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93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6701.X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复丝涡流加捻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一种玄武岩复丝涡流加捻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喷丝板,涡轮和外壳;外壳顶部敞口,喷丝板设置在外壳顶部;涡轮设置在外壳内,且其外壁与外壳间隔一定距离,其中心轴穿过喷丝板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外壳底部与中心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复丝输出孔。本发明的涡轮通过产生气流对复丝进行加捻,属于气流法加捻,避免了机械握持加捻对玄武岩复丝造成的磨损和脆断;可直接与熔融纺丝设备对接,回避了单丝卷装后再退绕加捻合股成复丝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0496.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IPC: D02G3/32 , D02G3/04 , D02G3/44 , D01D5/00 , D01F6/70 , D06M11/74 , D06M101/06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传感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纱线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纶作为芯纱,外层用棉进行环锭纺工艺,形成弹性包芯纱线;S2.将包芯纱浸泡至碳材料溶液中,取出后干燥,重复数次;S3.将疏水材料和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均匀以配置成静电纺丝溶液,再将静电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在步骤S2所得的传感纱线表面形成疏水层。发明先以氨纶长丝与外包亲水性棉短纤维须条形成弹性包芯纱,用以加强涂覆碳材料的附着性,再辅以静电纺丝技术包裹纱线以实现对整体传感性能的维持,以及由疏水材料的强疏水性,突破了柔性传感器使用环境的限制了,同时还兼具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自供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1036280.0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型可调节热弹性梳针装置、梳理盖板和梳理机,螺旋型可调节热弹性梳针装置包括梳针、螺旋弹簧和基座,梳针位于螺旋弹簧的上方,且螺旋弹簧的上端连接梳针的底部,螺旋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基座内,基座上方设有基布,基布横向穿过螺旋弹簧的弹簧间隙,基座内部设有电热陶瓷片,电热陶瓷片连接螺旋弹簧,基座下方设有传动齿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热陶瓷片对梳针进行加热,使得梳针在梳理纤维时,纤维软化且刚度降低,从而可提高梳理效率和质量,并可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并通过在梳针下端设置螺旋弹簧,从而梳针在梳理过程中可有效缓冲纤维作用力,以减少梳针对纤维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97554.4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防割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其采用切割部件对平铺针织面料进行圆弧形走向切割;通过将刀片直线切割轨迹改成弧状的切割轨迹,使切割部件的切割路线覆盖针织面料的所有编织结构,即切割部件在切割的过程中,与针织物线圈的针编弧、沉降弧及线圈的圈柱均存在接触,从而提高针织面料的防割性能测试的准确性,解决直线切割不能综合考虑针织面料的所有结构而导致防割性能测试不准确的问题,同时亦降低了测试过程中主观因素,例如摆放位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035997.7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制备化学纤维纱线的装置,包括纺丝装置、转运梳理装置和成纱装置,所述纺丝装置用于将熔体制成熔体纤维,所述转运梳理装置用于承接并梳理所述熔体纤维,并运输至所述成纱装置,所述成纱装置用于将所述熔体纤维凝聚加捻成纱。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所述制备化学纤维纱线的装置生产的纱线以及进行的纺纱方法,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大幅缩短化学纤维纱线生产工艺流程,一步成型制备化学纤维纱线的装置满足了工业和研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526883.2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纺专用的细纱后区牵伸压力棒组件,其设置在细纱摇架上的上销与后皮辊安装位置之间,包括安装座以及分别装配于所述安装座上的上压力棒和下压力棒,所述上压力棒和下压力棒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压力棒组件还包括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与所述安装座传动连接,且可驱动所述安装座及其上的所述上压力棒和下压力棒整体转动,并转动所述上压力棒和下压力棒二者轴心线所在的平面水平或竖直,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智能纺专用的细纱后区牵伸压力棒组件的纺纱机构和纺纱方法。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成纱品质及生产效率,双压力棒断头自动开关的功能具有智能化、高效率双重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56575.7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束/氨纶双面集圈结构耐割针织运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加捻或并捻后的第一高性能纤维长丝束和氨纶裸丝一同喂入织造设备中,形成正面组织和反面组织;并喂入第二高性能纤维长丝束,形成集圈结构;控制织造设备按照预设的编织方法进行编织,获得呈双面集圈结构的织物,经定型处理后得到耐割针织运动面料。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利用纤维材质、喂入方式及织物组织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到的耐割针织运动面料在耐割性能达到欧标EN388:2016三级标准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形变回弹性能、柔软度、表面光滑度等服用性能,有效兼顾耐割和服用两种功能,以满足短道速滑比赛服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904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83524.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分层结构防护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编织布经过热压工艺形成多个向下凹陷的凹陷结构,凹陷结构中填充有气凝胶,凹陷结构的四周均具有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形成的焊点,以将聚酰亚胺复合编织布和尼龙6复合编织布紧密贴合,焊点形成芯吸通道;其中,聚酰亚胺复合编织布以聚酰亚胺纱线为经纱,导电纱为纬纱;尼龙6复合编织布以尼龙6为经纱,导电纱为纬纱,运用复合编织工艺编织而成;气凝胶为内部均匀地分布有CNT纳米颗粒的SiO2气凝胶。本发明能有效应对极端的高温环境,在拥有优秀的高温隔绝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16657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20387.5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长丝上浆整经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玄武岩长丝主动退绕装置、玄武岩长丝在线上浆装置、玄武岩长丝在线加热烘干装置、盘头;玄武岩长丝在线上浆装置包括浆液槽、护盖、第一注浆槽轮、第二注浆槽轮、储浆槽和连通管,第一注浆槽轮和第二注浆槽轮左侧设储浆槽用连通管连接,护盖在铰接处开有导纱孔。本发明中,玄武岩纤维长丝通过玄武岩长丝主动退绕装置同步同向退绕时,保证了玄武岩纤维长丝在整经过程中不加捻,不牵伸,保障了玄武岩长丝的性能不会恶化。同时,在玄武岩纤维长丝表面粘附固着上浆料,形成了致密的保护层,避免了盘头直接卷绕所产生的弯折导致玄武岩纤维长丝发生劈裂。
-
公开(公告)号:CN116423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0391.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热防护织物的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中的无机纤维与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纱线的勾连交错形成整体,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包括多个气凝胶毡,多个气凝胶毡通过热湿舒适性调控层中的立经间隔区间进行固结。本发明的一种多维复合结构的热防护织物,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串联式链接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使其形成一体化织物;无机纤维一级防护层和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协同有效提高对外界高温的阻隔能力;气凝胶热二级防护层的间隔式排列保障织物整体的透气透湿性;热湿舒适性调控层通过亲水梯度控制实现内测汗液的传输,提高热湿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