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9653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333915.X
申请日:2013-08-0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G63/127 , C08G63/668 , C08L63/00 , C08L6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多元醇环氧树脂增韧剂。制备该环氧树脂增韧剂的原料包括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和酸酐以及二元醇,其中各组分的当量比为: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和酸酐1.0羧基当量、二元醇1.2~2.0羟基当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聚酯多元醇增韧剂,由于分子链中不仅含有柔性链结构,还含有具有刚性结构的芳环,故应用于环氧树脂增韧时,不仅增韧效果良好,同时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固化物的柔韧性与热变形温度、高温性能不能同时兼顾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105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77443.2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按摩尔比1:0.85~0.9往三口反应器中加入酚类化合物和甲醛,油浴加热至75~85℃,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酸类催化剂,恒温反应2~4小时,再将温度调至85~100℃,反应60分钟,每隔5分钟抽水一次,最后调温至170~190℃,反应30分钟后出料,即制得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本发明利用天然植物资源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并可降低成本,并可应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提高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低温摩擦系数以及降低低温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0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271313.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花状Fe(OH)3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铁盐和碳酸钠分别溶解在无水乙醇和超纯水中,超声,溶解后,得到铁盐‑无水乙醇溶液和碳酸钠水溶液;将配置的碳酸钠水溶液用针管注射到铁盐‑无水乙醇溶液中,在室温下静置反应;反应结束后,得沉淀物,对沉淀物进行离心清洗,干燥,得到花状Fe(OH)3;2)将得到的花状Fe(OH)3与单质硫进行研磨混合,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中进行加热处理,反应结束后即得到硫/花状Fe(OH)3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制备的电极材料在0.1C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22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1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93507.2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硫/氢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合成氧化石墨烯悬浊液;2)将适量NH3·H2O溶液滴入铜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将所得的混合物用去离子水中洗涤,得到氢氧化铜胶体;将氢氧化铜胶体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悬浊液中,搅拌均匀后将样品冷冻干燥,得到氢氧化铜/氧化石墨烯粉末样品;3)按配比取单质硫与氢氧化铜/氧化石墨烯粉末置于研钵中,研磨以获得均匀混合的混合物;4)将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在120~160℃下煅烧8~20h,降温后研磨至粉状,即制得硫/氢氧化铜/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99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494333.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硫/剑麻纤维活性炭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以剑麻纤维为前驱体经热解与后续处理后制得剑麻纤维活性炭;2)将剑麻纤维活性炭作为单质硫的载体,将单质硫沉积到剑麻纤维活性炭以制备硫/剑麻纤维活性炭复合材料;3)将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的氧化石墨烯包覆在硫/剑麻纤维活性炭复合材料表面制得氧化石墨烯/硫/剑麻纤维活性炭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可以利用剑麻纤维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独特的双层储硫结构,并利用氧化石墨烯面的含氧官能团辅助吸附多硫化物,改善锂硫电池正极的导电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4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66630.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04 , H01M4/38 , H01M10/052 , C01B3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石墨烯基微孔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石墨烯基碳材料、制备石墨烯基微孔碳材料以及制备硫@石墨烯基微孔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首先将葡萄糖作为碳源,氧化石墨烯作为模板,用表面活性剂起联结作用,水热碳化形成黑棕色柱状石墨烯基碳材料,接着采用化学活化法用活化剂对前驱物石墨烯基碳材料进行刻蚀,合成石墨烯基微孔碳材料,用熔融渗透法将石墨烯基微孔碳材料与硫复合形成硫@石墨烯基微孔碳,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导电骨架,具有有效阻隔、吸附多硫化物和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效果,得到的硫@石墨烯基微孔碳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24933.9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K3/04 , C08K5/5313 , C08L63/00 , C07F9/6574 , C07F9/65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N化合物协同氧化石墨烯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对氨基苯乙酮、苯胺、对甲基苯磺酸加入三口烧瓶中加热熔融,再加入DOPO磁力搅拌,抽滤、洗涤并干燥制得固体粉末I;S2.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有机溶剂,加入三乙胺和氯代类化合物,油浴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洗涤并干燥得到固体粉末II;S3.将II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I和三乙胺,通过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减压抽滤,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后,干燥得到产物。将该产物应用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阻燃研究,证实其具有高效阻燃、无毒、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33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772808.X
申请日:2018-07-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G73/06 , C01B33/18 , C02F1/28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制备出不同粒径的单分散微球,用于构造可控的中空内腔结构,使用单分散微球为硬模板,通过模板法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并以此为导向剂,以吡咯为原料,制备出聚吡咯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聚吡咯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独特的中空内腔,提高了聚吡咯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内外表面的分散性,从而对Cr(VI)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应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本发明聚吡咯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聚吡咯在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内外表面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对Cr(VI)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611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70542.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G65/337 , C08G65/333 , C08L63/00 , C08L7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阻燃增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二元醇和三乙胺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Ⅰ;S2.将二氯代磷氧类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Ⅱ;S3.将所述混合液Ⅱ滴加至混合液Ⅰ中,在0~25℃下反应0.5~1h,得到反应液Ⅰ;S4.将咪唑类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混合液Ⅲ;S5.将所述混合液Ⅲ与反应液Ⅰ混合,在50~80℃下冷凝回流反应12~24h,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Ⅱ;S6.所述反应液Ⅱ经纯化处理,得到所述无卤阻燃增韧剂;本发明的无卤阻燃增韧剂含有聚醚长链、磷氧基团和咪唑基团,三者产生功能性协同效应,达到了在提高阻燃和增韧效果的同时,提高热性能,低粘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710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77633.7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2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MoO2@SFA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剑麻纤维洗净剪成小段,将剑麻纤维进行前期处理,包括炭化和进行水热反应,得到SFAC;2)称取铁源、钼源、络合剂、缓冲剂和经过水热处理后的剑麻纤维活性炭粉,加入至去离子水溶解、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反应釜中,置于鼓风干燥箱进行水热反应,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样品经过滤、洗净、烘干、煅烧后即得到Fe3O4-MoO2@SFA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比容量较高且循环稳定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