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过氧亚硝酸盐浓度的手性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52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528147.7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过氧亚硝酸盐浓度的手性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它涉及手性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类黑色素被水溶液猝灭部分荧光使其荧光强度较低的问题;解决现有SiQDs不能对ONOO‑进行特异性检测,且发射范围、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低,无法充分利用量子点的发射光,导致检测效果较差,无法实现内源性检测细胞的问题。方法:一、氧化法制备类手性黑色素颗粒(K/P)ox溶液;二、采用搅拌法制备SO3‑(K/P)ox;三、采用水热法制备SiQDs‑(K/P)ox。本发明用于检测过氧亚硝酸盐浓度的手性硅量子点的制备。

    利用长碳链咪唑诱导制备二维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791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638219.4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利用长碳链咪唑诱导制备二维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二维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的方法。目的是解决magadiite材料的合成方法形貌不可控、无法精确调控层结构的规整性和层间距的问题。本发明以不同碳链长度的长碳链咪唑类化合物作为结构导向剂制备二维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结构导向剂控制magadiite的层间距,并以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为生长平面,进一步控制magadiite纳米片的层结构规整性,咪唑类化合物中咪唑环可插入晶体骨架中并控制其孔道结构和尺寸。本发明适用于制备二维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

    一种利用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38197.1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一种利用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物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它属于吸附分离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吸附技术对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净化处理中吸附剂种类少和重金属脱除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以magadiite/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剂,加入到重金属离子溶液中,震荡后除去吸附剂,即完成。本发明利用magadiite纳米片‑氧化石墨烯纳米片‑magadiite纳米片可控制的层空间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量高,且吸附后重金属离子不易脱落,总金属离子保存在三明治内部空间中,吸附效果稳定,重金属脱除效率,脱除速度快,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本发明过程简单,无污染。本发明应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

    核壳结构的Gd‑Si‑Ce6多功能介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126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689590.8

    申请日:2015-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核壳结构的Gd‑Si‑Ce6多功能介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几种经典的反应制备粒径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空心有序介孔纳米材料;采用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形成有序的介孔二氧化硅层,不仅为引入大量的功能分子团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还为吸收和封装生物分子提供了较大的孔径;采用两种硅烷做前驱体合成了空心有序介孔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内部具有环形空腔结构,可用于存储大量药物分子;表面具有一层介孔二氧化硅层,可实现内外物质交换;在660nm激发光下可产生高效的单线态氧,可用于癌症的光动力治疗;制备过程绿色环保、原材料廉价、过程简单易行。

    水翼双体船内襟翼/外襟翼联合自动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183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73065.9

    申请日:2013-0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翼双体船内襟翼/外襟翼联合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船体,船体下方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片体,两个片体下方的前端安装前水翼,两个片体下方的后端安装后水翼,前水翼的后端部通过第一连接轴分别安装第一-第二外襟翼、第一-第二内襟翼,后水翼的后端部通过第二连接轴分别安装第三-第四外襟翼、第三-第四内襟翼,第一-第四外襟翼、第一-第四内襟翼分别连接各自的伺服电机。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多功能多目标的协同控制,增强了水翼双体船的安全性、适航性、机动性。前后水翼分别与水翼双体船两片体联接,增加了机械结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