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593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044364.X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波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微波吸收材料领域。该微波复合吸收剂为多孔结构,含碳的Co/CoO纳米框架顺序串在碳纳米纤维上,该微波复合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对碳纳米纤维进行酸化,再将Co2+吸附在酸化后的碳纳米纤维表面后与2‑甲基咪唑配位,通过热解碳化制备得到复合微波吸收剂。解决了现有技术复合微波吸收剂吸收性能不理想,且制备过程中热解温度高,耗能大。制备的复合微波吸收剂为多孔框架结构,质量更轻,吸收性能优异,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镍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449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73989.6

    申请日:2014-04-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氧化镍复合吸波材料,粒径在1-100nm的氧化镍纳米粒子均匀的分布在石墨烯纳米片上。此复合吸波材料具有优越的微波吸收性能:最佳反射损耗低至-55.5dB,低于-10dB以下的吸收频带高达6.7GHz;此外,此复合吸波材料质量轻,满足了微波吸收材料轻质高强的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此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此复合吸波材料是先将乙酸镍溶解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冷冻干燥,然后将冷冻干燥后的样品在氩气氛围下高温热解而制得的,此制备方法简便、环保、成本低。

    MOF衍生的高熵氮化物纳米片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985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14269.X

    申请日:2024-08-3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MOF衍生的高熵氮化物纳米片阵列的制备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材料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钴源及PVP粉末溶解得到预处理溶液;S2、提供泡沫镍基底,清洗干净后干燥处理;S3、将泡沫镍基底放入预处理溶液中浸泡;S4、加入二甲基咪唑溶液制备MOF前驱体;S5、提供镍源制备Ni‑Co‑LDH;S6、提供铜源、锌源、锰源,制备NiCoCuZnMn‑LDH;S7、退火处理制备MOF衍生的高熵氮化物纳米片阵列。本发明所制备的生长在泡沫镍基底上的MOF衍生的高熵氮化物三维纳米片阵列在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无需粘结剂和导电剂,有效降低了界面间的电阻,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倍率性能等电化学性能。

    一种油漆的环保型导流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0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8650.0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漆涂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漆的环保型导流装置,包括喷嘴、设置在喷嘴顶部的导流管和安装在导流管顶部的出料管,导流管上设置有可以固定密封不同口径出料管的锁紧组件,在导流管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喷嘴和出料管连通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设置于导流管内侧底部的接料斗,且接料斗底部贯穿导流管并与其通过轴承转动,接料斗的顶部与出料管的底部相匹配。本发明可以保证导流装置使用时更加的稳定,扩大了该导流装置的适用范围,以适应不同的涂装要求,避免现有的导流装置难以适配不同的喷枪而导致其存在局限性的情况,同时使得导流装置拆卸更为便捷,有利于定期对导流装置进行维护,提升了导流装置的实用性。

    一种分级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43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5190.1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包含钴源、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网状碳基质、1,2‑二甲基咪唑和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网络/Co‑MOF复合材料;在氮气气氛中,对其进行热解处理,制得分级纳米结构复合材料。本发明以三维氮掺杂碳纳米网络为导电基体,有效地增强了介电损耗和传导损耗,还可导致基体内产生丰富的极性官能团和偶极矩,从而提高了极化损耗能力。并且,Co‑MOF的引入有效地扩展了微电流网络材料,并调制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最小反射损耗为‑51.8dB,有效吸收带宽为6.7GHz。

    一种具有光氧化活性的空位诱导钌负载的硫铟化锌纳米管及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77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625171.X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F衍生的策略,以MIL‑68(In‑mof)为形态模板,制备出了具有独特仿猪笼草结构的富含缺陷ZnIn2S4纳米管,并利用其表面缺陷诱导单分散Ru纳米颗粒的沉积,揭示了界面载流子分离对生成高效活性氧和苯甲醇氧化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仿猪笼草的中空纳米管结构增加了对光子的捕获,增强了对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此外,金属半导体界面的设计不仅诱导了更多缺陷的生成,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还为反应物分子和氧气分子提供了更有效的吸附位点,这种优化后的电子转移路径,为更高浓度的活性氧的生成提供了可能,使其能够有效的氧化有机分子,从而驱动了整个苯甲醇转化反应的进行。

    具有自愈合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90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56886.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董露洁 张萍 张惠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自愈合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涉及聚合物材料的技术领域,所述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主链中同时含有苯环、酰亚胺键和亚胺键,具有自愈合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胺醛反应溶液;S2、制备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S3、制备自愈合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先制备动态共价键亚胺键,在聚酰亚胺合成的过程中直接在主链中引入该亚胺键,设计了主链中同时含有酰亚胺键和亚胺键的聚酰亚胺材料,使得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能在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优异的自愈合性能,且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温和、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加工。

    一种Na3Zr2Si2P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992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24125.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Na3Zr2Si2PO12(NZSP)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调控加入过量Na、Si、P源的量和原料ZrO2的尺寸并对NZSP固态电解质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以制备出高钠离子电导率、高致密度并可以放大合成的NZSP固态电解质,既解决了NZSP现阶段合成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又降低了ZrO2杂质相含量,提高NZSP的相纯度,实现NZSP离子电导率和致密度的提升,且采用固相合成工艺,在可放大生产的同时,降低了NZSP的合成成本。

    一种涂层涂覆装置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892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8801.3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涂层涂覆装置;设置在外壳内的升降组件配合搅拌组件、驱动组件和弹性组件,通过合理的设置电动轨道组件的结构,使搅拌叶片完成对涂料的搅拌、压盘带动涂料桶本体的转动,并且实现搅拌叶片和涂料桶本体在清洗液中的同步转动,从而一次性完成二者的清洗,并且通过支架的升降能够带动压板本体下压安装座,使涂料刷自动蘸取涂料和将涂料涂覆到模板上,以完成对模板的自动涂覆以及涂料桶本体的自动清洗以快速进行不同样品的涂覆工作,节省检验人员的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涂料部分物理性能的检测时,使用人工向模板上涂覆涂料的方式比较耽误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15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02017.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磁波吸收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CoZn‑MOF的合成;中空CoNi‑LDH/MOF的合成;CoNi/CNT/HCNs的合成:提供三聚氰胺,将所述三聚氰胺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游侧,将所述CoNi‑LDH/MOF置于加热容器的下游侧,然后对所述三聚氰胺和CoNi‑LDH/MOF进行升温并保温处理,然后降温获得CoNi/CNT/HCNs,制备的复合电磁波吸收材料CoNi/CNT/HCNs介电损耗特性强,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