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石墨片的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08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73238.6

    申请日:200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纳米石墨片的碳/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纳米石墨片与均匀附着在纳米石墨片表面的热解碳组成,纳米石墨片与热解碳的重量比为1∶0.1~5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纳米石墨片/高分子复合粉体、预氧化、碳化和活化步骤。本发明通过将纳米石墨片与高分子复合后,经预氧化、碳化、活化,在纳米石墨片表面引入无定形碳或微晶碳,制备基于纳米石墨片的高比表面积碳/碳复合材料,在保证其良好的导电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其比表面积。

    一种快速制备导电碳/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99370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71880.0

    申请日:2009-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备导电碳/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导电碳材料加入到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制备导电碳材料的分散液;(2)将高锰酸钾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分散液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置于微波加热设备微波处理一段时间即得到棕黑色沉淀;(4)将步骤(3)所得的棕黑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导电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快速,能耗低,环保,无污染,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备的导电碳/二氧化锰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且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

    一种纳米石墨片/掺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6651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71963.X

    申请日:200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石墨片/掺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纳米石墨片与均匀沉积在其表面的掺杂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组成,其中纳米石墨片的直径大小为100nm~50μm,厚度为1nm~200nm,掺杂二氧化锰颗粒直径大小为3~100nm,二氧化锰晶型结构为δ-层状结构,其中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中掺杂其它组元,掺杂组元为铜、铁、钻、镍、钒、锌、钼、锡、镉等过渡金属元素或者钇、镧、鐠、铈、钕、銪等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混合物,金属锰与掺杂金属的比例为1∶0~0.3。纳米石墨片与掺杂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1∶0.01~100。该纳米石墨片/掺杂二氧化锰复合材料不仅比容量高,而且内阻低,循环稳定性好。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多孔碳/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881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072073.1

    申请日:2007-04-20

    Inventor: 魏彤 范壮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多孔碳/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使纳米金属氧化物均匀分散到多孔碳基体中,当使用这种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时,通过双电层电容以及金属氧化物赝电容的组合,一方面使电极具有更高的单位电容,另一方面碳骨架还能为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提供良好的导电通道,降低电容器的等效内阻,从而使电容器具有高的功率和能量密度。

    纳米石墨片、碳纳米管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2452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073234.8

    申请日:200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纳米石墨片、碳纳米管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制法。由纳米石墨片、生长在纳米石墨片表面的碳纳米管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组成,所述纳米石墨片的厚度小于50nm,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2~60nm,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为铁、钴、镍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例混合的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粒径大小为2~100nm,碳与金属氧化物的重量比为1∶0.1~10。本发明通过在纳米石墨片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同时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制备一种具有新型立体三维结构的纳米石墨片/碳纳米管/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比表面积高而且导电性好,可以应用于电极材料、催化、储氢、储能以及环保等领域。

    一种石墨-金属复合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69698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710072622.5

    申请日:2007-08-07

    Inventor: 魏彤 范壮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石墨-金属复合散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产品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1-10%的增强填料、5-50%的金属和余量的膨胀石墨;将膨胀石墨粉与增强填料混合均匀;对膨胀石墨粉与增强填料的混合物进行表面化学镀金属处理,得到石墨-金属复合原料;将石墨-金属复合原料粉烧结成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将膨胀石墨与金属复合,一方面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另一方面使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石墨基体中的金属能改善石墨材料散热的各向异性,提高材料的整体散热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材料、制备简单、易成型。

    一种天然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21823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72624.4

    申请日:2007-08-07

    Inventor: 范壮军 魏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天然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有机溶剂将沥青溶解,加入填料,混合均匀,除去溶剂,破碎成小颗粒制得粘接剂混合物;按重量百分比为天然石墨粉50~70%、掺杂催化石墨化组元2~20%、粘结剂混合物22~35%的比例将上述原料均匀地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通过常规工艺或热压工艺制备高强度、高热导率的石墨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由于在原料中加入了具有增强作用的填料碳纳米管、碳纤维或者碳化硅纤维,使得制备的石墨复合材料的强度显著提高,同时原料中加入的催化石墨化组元,可以提高石墨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度,进而提高其热导率。因此可以天然石墨为原料代替焦炭制备高强度、高热导率的石墨复合材料,其抗弯强度均大于30MPa,热导率大于250W/m.K,而且成本显著降低。

    一种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0029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72619.3

    申请日:2007-08-07

    Inventor: 范壮军 魏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种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将天然鳞片石墨与无机插层剂、有机插层剂以及氧化剂按照鳞片石墨∶无机插层剂∶有机插层剂∶氧化剂的重量比=1∶0.5~10∶0~10∶0.01~5的比例均匀混合;将上述混合物直接放入功率为500~6000W的微波加热设备中进行膨胀,微波膨胀时间为20s~30min,即得膨胀石墨。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反应物混合后甚至在1分钟内就可以膨化制备膨胀石墨。生产过程中不用水洗、避免了大量含酸废水的生成。由于使用微波作热源,避免了传统的高温设备,因此显著降低了能耗。

    一种多孔碳/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8816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72073.1

    申请日:2007-04-20

    Inventor: 魏彤 范壮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多孔碳/纳米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材料可以使纳米金属氧化物均匀分散到多孔碳基体中,当使用这种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时,通过双电层电容以及金属氧化物赝电容的组合,一方面使电极具有更高的单位电容,另一方面碳骨架还能为分散在其中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提供良好的导电通道,降低电容器的等效内阻,从而使电容器具有高的功率和能量密度。

    一种富含Mo5+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La2(MoO4)3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氮还原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60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29602.1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Mo5+的过渡金属元素掺杂La2(MoO4)3及其合成方法和其在氮还原中的应用,属于电催化氮还原领域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La2(MoO4)3中活化及吸附N2困难、电子传输慢、导电性能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过渡金属元素掺杂La2(MoO4)3中Mo5+质量百分比含量的>50%,过渡金属元素掺杂量摩尔占比为0.5%~15%。本发明利用在La2(MoO4)3中引入给电子能力强的过渡金属元素,使其具有较高含量的Mo5+(>50%),这使其可以更好地活化及吸附N2,更快的电子转移速率、更好的导电性能和更多的活性位点等特点。过渡金属元素掺杂La2(MoO4)3合成方法简单、设备条件简易,适于批量生产应用于工业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