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5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67168.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 江西国创院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泡沫基多功能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采用分段式碳化法将MF进行加热碳化制得CMF;将CMF浸入DA溶液中,DA充分自聚合后形成PDA并附着在CMF表面进行预改性,制得CP;将CP放入添加氨水的硝酸银溶液中并加入葡萄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CPA;将CPA浸入含有Cd(NO3)2·4H2O、硫脲和氨水的溶液中,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得CPAC;将CPAC与聚乙二醇混合后并真空浸渍,得到三聚氰胺泡沫基多功能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乙二醇相变材料在相变后发生熔融泄露及热导率低、光热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制备出在能源储存、热管理、光热转换、抗菌等其他相关领域中应用的多功能CPCM,并为多功能CPCM的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49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771954.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9/04 , B33Y10/00 , B33Y70/10 , B33Y80/00 , C22C47/14 , C22C49/11 , C22C49/14 , B22F1/052 , B22F1/10 , B22F10/366 , C22C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LM工艺的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氢化脱氢钛粉与TiB2粉末混合球磨后干燥制得复合改性粉末;其中,所述复合改性粉末中氢化脱氢钛粉的质量百分数为95~99.5%,余量为TiB2粉末;基于SLM工艺对复合改性粉末进行3D打印制得钛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降低钛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并大幅度提高钛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制造性能,有利于采用SLM工艺进行定制化加工,改善传统的熔铸或烧结的钛基复合材料难以加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5245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2125.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gCuTi活性钎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钎焊材料的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钛箔预处理后,在表面依次进行银、铜电镀,并将电镀后的钛箔在600‑700℃的真空环境中扩散24h后,得AgCuTi钎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简单便捷的制备出片状和带状的AgCuTi活性钎料,且该活性钎料中不易出现CuTi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57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846853.2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一种多孔钛、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球磨改性和3D打印成型方法制备Ag均匀分布的Ti‑Ag合金,然后采用真空原位升华方法使Ti‑Ag合金中的Ag进行原位升华,最终形成一种含大量纳米Ag颗粒的微米级多孔结构钛;所制备多孔钛具有孔隙分布均匀,表面光滑,弹性模量低等特点;同时孔隙结构中的大量的纳米Ag颗粒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灵活、成本较低、制成的多孔结构钛性能优异,在避免应力屏蔽效果的同时还具有高效抗菌能力,在人造骨植入材料以及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2670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178349.7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Sn基焊料/Kovar钎焊焊点可靠性的镀层及其制备工艺,属于电子封装与互联技术领域。选用表面电镀Ni/Au双镀层的Kovar合金作为基板,本发明是在该合金基板表面电镀一层Cu薄膜,制备表面镀Cu薄膜的Au/Ni/Kovar合金基板。镀层的制备方法:在40℃的水浴条件下,将平整的Kovar合金基板作为电镀阴极,纯铜板作为电镀阳极通入直流电流进行电镀,在阴极表面形成铜镀层。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等优势,电镀Cu工艺有效地提高了Sn基焊料/Kovar合金互连焊点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7557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3376.1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相非均质基板无铅锡基焊点及制备工艺,属于电子封装与互连技术领域,选用纯度为99.99%的Cu和Co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进行真空感应熔炼,两种金属充分熔合后制备得到Cu-Co合金双相基板,选用Sn3.0Ag0.5Cu钎料球,将其放置在制备好的Cu-Co合金双相基板上形成一个组合体,随后把组合体放入回流焊炉中在所需的温度290℃下进行钎焊回流,使钎料与基板充分反应形成界面化合物,得到非均质基板无铅锡基焊点。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参数容易控制等优势,所制备的双相非均质基板无铅锡基焊点界面化合物生长受到非常有效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68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07438.X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波长大于纤芯模波长区域内共振测量溶液折射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搭建测量装置;b)打开控温台,将温度设定为20℃,打开光源以及光谱仪,调节好光谱仪测量参数;c)将倾斜光纤光栅尾纤插入标准溶液中;d)逐渐改变标准溶液折射率大小,记录波长大于纤芯模波长区域内共振波谷强度,绘制共振波谷强度与标准溶液折射率大小变化曲线;d)利用共振波谷强度与标准溶液折射率大小变化曲线,通过测量待测溶液的共振波谷强度,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折射率。本发明可大大提高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操作方便且灵活,具有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其所需获取的光谱范围更窄,响应更快,且灵敏度及分辨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96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059812.1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表面化学镀层再电子束重熔的表面改性方法,利用化学镀技术先在TC4钛合金表面预镀金属或合金复合镀层,再将镀层电子束重熔的技术。本发明改性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复合改性技术涂层硬度得到明显提高。先化学复合镀Ni-P-Al2O3后电子束重熔复合技术对TC4钛合金板表面改性,得到的改性层硬度最高为912HV,可达到钛合金基体的2.5倍以上,显著提高钛合金的表面硬度与耐磨性,易于在相关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595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226519.8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G01F23/2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塑料光纤宏弯方法制备的液位传感器,涉及塑料光纤领域和液位传感技术领域。该液位传感器是由POF对柱体表面进行缠绕得到,柱体的材质为光造型树脂。制备方法为:(1)对POF端面进行预处理,获得平整的光纤端面;(2)将POF按照预设轨迹缠绕在柱体表面,并通过粘黏剂将其固定。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能通过控制每圈光纤的间距,适应不同分辨率的需求;该POF液位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电子绝缘和遥感性能,可对易燃易爆油箱进行安全测量,实现点液位监测,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抗腐蚀等优点。(56)对比文件Ning Jing, Chuanxin Teng, Jie Zheng,Guanjun Wang, Yuanyuan Chen, and ZhibinWang.A Liquid Level Sensor Based on aRace-Track Helical Plastic Optical Fiber.《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7,158-160.Ning Jing, Chuanxin Teng, Jie Zheng,Guanjun Wang, Yuanyuan Chen, and ZhibinWang.A Liquid Level Sensor Based on aRace-Track Helical Plastic Optical Fiber.《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7,158-160.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06561.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导电防护涂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导电防护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金属Ni扩散障内层和Ni‑Co‑W合金外层,金属Ni扩散障内层形成于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上,Ni‑Co‑W合金外层形成于金属Ni扩散障内层上。采用电镀技术制备金属Ni扩散障内层和Ni‑Co‑W合金外层。金属Ni扩散障内层结合力好,能够有效地阻止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基体元素与Ni‑Co‑W合金外层元素之间的互扩散,避免了由于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基体元素与Ni‑Co‑W合金外层元素之间的互扩散而导致的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降低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互扩散而形成的氧化层中的空洞,防止空洞破坏氧化层的致密性,从而导致高温导电防护涂层起不到防护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