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7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0103616.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凸棱密封件上的设有连结流路的部位与其他部位之间表面压力的偏差的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发电单元(燃料电池)(12)具有膜电极组件(28a)和分别配置于膜电极组件(28a)两侧的第1金属隔板(30)、第2金属隔板(32)。在第1金属隔板(30)上设有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34a)、围绕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34a)的连通孔凸棱部(凸棱密封件)(53a)和桥部(80)。设有桥部(80)的部位上的连通孔凸棱部(53a)的根部的宽度(W1a)比其他部位的连通孔凸棱部(53a)的根部的宽度(W2a)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82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557905.4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 , H01M8/2465 , H01M8/0276 , H01M8/028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在燃料电池堆(10)中,在MEA(28)的发电面(41)的外周侧设置具有电绝缘性并且设定为大致固定的厚度(D1)的框状的树脂膜(46),树脂膜(46)的外周端部(46c)与第一金属隔板(30)的第一外周端(30o)以及第二金属隔板(32)的第二外周端(32o)相比遍及整周地向外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7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03616.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0282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凸棱密封件上的设有连结流路的部位与其他部位之间表面压力的偏差的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用金属隔板。发电单元(燃料电池)(12)具有膜电极组件(28a)和分别配置于膜电极组件(28a)两侧的第1金属隔板(30)、第2金属隔板(32)。在第1金属隔板(30)上设有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34a)、围绕氧化剂气体供给连通孔(34a)的连通孔凸棱部(凸棱密封件)(53a)和桥部(80)。设有桥部(80)的部位上的连通孔凸棱部(53a)的根部的宽度(W1a)比其他部位的连通孔凸棱部(53a)的根部的宽度(W2a)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855410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585542.5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能够通过简单的构成,有效地保护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并且进行稳定的发电。燃料电池(10),由阴极侧隔板(14)以及阳极侧隔板(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构成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2)的阴极电极(40)具有第1电极催化剂层(40a),在所述第1电极催化剂层(40a)上,隔着第1中间层(40b)设置有由碳纸等构成的第1气体扩散层(40c)。第1气体扩散层(40c)沿着隔板表面方向延伸至缓冲部区域,第1中间层(40b)覆盖所述第1气体扩散层(40c)的所述缓冲部区域而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6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365099.1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204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构成燃料电池的电池单元(12)具备第二隔板(18)。在第二隔板(18)的面(18a)上形成有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入口缓冲部(52)及出口缓冲部(54)与所述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50)的入口及出口连通。入口缓冲部(52)具有第二入口缓冲区域(52b)和槽深的第一入口缓冲区域(52a),而出口缓冲部(54)具有第二出口缓冲区域(54b)和槽深的第一出口缓冲区域(54a)。第一入口缓冲区域(52a)和第一出口缓冲区域(54a)相互设定成不同的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1335358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130629.2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5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构成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的发电单元(12),层叠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在发电单元(12)内,形成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8)、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0)及第二燃料气体流路(42)。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与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0),各自的流路槽个数相互不同,另一方面,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8)与第二燃料气体流路(42),各自的流路槽个数相互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36464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46024.2
申请日:2008-08-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具备发电组件(12),该发电组件(12)层叠有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形成于发电组件(12)内的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与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各自的流路槽条数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条数,而各自的气体流路长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长度,并且各自的流路槽深度被设定为相互相同的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800947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577998.6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75 , H01M8/2465 ,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电池结构,其具有良好的可靠度以及生产效率。燃料电池的电池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多个发电单电池,其中多个发电单电池堆叠而形成燃料电池堆,容置于壳体中。各发电单电池包括: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由阳极和阴极夹着聚合物电解质膜组成;以及多个隔板,其中一隔板向阴极供给氧化气体,另一隔板向阳极供给燃料气体。壳体的内表面安装有与各发电单电池的隔板接合并定位隔板的导向件,在各发电单电池的隔板中形成有接合凹部,导向件具有与接合凹部接合的接合凸部,且至少在接合凸部的侧面施加高硬度涂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