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70380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193944.4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支架的基体是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均匀分布有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利用第一次相分离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然后将其内孔充满壳聚糖醋酸溶液;利用第二次相分离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并均匀分布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得到仿生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相类似,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有效地促进骨细胞的迁移、生长和分化。

    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160900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94042.2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骨修复材料是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的孔表面包裹两层膜,从内至外,第一层膜主要成分为骨生长因子和壳聚糖;第二层膜主要由骨生长因子和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按质量比(0~0.001)∶1混合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多孔骨修复无机材料浸入骨生长因子/壳聚糖溶液中,晾干,再将其浸入骨生长因子/生物降解性聚阴离子水溶液中,晾干,得到骨生长因子控释型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实现多种骨生长因子的持续缓慢联合释放或序贯释放,提高了骨缺损组织的修复效果,在骨修复中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一种血液相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740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910193945.9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大分子液晶和聚合物组成,所述大分子液晶是将小分子胆甾型液晶偶联于聚含氢硅氧烷分子链形成的大分子偶联物;所述聚合物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小分子胆甾型液晶和聚含氢硅氧烷分子链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大分子液晶;再将大分子液晶与医用高分子溶于共溶剂中,配成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通过溶剂相分离法制备成液晶/聚合物复合膜或者采用表面涂覆方法固定于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及制品表面,形成仿生涂层。本发明的材料具有类似生物膜及血管内膜表面的液晶态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并且能有效避免小分子液晶从复合材料中流失。

    取向聚合物/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9626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10100021.1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屠美 冯博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聚合物/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与液晶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的混合液倒入连有电极的下层铜板中,待溶液在模板框格内流延均匀后,在其上方平行放置另一块连有电极的铜板,电场作用下通过混合液中的溶剂挥发形成复合膜;减压干燥除去残留的溶剂;所述聚合物是医用聚醚型聚氨酯和医用聚氯乙烯,液晶化合物是胆甾型液晶;得到的生物材料表面液晶畴的取向排列接近于血管内膜液晶分子的取向性能,最终使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达到人体器官抗凝血性能的要求,并使材料表面与人体组织界面之间的生物相容性接近人体组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

    一种用于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关节液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21523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610033628.7

    申请日:200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关节液检测方法。先把疑似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离心分离成两层,对上层溶液用等渗葡萄糖水溶液稀释,分别用准弹性激光散射技术和相分析电泳光散射技术测量其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大小和Zeta电位,对离心下层,直接利用多维显微成像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微米颗粒的形态和大小参数进行分析,包括接触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状归化因子、伸长率、紧密度、积分光密度、单位面积中微米颗粒的个数。按照纳米颗粒的粒度和Zeta电位分布,结合微米颗粒的粒度分布情况,综合判断所检查关节液是否属于早期骨性关节炎。本发明也可用于其它关节疾病的早期检测于治疗效果评价。

    骨组织修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5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45988.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组织修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醛基化海藻酸钠与明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分别将IL‑4和IFN‑γ细胞因子包覆在明胶‑醛基化海藻酸钠双层微滴液的内层和外层,采用定向热诱导组装的方法构建板层状结构的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然后通过液液相分离的方式将包裹着IL‑4和IFN‑γ细胞因子的明胶‑醛基化海藻酸钠双层微滴液沉积在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内部空间结构中,从而可以在骨缺损区域顺序且适时释放IL‑4和IFN‑γ细胞因子,精准调控骨缺损区域免疫反应,有序激活M1巨噬细胞和M2巨噬细胞,释放成血管相关因子VEGF和PEGF‑BB,实现血管的内源性再生。

    一种细胞膜仿生表面改性细菌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041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041897.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膜仿生表面改性细菌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髙碘酸盐氧化细菌纤维素得到醛基化细菌纤维素;将醛基化细菌纤维素与双取代胆碱膦酸酯反应,反应产物加入碱性溶液进行水解,水洗,干燥,得到细胞膜仿生表面改性细菌纤维素。本发明制得的磷酸胆碱化细菌纤维素在生理环境下对细胞无毒性以及具有良好的抗蛋白粘附性和抗细胞粘附性,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易操作,可获得表面具有抗生物粘附性的仿细胞膜改性细菌纤维素材料,适用于制备抗生物粘附和防粘连生物材料。

    一种药物缓释型复合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9152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1016165.3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物缓释型复合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该复合滴眼液包括A液和B液,其中A液是带正电性的胶原蛋白溶液;B液是负载有目标药物的β‑CD‑HA溶液,带负电性。A液和B液在角膜表面静电组装,形成复合滴眼液涂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本发明制得的药物缓释型复合滴眼液,无毒且具有负载药物和缓释药物的功能,利用静电组装原理在角膜表面形成多层复合滴眼液涂层,调控复合滴眼液涂层的载药量和药物缓释速率,可延长复合滴眼液在角膜的停留时间,有效提高给药效率,是一种良好的眼科疾病治疗长效给药体系。用于眼科疾病治疗,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球及其制备方法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4146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28894.0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细胞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细胞培养容器表面涂布液晶态材料后,将干细胞种植于液晶态材料表面,培养扩增,即得;所述液晶态材料的柔性链取代度大于80%。上述液晶材料为干细胞周围提供各向同性的培养环境,保证干细胞的对称分裂,且促进干细胞球的形成,同时调整干细胞球的各向同性,进一步保证了干细胞的对称分裂,从而使得制备得到的干细胞球中具有较高的干细胞比例、且稳定地维持了干细胞本身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