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812784.1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其通过基因组扫描技术从土荆芥基因组DNA中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根据每一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不同种群的土荆芥个体进行PCR扩增并检测扩增结果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获得了12个有效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出有效的多态性土荆芥分子标记,建立了制备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并且可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土荆芥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以及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等。

    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4702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812784.1

    申请日:2017-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其通过基因组扫描技术从土荆芥基因组DNA中分离微卫星分子标记,根据每一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该分子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不同种群的土荆芥个体进行PCR扩增并检测扩增结果的稳定性和多态性,获得了12个有效的微卫星分子标记。本发明开发出有效的多态性土荆芥分子标记,建立了制备土荆芥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并且可利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土荆芥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以及适应性进化的研究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的沼气发酵利用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07437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29187.8

    申请日:2012-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9 Y02W30/4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的产后处置和利用技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将铜污染土壤修复植物材料进行厌氧发酵,可以获得清洁的生物能源,同时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肥料施加于缺铜地区(如盐碱地)的土壤,改善植物的生长。沼液还可用于浸种、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等使用。技术可以转让给污染修复公司。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可以作为产品销售。

    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67844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40265.5

    申请日:2005-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属于一种增加诱导性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地上部提取重金属的效率,减少螯合剂施用量的技术,专用于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首先将螯合剂(或螯合剂盐类)溶液加热,然后直接浇灌于植物周围。使用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热螯合剂处理伤害植物根系,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结构,同时使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大量地进入植物根系,并被转运到植株地上部,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效率。

    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01655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40265.5

    申请日:2005-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螯合诱导修复效率的方法,属于一种增加诱导性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地上部提取重金属的效率,减少螯合剂施用量的技术,专用于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首先将螯合剂(或螯合剂盐类)溶液加热,然后直接浇灌于植物周围。使用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热螯合剂处理伤害植物根系,破坏植物根系的正常结构,同时使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大量地进入植物根系,并被转运到植株地上部,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的效率。

    一种木本植物菌根多接种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604048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614841.X

    申请日:2018-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种木本植物菌根多接种方法,克服了单一菌种的局限性,达到同一株木本植物能够被多种外生菌根真菌侵染的效果,能够比单一菌种接种更好的促进植物生长、定殖以及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同时,该方法可应用于废弃土地的植被恢复,多接种的苗木能够更好的促进废弃土地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废弃土地的改良具有积极作用。废弃土地经多接种苗木改良后,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对土地肥力、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均有积极作用。本发明的接种使用已侵染成功的母苗菌根接种幼苗,污染率大大降低。同时,采取土壤基质培养待接种植物,植物生长旺盛。

    一种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2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28470.5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聚天冬氨酸(PASP)及植物促生菌(PGPR)辅助富集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重金属富集植物,先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再施加微生物菌剂,待植株生长成熟后,通过收获植株,移除土壤中重金属镉(Cd),从而实现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采用的联合施加技术能够大大促进植物生长,显著增强植物对镉的吸收及富集能力,与螯合剂或微生物单一的强化措施相比,二者联合施加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所使用的联合辅助措施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效率高,修复周期短等优点。

    一种可视化显示植物根系受Cd胁迫程度的生物传感器及传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867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05698.0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显示植物根系受Cd胁迫程度的生物传感器及传感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NAC300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连接GUS报告基因再导入水稻基因组中,NAC300基因启动子OsNAC300p感知外部环境中Cd胁迫程度,调控下游GUS报告基因的表达;根据GUS染色的颜色深浅来判断植物根系对受外界Cd胁迫的程度。本发明方便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鉴别Cd对水稻根系的胁迫情况,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另外使用颜色变化程度来显示植物根系受到Cd胁迫的程度,这种可视化的方式符合现代研究报告的需求。因此,本发明在相关商业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方面有较好推广前景。

    一种用于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的外生菌根植物种植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1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429188.2

    申请日:201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领域,是一种用于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的外生菌根植物种植技术,尤其适用于对植物生长有明显毒害的铜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由于过量铜对植物有较高的毒害,因此,植物往往生长缓慢或不能存活,采用大规模覆土的技术往往需要大量的外援覆盖土壤以及较昂贵的工程操作成本。本技术发明是一种根袋带土移栽的方法,根袋内放置少量非污染土,并在根袋内栽种外生菌根化的植物,将此根袋(含土壤和植物)移栽到污染土壤中。根袋可以减少周围污染土壤中的Cu向植物根系的扩散,同时外生菌根菌丝可增强植物对Pi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明显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生存能力。本技术发明尤其适用于对植物有明显毒害的高浓度铜污染土壤的植被恢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