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5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9620.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可靠性指标的长周期容量需求计算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待测区域若干年度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基于年度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将每周历史电力负荷进行排序;基于每周历史电力负荷排序结果拟合每周的日峰值负荷;根据预设的失负荷时间期望指标作为可靠性指标,结合日峰值负荷确定系统长周期容量需求。较于传统确定长周期备用容量确定方法,本发明对发电系统历史负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加真实的反馈发电系统运行工况,且进一步确定了各周期内的峰值负荷以及进行排序,确定了发电系统长周期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76347.1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N3/0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约束的电氢充注一体站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包括:采用SSA‑ANN对未来城市规划区内交通流量进行预测,进而计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加氢需求;考虑充电设备、加氢设备、配电网约束,构建综合成本的电氢充注一体站选址定容模型;结合交通路口电‑氢需求,将交通路口设为Voronoi生长点,通过Voronoi图划分电氢充注站一体站服务区域,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综合成本最小的电氢充注一体站选址定容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考虑了充注站中充电、加氢两种能源充能规划,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在充电设备约束、加氢设备约束、电网约束下电氢充注一体站的最优选址定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70790.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CNN的暂稳极限传输功率的确定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构建仿真模型,再通过蒙特卡洛故障模拟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事故前后的系统电压、联络线故障冲击功率以及暂态稳定极限传输功率等数据;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电网的系统输入特征量与输电通道暂态稳定极限传输功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再通过多次训练构建卷积网络模型,最后,利用这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暂稳极限功率的快速计算;本发明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确定暂稳极限功率,相比于直接法和时域仿真法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高的精度并且有较强的模型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37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73532.8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调峰成本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配置的方法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火电机组的调峰成本进行测算,得到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机会成本的总成本,包括对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改造投资成本、火电机组的发电成本、火电机组的机会成本以及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总成本的计算;基于得到的考虑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机会成本的总成本,对火电机组的相关配置进行优化。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1367721.6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系统及其快速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系统模型框架,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设置数据库和MATLAB模块;2)在MATLAB模块中存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算法模型并加密处理;3)确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不同机组参数,通过客户端输入后,发送到服务器端;4)MATLAB模块调用算法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返回到数据库;5)数据库将MATLAB模块返回的计算结果发送到客户端,由客户端进行结果展示;6)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技术和经济指标,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燃气热电厂运行优化提供支撑。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建模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696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61588.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北京华建网源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空气源热泵和储能的微能源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其包括的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电母线连接;燃气内燃机一端与天然气网络相连通,另一端与电母线以及余热锅炉相连通;余热锅炉一端与燃气内燃机相连,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燃气锅炉一端与天然气管道相连通,另一端与热母线相连;吸收式制冷机一端与热母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冷负荷相连;电制冷机一端与电母线相连通,另一端与冷负荷相连;空气源热泵一端与电母线相连,一端直接连接热负荷;储电装置储存或释放电能,储热装置储存或释放热能,蓄冷装置储存或释放冷能。本发明能调节能量流的耦合转化方向,环保经济地完成对用户的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5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2958.8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H02J3/28 , H02J15/00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的配置优化方法及装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及装置基于抽水蓄能电站中参与月度供电、年度供电和实时供电的抽蓄机组数量以及单台机组发电功率、抽水功率等参数,分别构建中长期供电年收益模型和实时供电年收益模型,以抽蓄电站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基于水库容量约束、风险条件约束、抽蓄机组数量约束等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求解,得到抽水蓄能电站的配置优化方案。有效的利用了抽水蓄能电站的灵活供电特性,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参与电网出力尤其是参与实时供电的利用率,增强抽水蓄能电站对电网的支持能力,保证抽水蓄能电站的稳定运行和收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2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72606.8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综合能源调度优化方法,属于新能源调度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各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各火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构建所述能源基地火电机组的日前调度成本模型;基于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各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和所述能源基地的外送直流功率需求构建所述能源基地的发电盈利模型;基于日前调度成本模型和发电盈利模型以所述能源基地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基于各种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求解,得到最优日前调度计划,包括风电出力、光伏出力、各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和各火电机组的运行状态。本发明方法可以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能源利用率,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520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9273.6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兴可调资源基准值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预先选取典型日的负荷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后,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各类新兴可调节资源的预测基线负荷;综合考虑多因素在需求响应发生日对待预测新兴可调节资源参与需求响应事件的影响,得到待预测新兴可调节资源的影响因子;根据预测基线负荷以及影响因子,得到待预测新兴可调节资源在需求响应发生日的基准值,用于估算电力市场的负荷变化量。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数据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3418.6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 H02J3/14 , C25B15/02 , C25B9/70 , C25B9/6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电氢负荷柔性的多堆电解槽优化运行方法,将氢负荷与风电制储氢系统相结合,利用“绿氢”满足氢负荷需求。基于现有的负荷特性和风电制储氢的研究基础上,分析电、氢负荷特性,建立可转移电负荷、可转移氢负荷模型,基于电解槽的运行特性,提出多堆电解槽轮值优化运行策略,建立计及电、氢负荷转移特性的风电制储氢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通过设置多种场景对比分析,验证本发明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发明基于电、氢负荷的可转移特性及碱性电解槽运行特性,提出了风电制储氢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在满足电、氢负荷需求的前提下,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系统的经济性,同时均衡电解槽运行时长,降低电解槽的启停次数和停机时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