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4134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95517.5
申请日:2008-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数字式分时平衡大功率交流焊接电源,是一种三相变单相焊接电源,包括三相可控开关电路、三相变单相变压器和控制电路。交流电通过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可控开关电路,产生三相分时平衡电压,经过三相变单相变压器,将三相变为单相输出,供给交流负载;在单片机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三相交流电按时间顺序分别对主变压器的一次三相绕组供电,通过三相合成变压器,在二次输出三相顺序合成的单相输出,实现三相变单相的过程。具有三相输入功率平衡、节能、单相输出电压可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556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510095195.3
申请日:2005-10-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2M7/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SCAM正弦波电流幅值调制逆变器,用于中频、高频逆变电源和开关电源等电源变换。这种逆变器由开关管(VT1、VT2、VT3、VT4)连接成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在每个开关管上分别并联连接二极管,在开关管(VT1)与(VT2)间的导线及(VT3、VT4)间的导线间依次连接电容(C0)、电阻(R0)及电感(L0),开关管(VT1、VT2)为主开关,根据输出功率大小采用均匀密度控制,当开关管(VT1、VT2)交替关断时,开关管(VT3、VT4)交替工作,为负载回路提供续流;逆变器的主开关管和控制电路之间通过驱动电路进行联系,控制电路的输出VT1、VT2、VT3、VT4分别控制逆变器四个开关管(VT1、VT2、VT3、VT4)的驱动电路输入信号。对逆变器的主开关进行分布控制及位置控制,逆变器承担变频和功率调节两个任务,实现输出正弦电流的幅值调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5552.6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R23/16 , G06F18/10 , G06F18/2131 , G06F17/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卷积窗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信号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电力系统的电力信号进行离散采样得到原始离散输入信号,利用Hanning窗和MSD窗进行混合卷积构造得到混合卷积窗,利用混合卷积窗对原始输入信号进行加窗处理得到截短后的加窗信号数据。对加窗信号数据进行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全相位幅值谱,根据幅值谱确定各次谐波的目标峰值谱线,进而确定各次谐波的k条观测谱线,利用观测谱线检测得到原始离散输入信号中的各次谐波信号。通过构造混合卷积窗结合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检测谐波信号,能够优化非同步采样带来的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的影响,有效提升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10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3273.1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2M7/48 , H02M7/5387 , H02M1/00 , H02M1/34 ,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零电压开关谐振极逆变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三相零电压开关谐振极逆变器电路是在原来的无源谐振极逆变器的每一相辅助电路上更改了电容位置,并额外增加了一个辅助开关管,此辅助开关管的目的是在输出电流较大时,通过调控谐振电容的大小控制谐振电流,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此开关管并不在所有开关过程都参与谐振,只有负载电流较大时才需要打开,因此在一个负载电流变换周期内只需要开关几次,控制比常规的有源谐振极逆变器更加简单,开关数量也更少,并且效率更高,也没有失去电路可以模块化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209203.6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江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地线巡检机器人越障辅助轨道及方法,其中越障辅助轨道包括安装于输电线路杆塔的轨道支架和设于轨道支架的轨道主体,所述轨道主体设于越障位置的外侧且延伸方向与输电线路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轨道主体包括中间的中间段、两端的边缘段以及连接边缘段与中间段的过渡段,所述中间段距离输电线路地线的距离大于边缘段距离输电线路地线的距离。本发明可以使仅具有跨越小型障碍物功能的输电线路沿地线巡检机器人高效、安全地跨越长度超过机器人本体长度的障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042568.0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障除冰机器人及其越障方法和除冰方法,越障除冰机器人包括机架1、冲击除冰机构、越障机构、监测机构、控制系统和电源系统,冲击除冰机构滑动设于机架上方,冲击除冰机构包括除冰冲头、用于连接除冰冲头的传动轴和用于实现除冰冲头旋转的旋转轴,越障机构包括行进机构和设于行进机构下方的夹紧固定机构,行进机构包括行进轮和行进轮驱动电机,夹紧固定机构包括夹紧轮组件和电动推杆,越障机构与冲击除冰机构配合去除线缆覆冰。本发明提供一种越障除冰机器人及其越障方法和除冰方法,具有良好的除冰效果、避免越障除冰机器人在除冰过程中卡死、实现有效越障,还有利于保持越障除冰机器人在地线上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935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46676.6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江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2 , G06V10/77 , G06V10/76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方法及设备,获取电力设备的高维图像后,执行如下步骤:S1:基于拉普拉斯特征值映射的图像降维算法对高维图像进行降维操作,把降维后的数据作为输入样本;S2:根据输入样本的类标签,基于最优反向预测算法来设定目标函数;S3:特征空间最优分解,以得到半监督笛卡尔K均值模型;S4:采用拉普拉斯正则化的最优反向预测算法构建半监督的量化模型;S5:半监督的量化模型的优化;S6:基于图像的缺陷检测系统根据优化半监督的量化模型。本发明将标记数据集成到量化步骤中,以提供标签信息,减少数据重建误差,并给出了优化半监督笛卡尔k均值的算法,使函数能够得到最小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42943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1182106.7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颜文旭
IPC: B25J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魔方求解机。本发明一种魔方求解机,包括:底架、控制器、图像获取装置和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魔方驱动组件;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魔方的图像控制所述魔方驱动组件驱动魔方;所述魔方驱动组件包括底面夹持旋转装置、顶面夹持旋转装置、前面夹持旋转装置、后面夹持旋转装置、左面夹持旋转装置、右面夹持旋转装置、四面联动装置和邻面联动装置;所述底面夹持旋转装置、顶面夹持旋转装置、前面夹持旋转装置、后面夹持旋转装置、左面夹持旋转装置和右面夹持旋转装置分别用于对魔方的底面、顶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夹持后进行旋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多面联动快速求解魔方。
-
公开(公告)号:CN10995112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262159.3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2P21/13 , H02P21/18 , H02P21/22 , H02P25/062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法。本发明一种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分析模型;步骤二,将式子(3)所述的NARX模型利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转化成线性模型;步骤三,设计LIM速度与q轴电流观测器;步骤四,设计PPD自适应率;步骤五,设计第一阶控制器;步骤六,设计带电流约束的离散指令滤波器;步骤七,设计第一阶的补偿器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先利用速度观测器与电流观测器技术实现了PPD的估计以使得估计的线性模型接近真实系统,然后基于此联合利用反推技术设计了MFAC控制器,在设计每一阶控制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约束条件并加入了抗饱和补偿器来应对饱和现象出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13830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099061.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递减预测步长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一种基于递减预测步长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带扰动项的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采用H∞型成本函数、引入具有先验状态记忆的仿射状态反馈控制律、提出递减步长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行性和指定到达时间论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变步长预测控制基础上,将到达时间当作硬性约束,提出递减步长模型预测控制,保证了系统状态能够在指定时间内进入终端集,同时也减少了系统进入终端集的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