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399337.5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强度韧性要求较高的复杂钛合金结构件,因形状尺寸复杂无法通过热变形成形进行强韧匹配性调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并调控的β钛合金通过铸造成形和相匹配的热处理工艺,即可在钛合金基体中原位自生形成双相硅化物,并达到强度和韧性优化匹配的效果,所设计成分范围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在1100~1300MPa之间,韧性在50~67MN·m‑3/2之间,可满足多种复杂钛合金结构件的性能需求,本发明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17497.8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T15/08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3/28 , G06F113/2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不连续屈服的钛合金高温服役安全性判断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不连续屈服的钛合金高温服役安全性判断方法。本发明选取应变速率和温度区间内某几处特征温度和应变速率进行热压缩获得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测量的峰值应力求得功率耗散值,并绘制功率耗散值的等高线图。根据特征点的应力应变曲线不连续屈服的临界功率耗散值,当功率耗散值低于临界值时,不连续屈服不会发生。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功率耗散判断方法,可以实现对区间内所有应变速率和温度下不连续屈服能否发生进行预测,本发明应用于钛合金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43334.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Al合金强塑性不匹配以及热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合金按照原子百分比由48%的Al、2%的Cr、0.4~2.4%的Ru,余量的Ti组成。本发明通过改变Ru元素的加入量促进共析反应的形成来调控TiAl合金的相组成,以改善TiAl合金的微观组织,在不降低塑性的同时提高强度,其中室温压缩强度达到2250MPa,压缩应变近40%,实现TiAl合金强塑性匹配的方法。本发明应用于TiAl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5560.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β稳定元素调控铸态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β稳定元素调控铸态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钛合金强度低,与韧性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钛合金成分为Mo、Al、Zr、Nb、Cr、β稳定元素、余量为Ti;熔炼后在α+β/β相变点以下10~200℃进行0.5~2h固溶处理,再α+β/β相变点以下240~450℃进行2~24h时效处理,空冷至室温,即完成。本发明通过对β稳定元素含量的调控,和固溶时效热处理,合金显微组织中出现生长纳米孪晶,并且调整了αs和αp的相比例,达到了协调合金强韧匹配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高强韧钛合金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87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67990.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兼具强度和塑性的TiAlCr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强度和塑性的TiAlCr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Al合金强塑性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合金按照原子百分比由48%的Al、2%的Cr、0.2~1.2%的Re,余量的Ti组成。本发明制备的合金仅引入两种合金元素,通过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不需要后续的热处理与热变形优化,铸态TiAl合金的室温压缩强度可以达到2398MPa,压缩应变可以达到39%。本发明应用于TiAl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9337.5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强度韧性要求较高的复杂钛合金结构件,因形状尺寸复杂无法通过热变形成形进行强韧匹配性调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并调控的β钛合金通过铸造成形和相匹配的热处理工艺,即可在钛合金基体中原位自生形成双相硅化物,并达到强度和韧性优化匹配的效果,所设计成分范围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在1100~1300MPa之间,韧性在50~67MN·m‑3/2之间,可满足多种复杂钛合金结构件的性能需求,本发明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40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719829.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熵合金电弧定向凝固装置与凝固方法,它涉及一种凝固装置与凝固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电弧定向凝固极高的加热速度以及较大的温度梯度给合金组织调控带来了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水冷铜坩埚支撑柱安装在炉体内,水冷铜坩埚安装在水冷铜坩埚支撑柱上,高熵合金原料设置在水冷铜坩埚上,电弧枪传动机构穿过炉体并伸入炉体的内部,电弧枪安装在电弧枪传动机构的下端,压力表安装在炉体的上端面上并与炉体内部连通。将非自耗电弧枪作为热源对高熵合金加热并实现定向凝固,通过控制功率的变化速度对高熵合金加热并实现定向凝固,凝固后所得组织为柱状晶,且合金性能也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本发明用于对高熵合金电弧定向凝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08716.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27/08
Abstract: 一种无污染高效细化钛铝合金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污染高效细化合金装置,尤其涉及钛铝合金细化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超声波设备不能在钛铝合金铸造过程中使用,超声振动时钛铝熔体与模壳反应严重,尤其是在电磁感应熔铸中无法使用超声设备处理钛铝合金熔体问题。本装置包括罐体、真空泵、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振荡设备与钛铝合金熔体熔炼设备;其中,所述超声波振荡设备包括上送料传动装置、连接杆、绝缘垫、换能器、固定架、铝合金变幅杆和T8钢工具头;其中,所述钛铝合金熔体熔炼设备包括线圈、刚玉管、莫来石纤维层、模壳、棒料层、石墨毡和下固定杆。本发明应用于无污染高效细化钛铝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9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508716.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2D27/08
Abstract: 一种无污染高效细化钛铝合金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污染高效细化合金装置,尤其涉及钛铝合金细化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超声波设备不能在钛铝合金铸造过程中使用,超声振动时钛铝熔体与模壳反应严重,尤其是在电磁感应熔铸中无法使用超声设备处理钛铝合金熔体问题。本装置包括罐体、真空泵、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振荡设备与钛铝合金熔体熔炼设备;其中,所述超声波振荡设备包括上送料传动装置、连接杆、绝缘垫、换能器、固定架、铝合金变幅杆和T8钢工具头;其中,所述钛铝合金熔体熔炼设备包括线圈、刚玉管、莫来石纤维层、模壳、棒料层、石墨毡和下固定杆。本发明应用于无污染高效细化钛铝合金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74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77666.5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58 , C04B35/622 , C04B41/87 , C30B29/52 , C30B15/00
Abstract: 一种Hf‑C‑N复合材料超高温陶瓷坩埚的制备方法及使用该坩埚制备叶片的方法,它涉及电磁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熔融合金与陶瓷坩埚长期相互作用导致的合金基体中的高氧吸附和陶瓷夹杂物污染的问题,以及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工业尺寸的问题。本发明的通过使用耐火材料Hf‑C‑N,其熔点较高,具有高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以及抗烧蚀性,避免陶瓷材料对熔体污染和组织控制的影响,且坩埚内壁上涂有HfC‑20wt%SiC涂层以及可增强HfC‑20wt%SiC涂层与本体的内壁结合力的SiC涂层。有效控制合金‑坩埚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的合金具有尺寸大、均匀性好以及后续加工方便的特点。本发明用于定向凝固Nb‑Si合金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