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4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120099.3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墩柱预埋主筋定位;第二步,墩身与承台结合部位凿毛;第三步,测量放样;第四步,脚手架搭设;第五步,钢筋加工与安装;第六步,模板加工、安装;第七步,混凝土浇筑;第八步,模板拆除、养生;第九步,脚手架拆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结构合理,经济实惠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城市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墩景观桥梁。

    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674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20099.3

    申请日:2015-03-1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nventor: 曹慧 沈强儒 成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E01D19/02 E01D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其中,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墩柱预埋主筋定位;第二步,墩身与承台结合部位凿毛;第三步,测量放样;第四步,脚手架搭设;第五步,钢筋加工与安装;第六步,模板加工、安装;第七步,混凝土浇筑;第八步,模板拆除、养生 ;第九步,脚手架拆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高架曲线式墩柱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快捷,结构合理,经济实惠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城市高墩桥梁,尤其是城市高墩景观桥梁。

    含铜尾矿的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008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710803769.0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铜尾矿的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铜尾矿经干燥、破碎,制得铜尾矿颗粒;将铜尾矿颗粒、钾长石、砂岩、碳酸钙、炭粉、纤维和纳米硅灰石粉末混合后压制成型,制得待烧结料;将上述待烧结料置于温度为1140‑1180℃的条件下烧结,制得含铜尾矿的多孔陶瓷材料。本发明将铜尾矿经干燥和破碎等处理,而后将处理后的铜尾矿颗粒与钾长石、砂岩、碳酸钙、炭粉、纤维和纳米硅灰石粉末锦绣混合,并压制成型,再将上述压制成型的雏形置于1140‑1180℃的条件下烧结,使得制得的多孔陶瓷材料在使用大量铜尾矿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强度等使用性能,提高了对铜尾矿的有效利用,对环境的友好度高。

    一种利用交通冲突计算菱形立交减速匝道长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02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1106148.9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揭示的利用交通冲突测评菱形立交平面交叉口安全性能的方法,其包括内容如下:冲突延误模型建立;匝道长度因素分析;匝道长度由冲突区延误车辆数决定,而冲突区延误车辆数量由单位时间车辆延误数量和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决定;单位时间内车辆延误数量指一次性通过冲突区的车辆数与单位时间通过冲突区车辆数之差,其中一次性通过冲突区车辆数量由出现一种车流的概率以及该车流通过车头时距的概率决定,而单位时间通过冲突区车辆数由一次性通过冲突区车辆数与车流流率决定;平均延误时间指车流在冲突区发生延误时间之和。

    一种基于眼动视觉模型的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9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231249.6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动视觉模型的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结合VOR和OKR模型开发VOR+OKR模型;步骤二、进行三个实验:包括无视觉刺激驾驶(VS)、有VS驾驶、有VS驾驶和n-back任务;步骤三、对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A2*2因子设计分析,采用Smart Eye Pro和Fastrak设备捕捉眼和头的运动,对数据进行扫描和闪烁点筛选;然后进行两项方差分析。本发明的模型结合VOR和OKR可以模拟人眼运动,并能反映驾驶时心理负荷对驾驶员的影响。此外,该模型显示出更高的精度,减少了光流的影响,并且在非自愿眼球运动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注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