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池单元和车辆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531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597762.6

    申请日:2010-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例,组合电池具有串联电连接的多个电池芯(11(1)-11(x))。充电量差异探测电路(70)探测电池芯的充电量差异。其中,在充电或放电电流施加于所述电池芯时,所述充电量差异探测电路探测比具有最小充电量的参考电池芯的充电量大的充电量差异,通过在与所述参考电池芯和其它电池芯达到预定比电压之间的时间差异对应的时段中所述充电或放电电流的增加,来确定所述电池芯的所述充电量差异,放电开关由开关控制器基于所述充电量差异控制。

    电池系统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48364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680030781.2

    申请日:2006-07-07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电池系统中,串联连接的电池模块(3a,3b)的各自具有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连接的一个以上单个单元(3a1~3an,3b1~3bn);检测一个以上单个单元的各电压的单电池电压开关(7a,7b);监视检测到的一个以上单个单元的各电压的模块监视控制部(9a,9b);通信用电平变换电路(14a,14b),具有经由通信用电平变换电路从模块监视控制部接收一个以上单个单元的各电压信息的主部(8a),通信用电平变换电路具有将下位电位的电池模块的信号传递到上位电位的电池模块的开关元件(Q32),在上位电位的电池模块内的最高电位的单个单元的正极和下位电位的电池模块内的最低电位的单个单元的负极之间连接由电阻R1’、R2’、电阻R5、开关元件组成的串联电路。

    蓄电池评价装置、蓄电系统及蓄电池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626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580001821.X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不使蓄电系统的功能停止而进行蓄电系统的劣化评价。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评价装置,具备数据生成部及劣化评价部。上述数据生成部根据从按照充放电指令值来充放电控制的蓄电装置测定的电流值及电压值,生成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与上述电压值的多个对应数据。上述劣化评价部,在通过上述充放电控制得到属于第1充电量范围的上述对应数据的上述充放电指令值即第1充放电指令值的分布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根据属于上述第1充电量范围的上述对应数据的上述电压值的分布,评价上述蓄电装置的劣化状态。

    蓄电池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7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480044685.8

    申请日:2014-02-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能够响应大电力供给的需求并较高地确保信赖性的蓄电池装置。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装置具备电池群、充放电控制FET部和驱动控制部。电池群具备串联连接着的多个电池单元。充放电控制FET部连接在电池群的低电位侧,具有至少一组将源极端子或者漏极端子背对背连接着的一对N沟道MOSFET。驱动控制部,对构成充放电控制FET部的各个N沟道MOSFET的栅极端子,输出以源极端子的电位电平为基准而生成的驱动控制信号。

    蓄电池评价装置、蓄电系统及蓄电池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62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01821.X

    申请日:2015-07-31

    Abstract: 本发明不使蓄电系统的功能停止而进行蓄电系统的劣化评价。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池评价装置,具备数据生成部及劣化评价部。上述数据生成部根据从按照充放电指令值来充放电控制的蓄电装置测定的电流值及电压值,生成上述蓄电装置的充电量与上述电压值的多个对应数据。上述劣化评价部,在通过上述充放电控制得到属于第1充电量范围的上述对应数据的上述充放电指令值即第1充放电指令值的分布满足规定的条件时,根据属于上述第1充电量范围的上述对应数据的上述电压值的分布,评价上述蓄电装置的劣化状态。

    卷绕型电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281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0880000230.0

    申请日:2008-03-07

    Inventor: 小杉伸一郎

    Abstract: 一种卷绕型电极电池,具有借助带状的隔板,将分别形成有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卷绕,形成为扁平形状的卷绕型的电极体14,和设有正极端子20以及负极端子22,将电极体以及电解液收纳在内部的壳体10。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具有形成有抵接隔板的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电极部,以及在电极体的轴方向的一侧从隔板突出,并且没有形成电极活性物质层的侧缘部。侧缘部形成沿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并列的多个凸部,通过重叠卷绕正极板以及负极板,正极板的多个凸部相互叠层,形成正极极耳16,负极板的多个凸部相互叠层,形成负极极耳1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