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表层微裂纹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217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37665.8

    申请日:2012-0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合金表层微裂纹的处理方法,其针对微裂纹尺寸范围为:深度小于0.8mm,宽度小于0.2mm,长度小于2mm,采有液体喷丸修复的方法,在所述合金表层裂纹周边区域形成一个压应力层,使得深度较浅的微裂纹直接被清除掉,深度较深的裂纹尺寸变得细小,产生闭合效应,有效降低所述表面微裂纹的扩展速率,使表面硬度和韧性增加,使构件继续服役;并具有处理后合金变形小,表面光洁度高的特点。本方法应用于合金表层微裂纹的修复处理,设备操作灵活,工艺简单;对于工件大小及操作场地及空间等限制少,处理效率高,并且节约能源,清洁无污染。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电子束辐照处理结合液体喷丸的复合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66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47837.8

    申请日:2010-08-02

    Inventor: 周文龙 陈国清

    Abstract: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电子束辐照处理结合液体喷丸的复合强化方法,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处理,并结合后续的液体喷丸强化,可以改变奥氏体不锈钢表层的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所述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处理所用的工艺参数是:加速电压20KV~30KV,电子束能量密度3J/cm2~6J/cm2,材料表面与阳极的距离是15~25cm,脉冲宽度为3~6μs,轰击的次数为8~20次,工作真空度≥3×10-3Pa。所述液体喷丸强化采用的喷丸介质是水和陶瓷丸,介质浓度为8∶1~20∶1,气压为0.3~1.0MPa,喷射处理的时间为10~28s,喷射距离为5~35cm,喷射角度为30~90°。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节能、环保、高效、工件变形小、表面光洁度高。

    一种用MQ硅树脂纳米TiO2复合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4745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11292.8

    申请日:2009-04-22

    Inventor: 周文龙 王炳正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改性树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MQ硅树脂纳米TiO2复合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在环氧树脂中加入甲基MQ硅树脂和纳米TiO2,利用MQ硅树脂链接在环氧树脂分子链上进行化学改性,以及纳米TiO2粒子独特的表面效应及小尺寸效应进行的物理改性相结合,具体为将环氧树脂以丙酮溶解,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5%的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以10000R/min的速度搅拌,再加入环氧树脂质量10%-30%的甲基MQ硅树脂,在70-90℃条件下添加环氧树脂质量0.5%-2%的自制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6-12h,然后在80-120℃条件下固化12-36h。改性后的环氧树脂耐热性获得显著改善;拉伸强度和拉伸强度显著提高;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一种高导电率含硼铝合金的制造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81245C

    公开(公告)日:2002-03-20

    申请号:CN99104364.2

    申请日:1999-04-15

    Abstract: 一种高导电率含硼铝合金的制造方法,它适用于电线电缆领域中铝杆的制造过程,本发明是在99.5%~99.7%的工业纯铝中加入0.05%~0.13%的硼及制杆后经(200~320℃)×(1.5~3h)的退火或自退火,并配合铝液的隋性气体净化处理及泡沫陶瓷过滤工艺,使铝导体的电阻率达到(2.72~2.74)×10-8Ωm,而强度却保持了工业纯铝的强度水平,塑性比工业纯铝高出10~20%。强度与塑性的良好配合,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一种利用铝杆余热自退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1029A

    公开(公告)日:2000-10-25

    申请号:CN99104345.6

    申请日:1999-04-15

    Abstract: 一种导电铝杆的退火的方法,它适用于电线电缆领域中铝杆的制造过程。它的特征在于在铝导体被轧制成杆的过程中,控制收盘温度在150~320℃,收盘后,铝杆直接进入保温窑或保温罩中保温1.5~3h,利用铝杆自身余热,实现自退火。对于99.7%的铝杆,经自退火后,其电阻率可达(2.73~2.76)×10-8Ωm,抗拉强度在100MPa以上,延伸率为12~18%。

    一种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75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8465.5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一种用于板材三维曲面成形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板材冲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模架、支撑单元、基本体单元、升降平台、限位环、上模组件,其中支撑单元为升降平台提供支撑力,基本体单元包括基本体和压头,压头顶部放置板料。所述的升降平台分别与支撑单元和基本体单元相抵接,能够上下移动,使基本体单元在板料变形前处于同一平面,在成形过程中始终使基本体单元与板料保持接触;每个基本体上套接一个限位环,限位环高度根据拟成形曲面形状进行设计,通过调整限位环高度精准控制每个基本体的行程,从而成形任意曲面。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限位环高度成形任意曲面且调整方式简单,成形过程中始终有有效的法向约束,消除曲面冲压过程中的悬空区,有效抑制板料起皱,提供成形质量。

    一种具有特殊微结构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557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18257.7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一种具有特殊微结构的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陶瓷材料为大尺寸氧化铝-氧化锆共晶陶瓷,包括Al2O3、Y2O3和ZrO2,按摩尔含量计,Al2O3为59%~63%,Y2O3为4.5%~8.5%,ZrO2为32.5%~36.5%。制备方法为:1)陶瓷粉体混合;2)烧结成体;3)熔凝、坩埚下降法定向凝固及退火处理;4)二次加热至半固态相区温度进行保温熟化处理等。本发明充分利用Al2O3/ZrO2(Y2O3)体系的凝固特征,使得制备的陶瓷具有大尺寸、缺陷少、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突出、易加工、成品率高等优点,能够解决大体积氧化铝-氧化锆共晶陶瓷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成分过冷而引起生长缺陷多、共晶质量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