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型低温泵及其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89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418218.9

    申请日:2017-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型低温泵,包括壳体、双级GM制冷机系统、辐射冷屏、低温板以及引入外部制冷液体的液冷源馈入部件,所述液冷源馈入部件包括中空直线导入器、馈入管路、液冷源容器、导冷块。调节所述中空直线导入器,可带动所述馈入管路的移动,实现安装于液冷源容器上的导冷块与所述一级冷却台的接触和分离。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低温泵的制冷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成本较低、控制过程简易、可实现快速制冷等特点。

    低温吸附材料分析表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384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231896.3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的低温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吸附材料分析表征系统,包括真空腔、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冷头位于真空腔内,真空腔的周壁向内凹陷构成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底与制冷机的冷头固定连接,样品腔可放置于容纳腔中或从容纳腔中取出,样品腔与容纳腔的腔底相接触或样品腔和容纳腔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通过设置容纳腔,方便样品腔的放入和取出,同时,由于制冷机的冷头与容纳腔的腔体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制冷机对样品腔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样品腔的正常工作;而真空腔的存在,避免制冷机的冷量向外扩散,降低了能耗。

    极低振动氦气蓄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8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153977.6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低振动氦气蓄冷系统,包括氦腔、制冷机以及与制冷机相连的压缩机;所述氦腔内部呈中空状形成用于容纳氦气的腔室,氦腔的一端与制冷机的冷头相连,另一端与样品安装座相连,待测试样品固定安装在样品安装座上;同时还公开了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氦腔,制冷机停机后,利用氦腔中的低温氦气向样品提供冷量而不影响被冷却样品温度状态,主要振源消失,振动大大降低,使得被冷却样品位置的稳定性满足测试要求,同时,该系统使用普通的制冷机即可,无需使用低振动的制冷机,也无需采用柔性传热结构,大大降低了成本。

    低温吸附材料分析表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38400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31896.3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材料的低温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吸附材料分析表征系统,包括真空腔、制冷机,所述制冷机的冷头位于真空腔内,真空腔的周壁向内凹陷构成容纳腔,容纳腔的腔底与制冷机的冷头固定连接,样品腔可放置于容纳腔中或从容纳腔中取出,样品腔与容纳腔的腔底相接触或样品腔和容纳腔之间设置有冷却介质。通过设置容纳腔,方便样品腔的放入和取出,同时,由于制冷机的冷头与容纳腔的腔体固定连接,可以实现制冷机对样品腔进行冷却降温,保证样品腔的正常工作;而真空腔的存在,避免制冷机的冷量向外扩散,降低了能耗。

    氦气循环加热系统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28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31925.6

    申请日:201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氦气循环加热系统,包括氦气瓶、氦气压缩机、真空增压泵、缓冲罐、质量流量计、减压阀、加热器、过滤器、球床、回热器、冷却器、冷水机组、阀门;所述氦气压缩机前端的缓冲罐、所述氦气压缩机、后端的缓冲罐、所述质量流量计、所述减压阀、所述回热器、加热器、过滤器、球床、冷却器首尾依次相连,形成闭环;所述氦气压缩机与所述真空增压泵并联连接;所述回热器用于利用球床出口端的氦气热量,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氦气,所述冷却器用于将循环氦气换热至常温,便于再次参与循环。本发明能够对循环氦气的流量、温度及压力进行宽范围组合调节,同时提高了氦气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低温恒温池实验平台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36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0814.7

    申请日:2016-01-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9/02 B01L7/50 B01L2300/18 B01L2300/18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恒温池实验平台,包括有制冷机、真空杜瓦组件、恒温池组件等;制冷机安装在真空杜瓦组件的真空杜瓦筒体上,真空杜瓦筒体与制冷机安装法兰相连,制冷机冷头位于真空杜瓦筒体内部,真空杜瓦筒体内位于制冷机冷头下方设有热桥、加热块、恒温池组件;制冷机冷头与恒温池组件之间通过热桥连接;热桥表面对称布置有数个加热块;恒温池组件处于热桥正下方,且恒温池长圆筒体与真空杜瓦筒体同轴。本发明解决了低温工程中关于长度大于1000mm的长圆筒体内压力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温度调节与控制问题,而且能够将此气态空间的温度均匀性控制在1K以内;同时,结构上可以使热传导路径自由可调,有利于调高温度均匀性指标。

    用于低温泵的吸附盒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6493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17012.6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7/08 F04B3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机型低温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泵的吸附盒,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主冷凝板,两个主冷凝板的边缘处通过次冷凝板固定连接,主、次冷凝板形成空心的盒状,盒腔中设置有传热支撑架;主、次冷凝板上开设有孔洞,传热支撑架和/或主、次冷凝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活性炭颗粒。采用盒式结构,其外部六个面均是低温泵主要的冷凝抽气面,盒子内部全为吸附抽气面,冷凝和吸附抽气面积更大,抽气能力更强,同时被抽气体在盒子内被吸附,气体进入盒子内后很难再逃逸,大大提升了吸附抽气性能和能力;另外,此种吸附阵加工制作简单,不需要特别工装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