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514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83327.9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包括:采用扩展描述函数法建立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的模型;采用Fal函数对参考给定信号进行平滑处理;根据传递函数模型阶数,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利用输出电压与控制量,估计系统的扰动量;用给定值的平滑处理信号与实际输出电压作差,对误差进行放大,再与估计的总扰动信号作差,除以b0后生成控制量,控制量用于控制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本控制方法能够对谐振频率偏移,负载扰动,电压扰动等扰动进行有效的抑制,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该控制方法解决了在谐振类变换器中,由于受输入电压波动,寄生参数变化,负载扰动等因素影响,造成输出电压纹波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0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54865.8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变换器状态反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将根据直流变换器电路模型建立的输出量状态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预测模型,进而得到下一控制周期输出量预测值;将输出量实际反馈值与预测值间的偏差经PI控制器调节后补偿到输出量预测值;采用两步预测,利用补偿校正后的预测值再向前迭代一步得到变换器在第k+2个控制周期的输出量预测值,令其与给定值相等求解得到直流变换器在该控制方法下的第k+1个控制周期应施加的最优控制量Dk+1。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实时信息进行反馈校正可以把下一步的预测和优化建立在更接近实际的基础上,提高变换器的鲁棒性且具有动态效果好,数字实现容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132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17314.7
申请日:2018-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板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MPPT防止太阳能电池板电压崩溃的控制方法。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端电压最小值控制器G1,并设计G1输出信号的上下限幅值ipvmax1和ipvmin1,将G1输出经限幅的信号ipv1与来自于MPPT算法的指令电流imppt送入取最小值环节得到ix1=min(ipv1,imppt);同时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端电压最大值Vpvmax控制器G2,并设计G2输出信号的上下限幅值ipvmax2和ipvmin2,将G2输出经限幅的信号ipv2与ix1信号送入到取最大值环节得到ipv*=max(ipv2,ix1),将ipv*作为最后的期望的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流指令信号。本发明能够保证在实施MPPT算法过程中不因为MPPT算法电流指令误动而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电压崩溃现象的出现,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MPPT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75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486130.0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方式下的车载柴油发电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包括柴油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控制器、交流配电设备、AC/DC整流器、DC/DC变化器、直流配电设备、主控制单元和蓄电池组。根据当前用的载荷情况,通过能量管理方法实施合理的载荷调控措施,在提高柴油发电机燃油利用效率的同时,在蓄电池组充电的高效区间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组中,并在蓄电池组放电的高效区间,关闭柴油发电机,利用蓄电池组为负载供电。在蓄电池组高效发电区间结束时,又转换到柴油发电机供电模式,继而配电控制系统又执行载荷调控措施。本发明能够提高车载柴油发电机系统的燃油利用效率,延长车载柴油发电系统的供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1624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481256.4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逆变器及其波形控制方法。一种单相逆变器,包括输入直流电源Vdc,由4个功率开关管和与其反并联的4个续流二极管组成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滤波电感L、滤波电容C、负载Z、电压传感器VSEN、电流传感器ISEN、A/D转换电路、数字控制器和驱动电路。本发明当谐波含量大时,调整可调系统的参数K,使重复控制器起主要作用,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当谐波含量小时,调整可调系统的参数K,使PI控制器起主要作用,使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该控制方案融合重复控制和PI控制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复合控制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输出波形好,动态响应快,适应负载的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821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386743.7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基于下垂特性调整的微电网DC/DC变换器并网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各DC/DC变换器电流环的输出量作为电压环指令信号的主要分量的调整量。在电流闭环控制中,电流环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来自于微电网上层能量管理系统或者由各分布式发电系统控制软件中的最大功率跟踪模块产生。电压环控制器的指令信号的主要分量由实际输出电流根据预先设定的DC/DC变换器下垂特性计算得到。通过正饱和限幅环节对合成的电压环控制器指令信号进行限幅处理,指令信号与反馈回来的实际微网母线电压的偏差经电压控制器运算后得到PWM调制的控制信号。多个分布式发电系统可运行在各自可能的最佳工作点上,根据各自可获取的功率实现稳定的并联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72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565616.9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测试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无超调切换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无超调切换控制电路,主电路正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与前端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在一起,限流电阻并联旁路开关,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器的正极和一个包含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器件的漏级,其中电容器的负极与前端电源的负极即直流母线-相连,功率开关器件的源级连接另一个包含反并联二极管的功率开关器件的漏级和平波电感的一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最大充放电电流快速切换的控制方法,除了具备快速的电流控制能力而外,还可以实现充电和放电状态切换时电流几乎无超调的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45060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28499.1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15 , H02J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器的DC/DC变换器并联外环均流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将并联系统转换为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形式;根据占空比到输出电压的小信号开环传递函数获得内环电压控制器;求解单个模块的电压闭环输出阻抗;求解均流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方程;利用H∞鲁棒控制中的回路成形理论,通过设置不同性能的频域加权函数来构造具有理想期望特性的均流环增益。本发明通过将均流控制器的设计转换为设置频域加权函数的鲁棒回路成形问题来进行处理,可以较方便的获得所期望的均流环路特性,特别是在缺乏各并联直流变换器模型差异及模型参数摄动信息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鲁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32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49969.0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发电机在线并机的三相不间断应急电源及其不间断控制方法,包括由A相、B相、C相、第一直流电源Vdc1、第二直流电源Vdc2、第一电容器Cdc1、第二电容器Cdc2组成的三相四线制结构,串联后的第一直流电源Vdc1和第二直流电源Vdc2与串联后的第一电容器Cdc1和第二电容器Cdc2并联,两个串联的直流电源和两个串联电容器的中点连接在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结构的输出中性线,此中性线与发电机的中性点N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实现了应急电源系统与发电机组的无冲击完美切换和柔性控制,显著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57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31915.1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单个逆变器模块的热投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系统对逆变器模块施加电压单闭环控制;发出闭合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达到系统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控制系统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将逆变器模块由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转入电流单闭环控制模式;减小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到达门限值;发出断开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本发明可以减小浪涌电压冲击,提高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