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化的食用菌接种装置及接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7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35304.8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化的食用菌接种装置及接种方法,该装置包括接种架、底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接种架包括连接杆、支撑杆、轴盘、主体圈和固定设置所述主体圈上的试管套,所述的轴盘和主体圈通过多根均匀设置在所述轴盘和主体圈之间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轴盘的轴心处设有轴盘转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的轴盘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相连接。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的简化接种操作,达到了快速接种的效果;提高了接种效率并减少了斜面培养基染菌的机会,且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灵芝酸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25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348015.2

    申请日:201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灵芝液体发酵菌丝体灵芝酸含量的方法,该灵芝液体发酵分为两个阶段发酵:第一阶段发酵促进灵芝菌丝迅速生长,第二阶段发酵通过向第一阶段发酵得到的发酵液中添加乙酸来诱导灵芝菌丝体提高灵芝酸含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时灵芝酸含量,具有食品级安全,成本低,无污染,方法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等优点,从而为工业化经济生产灵芝酸奠定基础。

    一株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53360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006218.9

    申请日:201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株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841P-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1年12月13日,保藏号:CGMCC No.5583。所述的保藏号为CGMCC No.5583的假单胞菌841P-3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获得大量假单胞菌841P-3菌株,且能产生诱导系统抗性,对人畜无毒,对农作物物毒害,绿色环保,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生物农药开发前景。

    一株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5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210006161.2

    申请日:201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株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枯草芽孢杆菌(Baclillus subtilis)41B-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2011年12月13日,保藏号:CGMCC No.5582。所述的保藏号为CGMCC No.5582的枯草芽孢杆菌41B-1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枯草芽孢杆菌41B-1(CGMCC No.5582)对人畜无毒,对农作物无毒害,绿色环保,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生物农药开发前景。

    一种简化的食用菌接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79070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21050531.3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化的食用菌接种装置,该装置包括接种架、底座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的接种架包括连接杆、支撑杆、轴盘、主体圈和固定设置所述主体圈上的试管套,所述的轴盘和主体圈通过多根均匀设置在所述轴盘和主体圈之间的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轴盘的轴心处设有轴盘转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的轴盘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相连接。使用该装置能够有效的简化接种操作,达到了快速接种的效果;提高了接种效率并减少了斜面培养基染菌的机会,且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一种观赏性微型全自动菌菇栽培箱

    公开(公告)号:CN20824243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370685.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赏性微型全自动菌菇栽培箱,该栽培箱包括内胆、箱体和透明盖,所述的内胆容纳在所述的箱体内,所述的内胆和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的开口处安装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的透明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上部用于封闭所述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隔层内设有加热电阻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的透明盖上设有活动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上设有滤气膜。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栽培箱内相对封闭型,具有除菌作用。在使用时,将接种好的菌袋放置于内胆中,并插入智能芯片,利用芯片持续对食用菌控温控湿,栽培出的食用菌不仅极具观赏性,可摆放于书桌、阳台作为装饰,还对青少年儿童具有教育性。本装置透明盖还可拆装,可加强美观性。

    一种全自动无土栽培菌植共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01236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050528.1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无土栽培菌植共培养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菌菇培养箱、水箱、原液箱、营养液箱和管道;所述的水箱和原液箱分别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的营养液箱,用于将水箱中的水和原液箱中的营养液原液定量加入到营养液箱中,所述的营养液箱上设有输出管道和回流管道,所述的输出管道和回流管道之间连通有管道形成循环通路;所述的管道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植物种植杯。本实用新型的菌植共培养装置的操作基本通过智能化控制,简单易行。可以实现为植物和菌菇提供稳定优良的生长环境,这也让该菌植共培养装置能满足工业大量生产的需要,也可以用于桑黄等一些对环境要求与严格的药用真菌的培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