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气保用轮胎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4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3108.X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缺气保用轮胎(1)设置有具有新月状截面的胎侧增强橡胶(5)。当轮胎(1)安装于轮辋并且轮胎的内压被设定为250kPa以上时,在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的情况下,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以及在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的情况下,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满足关系式OD≥2.135×SW+282.3(mm)。胎面部(2)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一个以上的周向槽(10、11)。在基准状态下的轮胎宽度方向截面中,WB表示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最大的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半宽,WG表示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最大的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到周向槽中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位置的轮胎宽度方向距离,满足关系式0.5≤WG/WB≤0.8。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3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61454.9

    申请日:2012-11-02

    Abstract: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本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使得适当地限制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之间的关系。此外,轮胎的接地面的各半部被三等分以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侧开始依次地形成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轮胎宽度方向中间部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并且在该构造中,带束增强层的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低于带束增强层的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

    轮胎/轮组件和轮胎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443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80052564.3

    申请日:2020-07-22

    Inventor: 桑山勲

    Abstract: 该轮胎‑轮组件设置有:轮,其设置有轮辐和轮辋并且具有受电装置,受电装置被安装到轮辋的内周面并且无线地接收从轮辋的轮径向外侧供应的电力;轮胎,其设置有一对胎圈部并且以覆盖轮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安装到轮,胎圈部均具有胎圈芯和胎圈填料,并且满足0.1≤BFW/BDW≤0.6,其中BFW代表胎圈填料的轮胎径向中央位置处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BDW代表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大宽度。

    轮胎/车轮组装体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553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80070815.0

    申请日:2020-09-10

    Inventor: 桑山勲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车轮组装体包括具有胎面部的轮胎和具有轮辋部的车轮,其中:轮胎安装到轮辋部;轮胎/车轮组装体包括:受电线圈;在轮胎/车轮组装体被充气到规定内压并加载最大负载重量时的接地面上,从轮胎宽度方向的边缘起位于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接地宽度W的10%的轮胎宽度方向位置处的接地长度与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处的接地长度之比、即矩形比为至少50%。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4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80077357.2

    申请日:2022-06-23

    Inventor: 桑山勲

    Abstract: 本公开的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带束部、胎面和通信装置,带束部由一个或多个带束层构成。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轮胎的外径OD满足预定的关系式。构成带束层的带束帘线是非金属帘线。通信装置设置在胎面中。

    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4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80054552.3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具有满足预定关系的轮胎的截面宽度SW和轮胎的外径OD,并且在胎面的踏面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个以上周向主槽,其中,作为车辆安装内侧的以轮胎赤道面为边界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半部的负比率大于作为车辆安装外侧的以轮胎赤道面为边界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半部的负比率。落高(或接地长度关系或胎面厚度关系)满足预定值。

    轮胎、翻新轮胎和翻新轮胎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5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80099644.9

    申请日:2021-11-17

    Inventor: 桑山勲 清村崇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包括:由至少一个带束层形成的带束,其中:将主槽设置到胎面表面上;通信装置埋设在主槽的底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且在带束的最内侧带束层的内表面的轮胎径向外侧并且在带束中的最小宽度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中;并且通信装置在轮胎径向上的外侧没有被带束覆盖。

    受电装置
    40.
    发明公开
    受电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239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80086610.6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一种受电装置(250),上述受电装置装设于车辆(200)并从埋设于地面的送电线圈(40)接受电力,包括:中继线圈(70),上述中继线圈具有第一线圈(71)和第二线圈(72),上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配置于上述车辆的具有轮胎(62)和轮部(64)的车轮(60);受电线圈(240);以及受电电路(230),上述受电电路与上述受电线圈连接,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通过导线(73)连接,上述第一线圈配置在上述轮胎的内部,上述第二线圈配置在距上述车轮的中心轴(61)的距离比从上述车轮的中心轴到上述第一线圈为止的距离短的位置,上述受电线圈设置于当上述第一线圈与上述送电线圈相对时与上述第二线圈相对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