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1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429188.2
申请日:2012-11-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是一种用于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的外生菌根植物种植技术,尤其适用于对植物生长有明显毒害的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由于过量铜对植物有较高的毒害,因此,植物往往生长缓慢或不能存活,采用大规模覆土的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外援覆盖土壤以及较昂贵的工程操作成本。本技术发明是一种根袋带土移栽的方法,根袋内放置少量非污染土,并在根袋内栽种外生菌根化的植物,将此根袋(含土壤和植物)移栽到污染土壤中。根袋可以减少周围污染土壤中的Cu向植物根系的扩散,同时外生菌根菌丝可增强植物对Pi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明显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生存能力。本技术发明尤其适用于对植物有明显毒害的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的植被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0569906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020446.5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草药丹皮酚含量的铜复合土壤添加剂,属于中草药生产技术领域。添加剂为液体,包括:金属铜元素的硫酸盐或氯化盐浓度为20-200μmol/L;和金属锰、镍和锌元素的氯化盐或硝酸盐浓度为0.01-5μmol/L;和金属螯合剂浓度为1-200μmol/L。在每年的5至8月份,对一至三年生牡丹进行根系浇灌含铜复合剂处理,每月浇灌一次。处理一至两年后,采挖牡丹根,收获丹皮。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使用该方法可使丹皮中有效化学成分丹皮酚含量提高到对照的1.6倍-2.2倍。使用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丹皮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914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20446.5
申请日:2008-03-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草药丹皮酚含量的铜复合土壤添加剂,属于中草药生产技术领域。添加剂为液体,包括:金属铜元素的硫酸盐或氯化盐浓度为20-200μmol/L;和金属锰、镍和锌元素的氯化盐或硝酸盐浓度为0.01-5μmol/L;和金属螯合剂浓度为1-200μmol/L。在每年的5至8月份,对一至三年生牡丹进行根系浇灌含铜复合剂处理,每月浇灌一次。处理一至两年后,采挖牡丹根,收获丹皮。与常规栽培措施相比,使用该方法可使丹皮中有效化学成分丹皮酚含量提高到对照的1.6倍-2.2倍。使用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丹皮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391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30990.0
申请日:2007-09-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提高土壤温度来提高植物富集土壤金属元素的方法,属于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当生长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植物生物量达到或接近最高值时,首先向土壤中浇灌金属螯合剂溶液。12至48小时后,提高土壤温度到40-60度,并维持1-3小时。在热处理后2-14天收获植株。与常规措施相比,使用该方法可以使植物地上部分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提高5-40倍。大幅度提高植物地上部富集重金属的效率,提高螯合剂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140855.6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白菜重金属阻隔剂及一种降低小白菜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方法,本发明小白菜重金属阻隔剂,其有效成分为褪黑素和天冬氨酸。本发明降低小白菜中重金属镉含量的方法,待小白菜生长至三叶一心时,采用前述的小白菜重金属阻隔剂,采用喷雾喷施形式,对小白菜进行喷施,将阻隔剂均匀喷施于叶片表面,每次喷施保证阻隔剂可以均匀沾在叶片上又不滴落的状态,第一次喷施先喷A液,A液喷施完成后第二天再进行B液的喷施,B液喷施方法同A液,A液和B液喷施间隔时间少于72小时,即完成阻隔剂的喷施。在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小白菜上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可食用部分重金属镉的积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54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120264.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Cr(VI)耐性及还原能力的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命名为豆马勃属(Pisolithus sp.),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087,并提供了其在去除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中的应用,以及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本真菌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分离、筛选得到的外生菌根真菌Pisolithus sp.具有耐Cr(VI)并对其有去除能力,对去除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新型修复体系,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大幅提高重金属Cr(VI)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085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0627755.7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5F11/08 , C05G3/80 , A01N63/00 , C09K17/14 , A01P21/00 , B09C1/10 , C12R1/01 , C12R1/07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复镉污染土壤并促进植物生长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在原位污染土壤中利用堆肥将所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添加至土壤中,种植植物,通过常规培养,浇水、保湿,利用促生菌的促生特性和有机肥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以及产有机酸特性活化污染土壤中镉从而强化植物高效积累污染土壤镉,利用植物‑微生物的互作作用,充分发挥植物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改善单一植物修复中修复效率较低、植株生物量小、修复周期较长等缺点,增加菌剂在土壤中的效用,达到修复土壤镉污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52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628470.5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天冬氨酸(PASP)及植物促生菌(PGPR)辅助富集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先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再施加微生物菌剂,待植株生长成熟后,通过收获植株,移除土壤中重金属镉(Cd),从而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采用的联合施加技术能够大大促进植物生长,显著增强植物对镉的吸收及富集能力,与螯合剂或微生物单一的强化措施相比,二者联合施加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所使用的联合辅助措施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修复周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672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9725.1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为解决如何有效抑制蔬菜对镉吸收或向可食用部分转运,提供能够显著降低蔬菜可食用部分镉含量的阻隔剂及其使用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小白菜镉吸收的阻隔剂,其有效成分为硫酸钙和天冬氨酸。所述硫酸钙的浓度为2mM/L,所述天冬氨酸的浓度为20mg/L,所述阻隔剂待小白菜生长至三叶一心时进行喷施;喷施顺序为:先喷施硫酸钙溶液,硫酸钙溶液喷施完成1天后再进行天冬氨酸溶液的喷施,所述硫酸钙溶液和天冬氨酸溶液每周分别喷施一次,连续喷施4~5周,即完成所述蔬菜重金属阻隔剂的喷施。本发明阻隔剂在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的小白菜上使用,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可食用部分重金属镉的积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54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20264.9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Cr(VI)耐性及还原能力的外生菌根真菌,分类命名为豆马勃属(Pisolithus sp.),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087,并提供了其在去除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中的应用,以及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本真菌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分离、筛选得到的外生菌根真菌Pisolithus sp.具有耐Cr(VI)并对其有去除能力,对去除铬污染土壤中六价铬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新型修复体系,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大幅提高重金属Cr(VI)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