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71886A
公开(公告)日:2006-05-17
申请号:CN200510094164.6
申请日:2005-08-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人体平衡功能定量检测的方法,通过直立、直坐和手指压力检测板完成人体直立的双足压力、坐压力或手压力信息转换成电压信号的能量转换部件,压力检测板的下面有四个(或八个)压力传感器,对称分布于平板的四个角(或八个方位),当压力作用于平板时,四个角(或八个方位)的传感器即给出与压力相关的一定大小的电信号,将这些信号通过换算即可求得作用于平板(检测板)上瞬时压力的中心位置,把这些随时变化的中心位置坐标逐点记录或通过显示板显示出来,即可对平衡功能进行各种分析或通过显示板的显示进行训练。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38106.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两信号间交互性参数衡量记忆负荷的方法,摆脱了传统方法的单一性,开创性地提出基于两信号间交互性参数定量衡量视觉工作记忆负荷的方法,通过两信号间依赖性修正参数#imgabs0#,判断P区、CP区、T区左右对称位置两信号间的交互性,发现相对对照状态的差异越小,可表征记忆负荷越大。这一发现为衡量视觉工作记忆存储过程提供了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6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71605.6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宽频带信号间是否存在相位锁定的方法。相同步或相位锁定类参数与信号的幅度无关,在传统的幅度和功率谱分析之外,能够独立分析相位成分,对信号的协同机制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但相同步或相位锁定类参数主要适用于单频或窄带信号,对于较宽频带的信号,检测能力会大受影响,即便是存在相同步或相位锁定,也不一定获得较大的锁相参数值。针对其局限,我们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来确定较宽频带信号的相同步或锁相阈值。将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到真实数据集上,对不同记忆负载任务下的同步脑电信号进行了相位锁定分析,基于仿真得到的相位锁定阈值构造二值化脑网络,其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网络模型后,实现了不同记忆负载的分类,准确率达到80%,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8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38046.0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对多匹配博弈的B5G(Beyond5G)/6G全解耦蜂窝车联网高效内容分发方法,1)控制基站收集并存储所有基站位置、资源等信息,以及道路拓扑等不随时间变化的信息,基站实时获取车辆相关信息,包括车辆位置、速度、数据请求等,再将车辆的信息传给控制基站,控制基站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2)控制基站根据获取的车辆信息预测车辆未来位置,再进行系统建模,执行车辆内容分发算法VCD,得到基站服务内容分发方案,向基站传输控制信息,为每个请求内容的车辆分配多个基站;3)每个基站根据控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从边缘云中获取车辆请求的数据内容,将内容分发给对应的请求车辆,完成内容分发。
-
公开(公告)号:CN1098405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54628.4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集成交叉对比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技术。本发明从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层的物理意义出发,与能够对两个对象特征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并衡量其相似性的IBS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交叉对比神经网络的概念。此网络模型经过数据的训练,可以自动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的统计信息判断是否为同一类,解决了神经网络在小样本数据上表现较差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集成多个交叉对比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通过训练多个交叉神经网络模型,将模型输出通过次级神经网络调整权重,输出最终分类结果,提升了交叉对比神经网络的分类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8523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387841.7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人眼的图像中心增强处理方法,突出图像中心区域,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该方法利用非线性函数调制重采样率,对图像进行重采样处理,以给与图像中心区域更多像素分配,以此来凸显图像中间区域,削弱边缘细节,模拟人眼的非线性视神经分配机制,从而使得照片呈现更接近人眼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04188649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471105.5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B5/04 , A61B5/0402
Abstract: 一种多点生理电监测中保障信号线性合成实时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需要布置好体表的多个测点、连接好监测系统、准备监测,(2)预监测记录一段多点生理电信号,用周期成分分析法或者独立分量分析法或者其他方法,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得到相应的信号最优线性组合向量,(3)进入正式监测,用第(2)步确定的信号最优线性组合向量,对每一段新监测的多点生理电信号进行线性合成,以合成出需要的纯净信号,其特征是:把第(2)步预监测阶段确定的信号最优线性组合向量,直接用于了第(3)步正式监测过程中的信号线性合成,而第(3)步正式监测阶段不再求解优化问题,从而保证了整个正式监测阶段线性合成处理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8316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0548.0
申请日:2014-07-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B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非线性参数脑电地形图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对于在头皮同步采集到的多导联脑电图,通过动态非线性编码规则将其进行编码,构成多维编码序列;2)对步骤1)中得到的多维编码序列,计算出多维信息增量熵;3)对步骤2)中得到的多维信息增量熵,按照脑电采集的电极位置映射到模拟的头部顶视图,并进行二维插值,最终绘制出非线性参数脑电地形图。本发明绘制的非线性参数脑电地形图,能很好地可视化反映脑的不同活动状态,不需要对采集的脑电做人工去伪迹等预处理,经实际数据测试,效果很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42965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1395.9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B5/0402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无线遥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患者的心电数据;(2)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传送到患者的便携式无线传输设备;(3)患者的便携式无线传输设备将接收到的心电数据传输到服务器;(4)服务器接收心电数据并存储到数据库中;(5)服务器查询数据库,调出病人的数据信息,并传送到医生的便携式无线传输设备上。本系统可以替代动态心电图,并实时传送数据,对于诊断、评价疗效、急救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中三级警报功能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配合GPS信号,可以对病人所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对重症病人提供最及时有效的救助,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77995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017951.1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B5/0482
Abstract: 便携式脑功能生物反馈仪,由输入传感器即接人体的脑电测量导联、放大与选频模块、导联脱落自动检测模块、屏蔽驱动与右腿驱动模块、A/D采样与转换模块、DSP构成的计算分析模块、触摸屏及扬声器构成的人机交互模块、SD卡构成的存储模块、嵌入式ARM微处理器构成的控制模块构成并依次连接;计算分析模块实现特征脑电成分α波、β波、θ波的提取,给出脑电活动模式;存储模块实现数据与分析结果的保存。本发明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脑电信息检测出,并实时反馈给受训练者,通过反复训练产生持久效应,使大脑活动向正常、健康的水平发展,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更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内在潜力,使受训者积极参与治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