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362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07623.1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A61N1/05 , A61B5/0478 , A61M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输入药物的微电极,包括若干根电极丝、加注导管、带有印制电路的固定基板、电极前端集中固定片与微型渗透压泵;加注导管的进液口端与微型渗透压泵相连;固定基板设置有FFC排线座,所有电极丝穿过并固定在固定基板上,并均衡分布在加注导管的外围,FFC排线座的每一个插头对应一根电极丝,各电极丝的植入端穿过并固定在电极前端集中固定片上,所有电极丝的植入端也相应地均衡分布在加注导管排液口端的外围。本发明具有简单易于实施,通道数目可自由调节,并且能够同时在微电极植入的同时添加释放药物,这些药物可包括神经营养因子等,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极的长期植入对动物脑组织所带来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1127152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710152070.9
申请日:2007-09-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编码信号发生器包括微处理器、D/A变换器、恒流源和多路模拟开关,微处理器、D/A变换器和恒流源依次相连,微处理器和恒流源分别与多路模拟开关相连。微处理器经D/A变换器输出模拟电压信号至恒流源,微处理器输出的编码信号和恒流源输出的恒流信号分别接至多路模拟开关,被选通的开关通道输出的恒电流型编码信号由其输出端子引出导线到动物身体上的刺激位点或刺激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编码信号发生器的无线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和固定于动物身体上的受控器。本发明编码信号发生器及其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编码信号具有恒流源特性,更实用,更合理,利用GPS和GPRS技术实现了对视野外机器人动物的实时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0583180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000886.4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机器人鸟的一种制导方法,采取适当的微刺激信号,根据需要并适时地刺激鸟的丘脑腹前背中核与古纹状体,导致其主动逃避行为,从而制导鸟的飞行行为。本发明利用由微电刺激鸟上述特定神经核团导致的主动逃避行为来制导其运动行为,也即用微电刺激神经核团来虚拟“伤害”的原理来制导其运动行为。本发明用于机器人鸟的制导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原理利用了鸟逃避伤害的本能,故其制导功能强大,因而无需对鸟事先训练。机器人鸟具有的巨大使用价值,鸟类与地面动物相比,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快的运动速度,显然有更大的应用优势,现实和潜在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171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13546.2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机器人运动行为监测与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微制造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集成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软件技术等技术)的视野范围之外昆虫机器人的行为监测与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效果上,通过对动物机器人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使实验人员可以对视野范围之外的实验体进行实验;从长远来看,为动物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9262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83293.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9/0095 , G06T3/4038 , G06T7/20 , G06T2207/10016 , G06T2207/30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动物机器人刺激参数测定系统和方法,属于动物机器人控制领域,该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动物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转动方向,可更精确和定量化的分析动物机器人的运动行为;并进一步地定量化分析出刺激参数与动物机器人受控行为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适于特定动物个体的最佳刺激参数,为动物机器人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必要信息;通过机器视觉代替了人工判断,基于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保证了实验流程的标准性和实验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得到客观一致的刺激参数测定结果;同时,大大减少了原来由人工刺激参数测定实验所带来的低价值劳动,提高了动物机器人的研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2235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56496.1
申请日:2017-08-0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S1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设置于被控动物身上的GPS模块、多通道神经信号刺激模块和控制模块,GPS模块,被配置为接收GPS卫星信号,并将动物机器人当前的位置信息输出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GPS模块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与设定的目标位置信息相对比,确定导航线路,形成控制指令,多通道神经信号刺激模块,被配置为包括镜像电流源、升压电路和模拟多路开关,通过连接的镜像电流源、升压电路以获取恒定电流,根据控制指令选择模拟多路开关的相应通道输出恒定电流作用于被控动物的神经控制区域,以实现仿真神经编码信息的输出,实现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6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8105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GPS定位的轮胎吊区域识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微控制器、GPS单元模块、及主控制板模块。基于上述系统,本发明提出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结合转场过程判断法,弥补了单一普通精度的GPS模块定位精度低的缺点,提高了轮胎吊的区域识别精度。该系统可方便地安装在轮胎吊上,实现了轮胎吊的区域自动识别,并根据区域识别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完成轮胎吊工作方式的自动切换,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515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057551.6
申请日:2008-02-0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A01K15/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机器人哺乳动物的制导方法,采取适当的微刺激信号,根据需要并适时地刺激鸟的丘脑腹前背中核与古纹状体,导致其主动逃避行为,从而制导鸟的飞行行为。本发明利用由微电刺激鸟上述特定神经核团导致的主动逃避行为来制导其运动行为,也即用微电刺激神经核团来虚拟“伤害”的原理来制导其运动行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机器人哺乳动物的制导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原理利用了鸟逃避伤害的本能,故其制导功能强大,因而无需对鸟事先训练。机器人鸟具有的巨大使用价值,鸟类与地面动物相比,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快的运动速度,显然有更大的应用优势,现实和潜在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218897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00886.4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机器人鸟的一种制导方法,采取适当的微刺激信号,根据需要并适时地刺激鸟的丘脑腹前背中核与古纹状体,导致其主动逃避行为,从而制导鸟的飞行行为。本发明利用由微电刺激鸟上述特定神经核团导致的主动逃避行为来制导其运动行为,也即用微电刺激神经核团来虚拟“伤害”的原理来制导其运动行为。本发明用于机器人鸟的制导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这种原理利用了鸟逃避伤害的本能,故其制导功能强大,因而无需对鸟事先训练。机器人鸟具有的巨大使用价值,鸟类与地面动物相比,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快的运动速度,显然有更大的应用优势,现实和潜在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358417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510104704.4
申请日:2005-12-3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动物的虚拟阳性强化方法,采取由PC机控制的发射站发出指令信号,由一个背在受训动物背部或固定在其他适宜位置的控制器电路接收指令信号,再由控制器电路作出相应刺激信号,并将刺激信号传输至已植入受训动物三个神经核团三对微电极中某一对或几对微电极,促使受训动物做出设定动作;其中两对微电极分别植入左、右两侧的体感皮层代表区S1,另外一对微电极植入受训动物团腹侧被盖区或中脑黑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选用神经核团范围得到拓宽,并被验证为有效刺激核团配组,能够达到甚至优于现有技术所能实现的强化训练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