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触控扫描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947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0095.9

    申请日:2012-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扫描触控物件的光学触控扫描装置,其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多个光感元件、透光封装层以及光源模块。光感元件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上,透光封装层具有表面及底面。其中表面与底面分别位于透光封装层的相对两侧,且底面朝向这些光感元件。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发光元件。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与出光面。光学膜片置于出光面上方而位于导光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发光元件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其中当触控物件位于表面上方时,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至触控物件后反射抵达光感元件。

    触控笔、触控显示系统以及触控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081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87687.5

    申请日:2011-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2 G06F3/03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笔、触控显示系统以及触控显示方法,该触控笔包括:一笔身;一笔头,设置于该笔身的一端,用以触碰该触控显示面板;一感压材料,设置于该笔身内,用以接受该笔头触碰该触控显示面板的一反馈压力,该感压材料适于在接受该反馈压力时变形并产生一电性变异;以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笔身内,用以发出一光线至该触控显示面板,该发光元件电连接至该感压材料,且该发光元件的一驱动电流响应于该电性变异。该触控笔内部设有的感压材料可感应使用者的书写力道,并将其回馈至触控显示面板,以调整显示图像的外观,如线条的宽度或颜色深浅等,提供更多元的触控显示效果。

    触控显示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234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96017.X

    申请日:2011-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2 G06F3/03545 G06F3/042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多个次像素区、多个显示元件、多个第一触控光感测元件以及多个第二触控光感测元件。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面对设置。显示元件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次像素区内,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第一显示面与一第二显示面提供显示影像。第一触控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至少对应部分的次像素区,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面提供触控输入功能。第二触控光感测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至少对应部分的次像素区,用以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面提供触控输入功能。

    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2673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09623.1

    申请日:2011-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5 H01L29/66969 H01L29/78618 H01L29/7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该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结构包含一基板、一栅极设置于基板上、一半导体绝缘层设置于基板与栅极上、一氧化物半导体层设置于半导体绝缘层上、一图案化半导体层设置于氧化物半导体层上、一源极与一漏极分别设置于图案化半导体层上,且源极与漏极为一金属层所构成。本发明所提供的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结构与其制作方法,是于氧化物半导体层与金属层之间添加一图案化半导体层,借此保护氧化物半导体层免于受到蚀刻液的破坏,同时可获得较低的电阻抗以形成欧姆接触,以得到较佳的电性。此外,更可减少工艺所需的光掩膜数目,同时搭配一湿式与一干式蚀刻工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电子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76140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74536.4

    申请日:2010-09-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光电转换单元、第一隔绝层、显示单元以及触传感器。光电转换单元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隔绝层设置于光电转换单元上,显示单元设置于第一隔绝层上,触传感器位于第二基板与显示单元之间,其中第一、第二基板之间未设有其它基板。采用本发明增加了太阳能的吸收利用率。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可减少对市电与电池的需求,延长电器时使用时间;并且由于第一、第二基板之间未设有其它基板,使得电子装置的结构有薄化作用,减低材料成本以及物体体积。

    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方法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2083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510074758.0

    申请日:2005-06-02

    Inventor: 张钧杰 陈佳榆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一种于一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方法,包括形成一图案层于基板上;形成一栅极介电层,包覆该图案层;形成一第一导电层于该图案层上的栅极介电层上;形成一层间介电层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栅极介电层上;形成一透明氧化物图案于该层间介电层上;一蚀刻步骤,对该层间介电层与该栅极介电层进行蚀刻;一掺杂步骤,对该图案层作一高浓度的掺杂以形成源/漏极;以及形成分别接触该源/漏极的第二导电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