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6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372938.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38/06 , C04B33/132 , C04B33/04 , C04B3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烧结页岩砖涉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领域,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页岩85~95份;城市污泥5~15份;造孔剂2.7~5.5份;内燃煤3~4份;水3~10份;所述内燃煤的热值为6100~6800千卡/千克。本发明利用城市污泥作可以固化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泥中的有机物可以为页岩砖的烧制过程提供能量;添加造孔剂可以使页岩砖中生成大量杂乱排列且相互间不连通的孔洞,提高砖体的保温性能,同时也可以减轻砖体自重。根据实施例的记载,本发明提供的页岩砖的抗压强度可达到MU5.0的要求,传热系数可达到0.48w/m2·k,体积密度小于1.53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7008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54741.6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12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12 , C02F1/281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将膨润土用六偏磷酸钠水溶液进行提纯,得到纯化膨润土;将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至70~90℃的铝盐水溶液中,然后维持温度不变进行第一恒温老化,得到羟基铝柱撑剂;在所述羟基铝柱撑剂的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将镁盐水溶液滴加至所述羟基铝柱撑剂中,然后维持温度不变进行第二恒温老化,得到羟基Mg‑Al复合柱撑剂;将所述纯化膨润土与所述羟基Mg‑Al复合柱撑剂混合后进行第三恒温老化,得到改性膨润土。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膨润土对Cd2+的吸附性,同时也提高了膨润土对Cu2+和Pb2+的吸附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42740.4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9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螯合剂EDTA与植物激素IAA,采用植物修复的方式修复土壤中重金属Cu。IAA和EDTA处理能显著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效地缓解土壤Cu对植物的胁迫作用,并显著的增加植物地上部分Cu的含量,比对照处理平均增加了29.47%,因此,IAA和EDTA作为外源添加剂可有效地提高李氏禾对Cu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83158.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湿地净化水体缓冲保护系统的构建方法,其通过依据选址要求,确定该系统设于自然湿地的沿岸,在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植物沟渠主体,在沟渠远离自然湿地的一侧挖掘暗渠,并修建缓冲带,使植物沟渠主体、暗渠和缓冲带相互配合形成缓冲保护系统;当污水进入植物沟渠主体后被统一收集,且经过挺水植物和铁丝网的初步拦截过滤作用去除体积较大的悬浮物,处理后的水进入缓冲带中,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并且暗渠也可以收集自然湿地周围流向不规律、不集中的污染水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排入到自然湿地中,从而可进一步实现提高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保护自然湿地,有效缓解自然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5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033358.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同步脱氮除碳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MBfR)耦合,在MBR中发生有机物氧化和硝化过程(氨氧化、亚硝化等),NH4+‑N经过硝化作用变为NO3‑‑N,部分不完全硝化会产生少量的NO2‑‑N;MBfR则是将NO3‑‑N和NO2‑N转化为N2,由于MBfR中的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无需投加有机碳源,能够有效利用无机碳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有机碳源不足的劣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646777.5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9/14 , C05G3/00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系统、人工湿地、厌氧反应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用于将水体引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用于对水体进行一次处理;厌氧反应装置与人工湿地连接,用于对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气体分离装置能够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出来,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人工湿地;出水系统与厌氧反应装置连接,用于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水排出。本发明通过将人工湿地与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装置有机结合,可在深度处理污水的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实现污水再利用化,能够针对有机浓度高、大颗粒较少的废水,一般用于二、三级废水处理,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34533.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00 , C02F101/1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基质膜生物膜反应器,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主流反应器、供气结构和水桶,主流反应器包括第一反应器主体,第一反应器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分散膜组件,第一分散膜组件包括第一纤维膜束,第一纤维膜束包括若干中空纤维膜,第一分散膜组件的各中空纤维膜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分散膜组件的各中空纤维膜的两端分别伸出第一反应器主体,并与供气结构连通,第一反应器主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进口,第一反应器主体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出口,第一进口与水桶连通,第一出口与出水阀门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加微生物附着面积,使微生物均匀附着,同时,可以提高生物量积累,使得反应器具有更高的抗污染负荷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0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646777.5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9/14 , C05G3/00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系统、人工湿地、厌氧反应装置、气体分离装置和出水系统,进水系统用于将水体引入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用于对水体进行一次处理;厌氧反应装置与人工湿地连接,用于对湿地处理后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气体分离装置能够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出来,并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人工湿地;出水系统与厌氧反应装置连接,用于将厌氧反应产生的废水排出。本发明通过将人工湿地与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装置有机结合,可在深度处理污水的同时,提高污水利用率,实现污水再利用化,能够针对有机浓度高、大颗粒较少的废水,一般用于二、三级废水处理,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145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4472.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改性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和环境水处理领域,用来去除市政污水中的磷酸盐。此发明以剩余污泥为原材料,经过镧改性后,再热解制备出高效经济环保的吸附剂La‑DS。当La‑DS的投加量为8mg,pH为3.0时吸附容量最大。在用固定床柱去除市政污水的实验中,在5mL/min的流速下,1‑2g的La‑DS处理需要时间为9.58‑53.75h。利用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镧改性污泥生物炭不仅使剩余污泥资源化而且对磷酸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152.77mg/g。
-
公开(公告)号:CN109896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489753.8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硅肥的制备方法,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滑石粉与碳酸钙混合后焙烧;焙烧结束后,焙烧产物随炉冷却至600~800℃,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绿色硅肥。本发明以碳酸钙为改性剂改性滑石粉,两种原料在焙烧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2Mg(Si2O7)和少量的Ca3Mg(SiO4)2;同时,将焙烧产物冷却至600~800℃后进行空冷,避免了焙烧产物进一步发生反应,也避免了硅的熔融;保证了绿色硅肥中有效硅的高含量;另外,由于原料中Al2O3含量少,使得最终得到的绿色硅肥中重金属含量少,符合环保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