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对重架上反绳轮的设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91095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41665.3

    申请日:2010-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梯对重架上反绳轮的设置结构,绳轮轴穿过绳轮承载板上轴孔后露出的端部上固定有打板,绳轮承载板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打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打板一个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通过施加在打板上的弹性作用力,来定位轮轴在轴孔中,绳轮承载板上还设置有安全开关,在滚珠发生破裂而使轴承失效、继而发生轴承卡阻或卡死时,则电梯继续运行,势必带动轮轴在轴孔中发生转动,打板克服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以轮轴的轴心线为转动中心线也发生转动,然后与安全开关的触头相抵触,触动安全开关后会迫使电梯停止运行,进行检修,避免钢丝绳或轮轴磨损甚至绳轮断轴的事故发生;当打板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打板与安全开关的触头相分离设置。

    电梯轿厢的轿壁结构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45844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75306.X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梯轿厢的轿壁结构,包括壁平面部,该轿壁结构还包括由所述壁平面部的左右两侧朝向所述轿厢的内部折弯形成的左右侧边、由所述左右侧边的侧向边缘再折弯形成的折弯边、覆盖在左右所述折弯边上的装饰板。通过将左右侧边朝向轿厢的内部设置,这样设置在壁平面部表面上的加强筋也向内设置,位于装饰板与壁平面部之间的空间中,则壁平面部的平整表面露在轿厢外部,平整表面能够减小风阻,降低风哨声,提高高速电梯的运行质量。

    一种电梯导轨支架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5106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184089.3

    申请日:201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支架,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对重导轨、轿厢导轨,所述对重导轨轨距的中心面相对于所述轿厢导轨轨距的中心面偏移设置,所述导轨支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对重导轨的对重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轿厢导轨的轿厢安装部,所述对重安装部沿着所述对重导轨轨距中心面相对于所述轿厢导轨轨距中心面的偏移方向偏移所述轿厢安装部设置,并且所述对重安装部与所述轿厢安装部一体设置。导轨支架上对重安装部与轿厢安装部已经有相对的偏移,这样导轨支架上可直接安装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无需额外的过渡连接件,方便电梯导轨在导轨支架上的安装。

    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5105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186518.0

    申请日:2010-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角开门背包架电梯,包括背包式轿架系统、对重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背包式轿架系统中上梁包括两端部分别连接在两根立梁上的主上梁、垂直设置在主上梁中间并朝向轿厢的辅上梁,辅上梁上设置有轿架绳轮,对重框架上设置有对重绳轮,轿架绳轮、对重绳轮以及曳引机的曳引轮的轴心线方向均与两根立梁的对称中心线相垂直,曳引绳的一端部固定在电梯井道上,然后向下绕过对重绳轮,接着向上绕过曳引机的曳引轮,再向下绕过轿架绳轮,最后曳引绳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电梯井道上,实现绕绳比为2∶1,通过设置绳轮,使得绳轮经曳引绳所受的牵引力矩与轿架系统将导靴压在导轨上的偏载力矩在水平方向基本抵消,这样可以减小或者消除导靴与导轨之间水平方向的作用力,降低对导靴的磨损,通过可以平衡电梯偏载产生的力矩,提高了电梯乘坐的舒适感。

    电梯导轨支架的固定结构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791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85162.9

    申请日:201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支架的固定结构,包括导轨支架、固定所述导轨支架的井道壁,所述井道壁为砖墙,所述井道壁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墙夹板,所述导轨支架固定在位于内侧的所述墙夹板上,位于内侧和外侧的所述墙夹板通过螺杆组件夹紧在所述井道壁上,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导轨支架与砖墙井道壁的固定。

    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92081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40140.0

    申请日:201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的轿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板、滑动地设置在固定座上的锁定杆、开设在固定板上的锁孔,当锁定杆处于工作状态时,锁定杆插在锁孔中,当锁定杆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锁定杆与锁孔相分离,固定座上设置有非自动复位开关,锁定杆上设置有触动件,当锁定杆从非工作状态向工作状态转换过程中,触动件触动非自动复位开关,触动件、固定座两个部件中其中一个部件沿着锁定杆的滑动方向上开设长槽,另外一个部件上设置有插在长槽中的限位杆,通过限位杆与长槽的配合,锁定杆带着触动件在固定座上定向滑动,在轿厢检修,推动锁定杆,锁定杆上的触动件触动非自动复位开关,然后锁定杆才会插到锁孔中,这样当轿厢相对于导轨固定时,电梯必然处于断电状态,避免了锁定杆被折断,消除了安全隐患。

    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6512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243298.3

    申请日:2008-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安装方法,包括在电梯轿架(3)上安装一平台(1),在该平台(1)上放置曳引机(4);提升设备(7)的提升吊点(6)设置在电梯轿架(3)上,并且提升吊点(6)所在水平面低于平台(1)所在水平面。电梯轿架(3)能够沿着电梯导轨移动,使用提升设备(7)提升电梯轿架(3),即将曳引机(4)提升到曳引机安装梁(5)附近,然后将曳引机(4)推入曳引机安装梁(5)。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巧妙利用电梯本身部件结构特点,制作安装平台,安装方便,易于操作,有效减少了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对顶层空间的要求,减小了顶层空间尺寸,提高了无机房电梯井道利用率,可广泛用于无机房上置式曳引机的安装。

    手动盘车装置和包括它的电梯

    公开(公告)号:CN103935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123445.4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动盘车装置(100),其包括盘车手轮(1)、蜗杆(2)、蜗轮(3)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安装在所述支架(4)中;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柱(5)和相应的至少一个传动孔(51);所述传动柱(5)与所述蜗轮(3)相连;所述传动孔(51)相应布置在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要驱动的转轮(300)上;通过将所述传动柱(5)插入所述相应的传动孔(51)中,并将所述支架(4)固定在机架(200)上,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因而能够驱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手动盘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拆卸的、具有自锁功能的、可实现大转矩。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手动盘车装置的电梯。

    手动盘车装置和包括它的电梯

    公开(公告)号:CN10393587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123445.4

    申请日:201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动盘车装置(100),其包括盘车手轮(1)、蜗杆(2)、蜗轮(3)和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安装在所述支架(4)中;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柱(5)和相应的至少一个传动孔(51);所述传动柱(5)与所述蜗轮(3)相连;所述传动孔(51)相应布置在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要驱动的转轮(300)上;通过将所述传动柱(5)插入所述相应的传动孔(51)中,并将所述支架(4)固定在机架(200)上,所述手动盘车装置(100)因而能够驱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手动盘车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拆卸的、具有自锁功能的、可实现大转矩。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手动盘车装置的电梯。

    适用于偏载轿厢的滚轮导靴的设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6494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05122.X

    申请日:201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偏载轿厢的滚轮导靴的设置结构,其中轿厢导轨至少一侧的压紧滚轮偏心地装在导靴座上,偏心安装使得压紧滚轮的轮轴心线与该压紧滚轮在导靴座上的安装中心线间隔设置,这样偏心转动滚轮,则能够调节滚轮的径向位置,从而调节滚轮对导轨的压紧力,继而调节导轨两侧受力的平衡,则能大幅度减小偏载轿厢的导靴与导轨的摩擦力,改善偏载轿厢运行时的震动,增加轿厢乘坐的舒适感。另外,减震块能够与轿厢导轨的顶面相抵触,减震块能吸收轿厢运行时的震动,也能增加轿厢使用的舒适度,设置减震块,除能起减震作用外,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滚轮,还能减小安装空间,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