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镁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60090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111895.5

    申请日:2009-05-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硅酸镁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特种、功能陶瓷材料。提供一种密度低、强度高、导热低、热膨胀小、介电性能好的硅酸镁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氧化镁、二氧化硅和造孔材料,按质量百分比,造孔材料的含量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硅总质量的5%~30%,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的含量为氧化镁65%~75%,二氧化硅35%~25%。将氧化镁锻烧,以排除CO2和水分;将二氧化硅烘干;将锻烧后的氧化镁和烘干后的二氧化硅混合,预烧;将预烧后的氧化镁和二氧化硅混合物球磨,干燥;将球磨、干燥后的氧化镁和二氧化硅混合物与造孔材料混合均匀后添加粘结剂,造粒;将造粒后的粉料压片,烧结,得硅酸镁陶瓷透波材料。

    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康托尔分形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1533953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11458.3

    申请日:200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康托尔分形微带天线,涉及一种微带天线。提供一种尺寸小、带宽大、回波损耗较低且具有全向辐射特性的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康托尔分形微带天线。设有陶瓷基板,陶瓷基板的两面均设有镀银层,其中一面镀银层为康托尔分形天线辐射贴片,另一面镀银层为矩形孔阵列光子带隙结构。陶瓷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10%。陶瓷基板的形状可为矩形,正方形陶瓷基板为边长20mm±1mm,厚度为1.0mm±0.05mm。不仅尺寸小、带宽大、辐射特性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全向辐射性能佳和易于集成等优点。能够满足RFID应用系统中对天线的具体要求。

    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科赫分形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1533951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11456.4

    申请日:200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科赫分形偶极子天线,涉及一种偶极子天线。提供一种尺寸小、带宽大、回波损耗较低且具有全向辐射特性的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光子带隙陶瓷科赫分形偶极子天线。设有陶瓷基板,陶瓷基板的两面均设有镀银层,其中一面镀银层为科赫分形偶极子天线辐射贴片,另一面镀银层为矩形阵列光子带隙结构。尺寸小、带宽大、辐射特性好,工作频带为0.841~1.006GHz,绝对带宽为0.165GHz,相对带宽为17.93%,可完整覆盖RFID系统中0.902~0.928GHz工作频段。天线尺寸为常规微带天线尺寸的10%,达到小型化RFID天线的目的,可将其放到RFID标签或读写器里。

    一种频率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2562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09214.5

    申请日:2007-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熊兆贤 成昌华

    Abstract: 一种频率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荧光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频率上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频率上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分别在氧化钇、氧化镱和氧化铒(或氧化铥)中加入浓硝酸,水浴加热至溶解,分别获得硝酸钇溶液、硝酸镱溶液和硝酸铒(或硝酸铥)溶液,将其混合得混合溶液A,加入甘氨酸得混合溶液A1,将混合溶液A1置于炉中,冷却得白色粉末A2;在白色粉末A2中加入氟化钠和氟化铵,得混合物A3;将混合物A3置于炉中热处理,获得目标产品。显著降低热处理温度,合成的样品颗粒小且分布均匀,最终产品不需要研磨,形貌规则,发光效率高。与水热法相比,缩短了反应周期。

    低温烧结Ba5(Nb,Sb)4O15系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5010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08980.X

    申请日:200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熊兆贤 张冲

    Abstract: 低温烧结Ba5(Nb,Sb)4O15系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微波介质陶瓷。提供一种低温烧结Ba5(Nb,Sb)4O15系的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表达式为Ba5(Nb1-xSbx)4O15+awt%H3BO3,其中0≤x≤0.3,0<a≤4。将配制的原料混合球磨后的浆料烘干,预烧后的粉料加入a=1~4wt%H3BO3,再球磨,烘干后采用PVA对其造粒,干压成型,常压烧结,保温,冷却。可得在约900℃烧结,εr=24~39,Qf=7000~35630GHz,τf=4.5~62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可采用高电导率、低成本金属Ag作为多层微波器件的内电极。

    锶铋钕钛氧化物微波陶瓷及其凝胶注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72167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2128454.7

    申请日:2002-08-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熊兆贤 方辰

    Abstract: 涉及一种以氧化物为基础的以成份为特征的陶瓷化合物,尤其是锶铋钕钛氧化物微波陶瓷及其凝胶注模制造方法。Sr(Bi1-XNdX)8Ti7O27微波陶瓷(X=0.05~0.8)的组份为:碳酸锶、三氧化二铋、三氧化二钕和二氧化钛以及微量添加物:二氧化硅、碳酸锰和三氧化二铝。以Sr(Bi0.7Nd0.3)8Ti7O27陶瓷粉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注模制备的多种形状陶瓷坯体,其坯体抗弯强度达400MPa,满足一般机械加工要求。坯体经1250~1350℃烧结成陶瓷,其主要微波性能为:ε=80~110、τ=350~2000ppm/℃和Q*f=120~2100GHz(在f=10GHz时)。

    在铟锡氧化合物上生长电场调控透光率共轭环薄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2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8271.1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在铟锡氧化合物上生长电场调控透光率共轭环薄片方法,涉及光电领域。步骤:1)将类芳香化合物单体、过硫酸系氧化剂、钠盐类表面活性剂、吸电子型掺杂剂混合,将反应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混合溶液;2)将铟锡氧化合物基体底片清洗后将导电面朝上浸泡在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中,取出后再清洗,令共轭活性链段在改性过后的铟锡氧化合物基体表面均匀生长,随后进行热处理,即完成在铟锡氧化合物上生长电场调控透光率共轭环薄片,得表面多孔类芳香性高分子微米级薄片。节约能源,增强微米级薄片制备的可重复性。避免原子对光的散射,降低微米级薄片的雾度。实现C、H、N缺电子化合物与铟锡氧化合物基体的化学键结合,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782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032029.3

    申请日:2013-01-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容器。所述模块设有至少2个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所有单体串联或/和并联,所述单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银电极层、下耐电击穿层、中间电介质层、上耐电击穿层和上银电极层。制备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的中间电介质层;在中间电介质层下表面覆盖下耐电击穿层;在中间电介质层上表面覆盖上耐电击穿层;在下耐电击穿层下表面涂覆导电银浆,再热处理,即得下银电极层;在上耐电击穿层上表面涂覆导电银浆,再热处理,即得上银电极层,至此得到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将得到的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采用串联或/和并联方式组装成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

    一种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782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32029.3

    申请日:2013-01-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容器。所述模块设有至少2个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所有单体串联或/和并联,所述单体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下银电极层、下耐电击穿层、中间电介质层、上耐电击穿层和上银电极层。制备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的中间电介质层;在中间电介质层下表面覆盖下耐电击穿层;在中间电介质层上表面覆盖上耐电击穿层;在下耐电击穿层下表面涂覆导电银浆,再热处理,即得下银电极层;在上耐电击穿层上表面涂覆导电银浆,再热处理,即得上银电极层,至此得到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将得到的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单体采用串联或/和并联方式组装成基于巨电容率陶瓷电容器的充放电模块。

    一种电学与光学联用尿液分析生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016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6598.2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学与光学联用尿液分析生化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生物传感器用功能材料。装置设有尿液反应池、LED光源、光纤光谱仪、单片机和显示电路;在反应池中设有光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pH计,在反应池上端设有尿液入口,底部设有尿液出口,在尿液反应池的保护套下端设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修饰电极和对比电极;光学生物传感器输出端与光纤光谱仪输入端连接,光纤光谱仪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pH计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显示电路连接。先制备基于聚吡咯/铂纳米绒毛修饰多孔氧化铝箔电极,再制备基于联吡啶钌荧光猝灭反应的光学生物传感膜,最后构建电学与光学联用尿液分析生化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