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3219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376265.5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抽象语法树的Python程序类型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收集Python软件缺陷报告信息,提取缺陷标识符和缺陷错误类型;2)获取缺陷修复前后两个版本程序的源代码;3)生成两个版本源代码对应的抽象语法树,匹配获取变更函数结点并标记缺陷错误类型;4)根据变更函数结点上下文信息,生成缺陷代码的特征向量;5)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在缺陷代码特征向量上训练多分类模型;6)提示开发者在测试Python程序文件中可能出现的类型缺陷信息。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缺乏针对Python语言的类型缺陷分析、无法检测可能的缺陷错误类型等问题,进而指导软件质量的管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289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485760.4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21/5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混合分析的网页恶意JavaScript代码识别和反混淆方法:首先收集相关网页源码,对于源码中的恶意JS文件及内嵌在HTML文档中的恶意JS代码进行提取处理;接着,在语法分析阶段构建抽象语法树,将节点表示成常规JS对象进行程序分析和特征提取;接着,对JS代码进行插桩,对于想要监控的运行时基本操作进行覆写,动态监控JS执行时状态和信息,提取执行轨迹和运行时动态特征信息;接着,将动静态特征改写为特征向量,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模型,训练出一个恶意JS代码识别模型;接着,基于动态插桩方法,通过对内存覆写相关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对于混淆恶意JS代码进行有效的反混淆。
-
公开(公告)号:CN10515971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0555635.2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抽象语法树节点变更抽取的Python代码变更提示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获取同一软件不同版本程序的源代码;2)生成两个版本的源程序对应的抽象语法树;3)匹配抽象语法树获取变更节点,结合变更节点上下文信息标记节点变更类型;4)将变更元组聚集为事务,构造训练集;5)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变更元组中的关联关系;6)根据挖掘出的关联关系,提示开发人员程序中可能出现变更的位置和可能的变更类型。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存在的缺乏针对Python语言的软件演化分析、无法提示可能的代码变更类型等问题,进而指导软件生命周期的管理,提高软件演化的可控性,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软件产品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183655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626507.2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是基于安卓开发框架和其多线程模型,插桩安卓应用程序并动态运行提取单个执行轨迹,再使用预测性分析方法对执行轨迹进行分析,构造其活动间的发生序关系(Happens‑Before)并预测生成多个执行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变量松弛和路径松弛对执行轨迹中的所有活动进行约束编码,最终放入约束求解器中进行求解来完成数据竞争的检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数据竞争的误报率,扩展性好,效率高,只需收集单个运行轨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67861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695891.2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一种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Web服务推荐方法,将Web服务分成不同的服务类,在社交网络中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取一部分用户作为训练用户,得到用户感兴趣的服务类,并据此建立用户-服务类矩阵,然后根据用户-服务类矩阵对用户进行聚类,得到不同的用户兴趣类,对于社交网络中需要进行Web服务推荐的新用户,根据用户兴趣类进行推荐。本发明首先对Web服务进行主题提取,通过将Web服务映射为Web服务类,实现对用户-服务矩阵进行降维,然后通过从社交网络中提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和兴趣标签,充分利用标签信息和语义信息来解决词语同义问题,再结合通过分析已有用户的历史访问记录得到的聚类结果,对新用户进行Web服务推荐。
-
公开(公告)号:CN10578670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098327.6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366 , G06F11/3692 , G06F11/36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量感知的bug定位技术有效性评价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软件bug报告信息的收集;2)源代码文件工作量的收集;3)源代码文件序列的生成;4)评价指标的计算;5)bug定位技术的分析与评价。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存在的bug定位技术有效性评价方法中没有考虑开发人员审查工作量的问题,更能体现一个bug定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可以减轻开发人员的工作量,是否具有实用价值,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0415631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96502.0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Web服务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基于文档解析及约束求解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包括Web服务文档解析、Web服务约束条件提取和Web服务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三部分,自动化生成SOAP消息表示的测试用例,即为Web服务的测试用例。本发明在Web服务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过程中,通过提取WSDL、BPEL文档中的约束条件,并运用约束求解方法,根据这些约束条件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从而减少测试用例的冗余度,提高覆盖率,提高Web服务测试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2922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052691.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一种联合差异性随机测试方法,通过PI识别随机生成的测试用例之间在程序内部结构上的差异性,通过测试用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来识别测试用例在输入域上的差异性,然后联合这二者的差异,高效率地生成有效的测试用例集,为一种结合黑盒测试技术和白盒测试技术的自动化随机测试技术,本发明既改善了ART忽略程序结构所导致的测试用例冗余问题,也缓解了符号执行中的PC路径的复杂性问题,兼顾了软件测试中测试用例生成的高效率和高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2082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4440.8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面向智能移动平台的Web服务推送方法,Web服务推送通过数据交换管程、服务代理和SOAP推送协议三个部分实现,数据交换管程运行在智能移动平台上,作为智能移动平台上应用程序的数据收发媒介和管理者;服务代理运行在服务器上,将Web应用封装成Web服务,并以数据推送方式向数据管程提供更新;SOAP推送协议作为数据交换管程和服务代理之间的通信协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了服务代理、数据交换管程以及SOAP推送协议的技术,能够面向智能移动平台进行Web服务的主动推送。
-
公开(公告)号:CN101482596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8630.9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工业系统的故障快速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待测试的多因素工业系统的测试用例集Ts,然后用Ts中的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测试,运行时发生故障的测试用例组成集合Ts1,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比Ts1中测试用例,从Ts1中找出所涉及的共同因素,并以此共同因素作为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原因的重要组成因素,通过逐个替换Ts1中每个发现故障的测试用例所涉及到的每个因素并由此生成一组附加测试用例Cts,然后用这些测试用例重新对系统进行测试,运行时未发生故障的测试用例对应的所有被替换的因素,是有可能导致错误发生的因素。此方法具有科学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等特点,还具有针对性、经济性、灵活和可扩展等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