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7006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810214416.8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4081 , B60T8/3225 , B60T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故障诊断,同时,能够进行恰当的范围的压力测定的车辆用制动系统。其解决方案为,所述制动系统配备有:为了检测前轮主缸(25)、后轮主缸(82)侧的液压而设置在制动配管(41、41)上的作为第一输入侧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5、35);为了检测行程模拟装置(28、28)侧的压力而设置在比制动配管(27、27)的第二电磁阀(31、31)更靠行程模拟装置(28、28)侧的作为第二输入侧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6、36)。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224928.7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后摆动臂的体积增大并可抑制车辆宽度的机动两轮车。动力传递机构(42),设在后摆动臂(31)的后端部且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外侧,从发动机(14)的输出轴伸出驱动轴(41),将该驱动轴(41)的动力传递给后轮(39)。在后轮(39)的车轴(39J)的周边备有内藏着传递装置的驱动箱(170),该传递装置把驱动轴(41)的驱动力方向变换后传递给后轮(39)。构成动力传递机构(42)的驱动轴(41)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下方且枢轴(28)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15289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52791.X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04 ,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后轮悬架装置,在轴支承后轮的转向构件的上部,可转动地连结有前端部轴支承在车架上且向后方延伸的上臂构件及下臂构件的后端部,可以回避零件数量的增加且可以得到累进的缓冲特性,同时,不需在车架过剩的刚性确保。后缓冲组件(26)的一端与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一侧连结,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另一后端部在比转向构件(25A)的后轮支承部(25Aa)更靠前方的位置与转向构件(25A)可转动地连结,后缓冲组件(26)的另一端与另一臂构件及转向构件(25A)的一侧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0586770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710105026.2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745 , B60T8/3225 , B60T8/4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可以采用不会导致耐压方面的不当之处、分辨率高的压力传感器,能够进行对应于通路内压的精度高的线控式的控制。其解决方案为:用主制动通路(5)连接主缸(3)和制动钳(4),在通路(5)上设置常开型的电磁开关阀(V1)。经由分支通路(8),将反作用力模拟器(9)连接到比通路(5)的开关阀(V1)更靠近主制动缸侧,经由给排通路(7),将液压调节器(6)连接到比开关阀(V1)更靠近制动钳(4)侧。在分支通路(8)上设置常闭型电磁开关阀(V2),在给排通路(7)上设置常闭型电磁开关阀(V3)。将输入侧压力传感器(28)夹着分支通路(8)的开关阀(V2)配置在模拟器(9)侧,将输出侧压力传感器(29)夹着给排通路(7)的开关阀(V3)配置在调节器(6)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397006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14416.8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4081 , B60T8/3225 , B60T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故障诊断,同时,能够进行恰当的范围的压力测定的车辆用制动系统。其解决方案为,所述制动系统配备有:为了检测前轮主缸25、后轮主缸82侧的液压而设置在制动配管41、41上的作为第一输入侧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35、35;为了检测行程模拟装置28、28侧的压力而设置在比制动配管27、27的第二电磁阀31、31更靠行程模拟装置28、28侧的作为第二输入侧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压力传感器36、36。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3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53412.9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43/204 , B62M11/00 , B60K1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22 , B60Y2200/12 , B62M7/02 , B62M17/00 , F16F1/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轴传动式动力传递装置,通过解决对动力传递路径施加过大的旋转扭矩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轻量化,并且,通过解决一个万向接头和另一个万向接头的位相错位的问题,从而可以充分抑制旋转速度的变动的发生。在从发动机(41)至最终减速器(5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设置有减振机构(69),该减振机构(69)传递从发动机(41)传递的扭距直到规定值为止,并且,在扭距超过规定值时阻止超过规定值的扭距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1148189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49173.X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后轮驱动装置,其能够减小齿圈以及后轮驱动轴之间的齿轮机构的体积从而实现小型化。该后轮驱动装置将齿圈同轴地固定在后轮,并在后轮驱动轴和齿圈之间设置用于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机构,所述后轮驱动轴传递发动机单元所具有的输出轴的动力,所述发动机单元被搭载在车架上,齿轮机构(38)被构成为在齿圈(37)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两个位置向该齿圈(37)传递旋转动力,构成上述齿轮机构(38)的齿轮(43,44,45)被配置在侧视时与齿圈(37)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207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05026.2
申请日:2007-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745 , B60T8/3225 , B60T8/4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可以采用不会导致耐压方面的不当之处、分辨率高的压力传感器,能够进行对应于通路内压的精度高的线控式的控制。其解决方案为:用主制动通路(5)连接主缸(3)和制动钳(4),在通路(5)上设置常开型的电磁开关阀(V1)。经由分支通路(8),将反作用力模拟器(9)连接到比通路(5)的开关阀(V1)更靠近主制动缸侧,经由给排通路(7),将液压调节器(6)连接到比开关阀(V1)更靠近制动钳(4)侧。在分支通路(8)上设置常闭型电磁开关阀(V2),在给排通路(7)上设置常闭型电磁开关阀(V3)。将输入侧压力传感器(28)夹着分支通路(8)的开关阀(V2)配置在模拟器(9)侧,将输出侧压力传感器(29)夹着给排通路(7)的开关阀(V3)配置在调节器(6)侧。
-
公开(公告)号:CN1939802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59568.3
申请日:2006-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使后摆动臂的体积增大并可抑制车辆宽度的机动两轮车。动力传递机构(42),设在后摆动臂(31)的后端部且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外侧,从发动机(14)的输出轴伸出驱动轴(41),将该驱动轴(41)的动力传递给后轮(39)。在后轮(39)的车轴(39J)的周边备有内藏着传递装置的驱动箱(170),该传递装置把驱动轴(41)的驱动力方向变换后传递给后轮(39)。构成动力传递机构(42)的驱动轴(41)配置在后摆动臂(31)的下方且枢轴(28)的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267294C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01140639.9
申请日:2001-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四轮车(10)的后轮悬架装置(30),在安装有左右一对前轮(13、14)的车体(11)的后部,安装有连接件(31),连接件(31)具有大致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41)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摆动轴(36),在该连接件(31)的后部安装有支承后轮(26、27)的动力单元(32),由此将动力单元(32)能自如转动且能自如摆动地安装在车体(11)上,安装转轴(41)使转轴(41)的前端部(41a)比后端部(41b)低。能很容易地减轻车辆的重量,还能自由地设定车辆的重量分配,能提高车辆的设计自由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