aroD‑tyrB和pACYC177‑CI‑aroF‑pheAfbr‑yddG,既提高了L‑苯丙氨酸的产量又增强了菌体活性。经过5L发酵罐发酵48h,L‑苯丙氨酸产量可以达到89g/L,发酵终点死亡率为32%,本发明所得菌株产L‑苯丙氨酸潜力巨大,且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3408.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产1,4‑丁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E.coli FMME N‑5为出发菌株,过表达羧酸还原酶基因Car、醇还原酶基因YqhD和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基因Sfp,筛选Car基因的来源,通过RBS序列调控了YqhD基因和Sfp基因的表达强度,在5L发酵罐中验证1,4‑丁二酸产量在48小时达到了38.5g/L,具有工业化生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656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50607.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节胞内PLP供给提高1,5‑戊二胺从头合成能力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引入并过表达四个内/外源基因:赖氨酸脱羧酶基因cadA,4‑磷酸羟基‑L‑苏氨酸脱氢酶基因pdxA,谷氨酰胺酶亚基基因pdxT,PLP合酶亚基基因pdxS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利用此重组菌株进行发酵法合成,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利用葡萄糖生产1,5‑戊二胺也可以促进细胞生长以及前体赖氨酸的生产,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23743.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谷氨酸棒杆菌及其在产L‑赖氨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谷氨酸棒杆菌的诱变和适应性进化筛选,筛选出能耐受高浓度赖氨酸的L‑赖氨酸产生菌来生产赖氨酸,命名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FMME‑L007,已于2023年05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742。并对其进行改造,构建了一株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经过发酵条件优化,L‑赖氨酸盐酸盐产量达到270.5g/L,相对于葡萄糖的得率为0.72g/g。本发明所得生产菌株潜力大,且发酵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培养基成本低廉,提高了赖氨酸葡萄糖得率和生产经济性,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1145733.0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磷脂酶D突变体及其在合成磷脂酰丝氨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先通过构建重组磷脂酶,所述重组磷脂酶是在来源于穗产色链霉菌的磷脂酶的基础上,在PLD的C端去掉信号肽并通过连接肽加上标签MBP获得的,所述重组磷脂酶突变体,是将重组磷脂酶的第379位、第169位、第185位的氨基酸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突变得到的。本发明的重组磷脂酶突变体表现出较高的转磷脂酰活性,磷脂酰胆碱的转化率可达85.8%,磷脂酰丝氨酸产率可达72.12%,磷脂酰丝氨酸的产量可以达到57.69g/L。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单位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和催化剂的反应效率,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15429.0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细胞催化生产1,4‑丁二醇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过表达五个外源基因:ɑ‑酮戊二酸脱羧酶SucA、NADH依赖性的4‑羟基丁酸脱氢酶4Hbd、羧酸还原酶Car、4'‑磷酸泛酰氨基转移酶sfp和醇脱氢酶AdhE获得了重组大肠杆菌;利用此重组菌株进行全细胞催化,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利用α‑酮戊二酸生产1,4‑丁二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039525.6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细胞催化生产PAPS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ATP硫酸化酶和APS激酶的基础上,引入辅酶PPA和PPK,实现了四种酶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同时合成。本发明将源于酿酒酵母的ATP硫化酶基因atps、源于产黄青霉菌的5’‑磷酸腺苷硫酸激酶基因apsk、源于大肠杆菌的无机焦磷酸水解酶酶基因ppa、源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多聚磷酸激酶基因ppk,通过不同的载体表达不同的基因,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同时合成,得到重组菌。所述重组菌以ATP二钠盐为底物,利用重组菌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PAPS,并通过优化催化条件,催化反应15h后转化率达到96.12%;在反应过程中优化补料条件,催化16h后转化率可达97.8%。
-
公开(公告)号:CN114107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1433195.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21 , C12N9/06 , C12N9/02 , C12N9/88 , C12N15/53 , C12N15/60 , C12N15/70 , C12P7/4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了一株双质粒重组菌,共表达芳香醛合酶基因AAS、胺氧化酶基因Mao以及醛脱氢酶基因Glox,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得到重组细胞。再通过氨苄青霉素抗性和卡那霉素抗性组合平板筛选获得高效生产戊二酸的重组菌株。并通过优化底物浓度、菌体浓度,以及转化温度,实现了戊二酸的高效生产。在菌体浓度为30g/L、pH为8,并额外添加6mM NAD+的转化条件下反应30h,可将30g/L的L‑赖氨酸转化为19.65g的戊二酸,转化率可达到65.3%。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28686.9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丁二酸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酿酒酵母已于2023年2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098,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酿酒酵母FMME‑SuA912,表现出耐受低pH的能力,可以在pH 3.5条件下正常生长并发酵产丁二酸。经发酵罐扩大培养,发酵120h丁二酸产量和产率分别达到了41.8g/L和0.34g/g,具有低pH发酵生产丁二酸的工业化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6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720068.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产L‑高苯丙氨酸的方法及一种产L‑高苯丙氨酸的菌株,本发明设计了一条以廉价的苯甲醛和丙酮酸为原料,利用级联酶法合成L‑高苯丙氨酸的新路线,通过将路径酶构建到同一株大肠杆菌中,利用获得的重组大肠杆菌进行催化,在5L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产量在100.9g/L,转化率在94%,ee>99%。与目前主要的生产L‑HPA的方法相比,极大的降低了L‑高苯丙氨酸的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