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电加热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102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684969.5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电加热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供给部分、预热部分、实验部分和产物处理部分,其中,供给部分用于向实验系统注入反应物水和碳氢燃料,预热部分用于将水和碳氢燃料分别进行预热,使水完全汽化,同时碳氢燃料达到超临界态,并均匀混合,实验部分用于模拟发动机主动冷却通道的其中一个通道,混合流体在反应器内反应,并采集实验数据,产物处理部分用于处理实验段排出的产物以及剩余的反应物。本发明的碳氢燃料和水可以分开存放,在进入重整反应器之前通过电加热预热,在气态条件下均匀混合,解决了水和碳氢燃料在液态条件下不互溶的问题,不添加乳化剂,避免对实验干扰,也避免乳化液对实验系统可能的损害。

    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132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921406.6

    申请日:2019-09-27

    Inventor: 郭宏辉 曹勇 杨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等离子体推进器,包括将气体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的电离模块,所述电离模块包括电离模块主体、气喷嘴、进气管道和环形天线,所述电离模块主体上设有电离室,所述气喷嘴位于所述电离室之内,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气喷嘴连接,所述环形天线环绕在所述电离室之外,所述环形天线用于在所述电离室内部产生高频电磁场,工质气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电离得到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经所述电离室出口端排出,从而获得推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安装便捷,电离模块可以独立组装再整装,便于加工生产;该推进器可以根据实际卫星平台载体需求,通过改变电离内径尺寸进行推进器放大和缩小。

    基于消息队列技术的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52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936736.5

    申请日:2020-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息队列技术的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所述实验类大数据资源分配管理系统包括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交互信息分析系统和实验资源管控系统,实验数据交互消息队列集群用于提供各应用群需要处理的任务数据信息,并交由交互信息分析系统进行处理;交互信息分析系统用于为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提供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实验资源管控系统根据交互信息分析系统提供的硬件资源调配方案和应用群调配方案重新调整配置各应用群所需硬件资源,并向其发布应用调整任务。本发明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快速传递,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数据的时效性,保证了实验的稳定运行,并在此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一种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电加热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41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84969.5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电加热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包括供给部分、预热部分、实验部分和产物处理部分,其中,供给部分用于向实验系统注入反应物水和碳氢燃料,预热部分用于将水和碳氢燃料分别进行预热,使水完全汽化,同时碳氢燃料达到超临界态,并均匀混合,实验部分用于模拟发动机主动冷却通道的其中一个通道,混合流体在反应器内反应,并采集实验数据,产物处理部分用于处理实验段排出的产物以及剩余的反应物。本发明的碳氢燃料和水可以分开存放,在进入重整反应器之前通过电加热预热,在气态条件下均匀混合,解决了水和碳氢燃料在液态条件下不互溶的问题,不添加乳化剂,避免对实验干扰,也避免乳化液对实验系统可能的损害。

    低功率电弧加热推进器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8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893793.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低功率电弧推进器,主要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属于电推进领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小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阴阳极间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进器结构。该推进器结构主要组成为:1‑阴极夹座,2‑上绝缘体,3‑中绝缘体,4‑下绝缘体,5‑进气口,6‑阳极,7‑下盖,8‑下喷口,9‑上喷口,10‑阴极,11‑上盖。当阴阳极间达到起弧电压,使通入的推进剂受热膨胀,在喷口的作用下,产生超音速气体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一种基于多地磁要素检测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9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524507.1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地磁要素检测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地磁总量、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数据;S2、再从人工鱼群中提取若干条人工鱼将对应的轨迹输入到水平分量,并以Hausdorff距离作为评估标准进行评估;S3、再次从所述轨迹中提取评估最优的前若干条轨迹,进一步缩小轨迹范围;S4、最后将最优的前若干条轨迹输入到垂直分量中,由Hausdorff评估算法对最优的前若干条轨迹进行评估,输出最优的一条轨迹即为真实的轨迹,从而实现定位导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满足了水下导航的精度需求。

    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608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94897.8

    申请日:2018-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喷雾冷却实验系统测算热流密度的热源模拟装置,主要应用于喷雾冷却或者射流冷却实验台,属于散热测量领域。本发明针对喷雾冷却实验或射流冷却实验中散热的热流密度不好测算的问题,通过改变输入电压调节模拟热源功率和采集导热柱上一维热传导不同截面温度来计算热流密度,设计了一套比较可靠的热源模拟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陶瓷加热部分和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陶瓷加热部分主要是由硅电子调压器、电参数测量仪、陶瓷加热圈、隔热棉、片状散热体等组成。导热柱测算热流密度部分主要是由导热黄铜柱、热电偶以及隔热棉等组成。本发明装置具有模拟范围广、测算稳定、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