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874076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65066.1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4B1/58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复合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结构,包括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该复合钢管混凝土柱内预埋有加强圆钢管,还包括节点环、连接片和若干连接件;该节点环设有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该腹板上设有贯通的连接管,该连接管外周设有若干加劲肋,该上翼缘和下翼缘分别连接于腹板上端和下端并设有适配连接管端部的开口;该钢管混凝土柱一端插入开口,其套筒通过连接件与上翼缘或下翼缘固定连接;该连接片罩设于连接管外并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密封固定,其上还开设有小孔;该钢梁与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保证了节点连接的可靠性,使节点的施工更加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96385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0899706.5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试验装置,包括筏基、炉体、支撑框架、反力加载装置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炉体、支撑框架以及反力加载装置安装在筏基上,还包括用于安装混凝土顶板的支座装置和设置在混凝土顶板上表面的热边界模拟层,支座装置安装于支撑框架的上部,反力加载装置的施力机构设置在边界模拟层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能较好地适用于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的火灾试验,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火灾环境、上覆热边界模拟层和各种边界和约束条件的影响,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性能的研究,为地下空间结构混凝土顶板抗火设计方法的提出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3465151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80994.X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内压力测试装置,包括胶囊、封挡装置、加压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压装置给胶囊加压,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半球壳内表面,加压装置对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半球壳的形变,将形变量等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钢筋混凝土半球壳的内压力极限以及内压力与破坏形式等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重复检测不同厚度、半径、钢筋构成等的混凝土半球壳,可预测混凝土半球壳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3465149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80443.3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半球壳的新型极限外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固定支撑罩、胶囊、加压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利用加压装置给胶囊加压,在固定支撑罩的支撑下,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半球壳外表面,加压装置对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混凝土半球壳形变,将形变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对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钢筋混凝土半球壳的外压力极限以及外压力与破坏形式等的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重复检测不同厚度、半径、钢筋构成等的混凝土半球壳,可预测混凝土半球壳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2596030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168738.5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4C3/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包括薄壁方形钢管柱和混凝土填充物,还包括圆形钢管柱,圆形钢管柱套设于薄壁方形钢管柱内,混凝土填充物包括第一混凝土填充物和第二混凝土填充物,第一混凝土填充物灌满于圆形钢管柱内,第二混凝土填充物灌满于圆形钢管柱与薄壁方形钢管柱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薄壁方形钢管混凝土柱,利用外部的方形钢管柱可保持方形钢管混凝土柱原有的抗弯能力强、便于节点处理的特点,并利用圆形钢管柱对混凝土填充物具有较好的约束作用,使方形钢管柱内的混凝土填充物可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了传统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中混凝土填充物的优良性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的问题,并可大大改善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60440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137379.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防松螺栓,所述自锁防松螺栓包括销螺母、束螺母、紧固螺母;所述销螺母的一面沿轴向向外延伸出一圆台,所述圆台的直径自抵接所述销螺母的一端至远离所述销螺母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销螺母及圆台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圆台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束螺母的内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相配合限位的第二配合螺纹;所述束螺母垂直于轴向的一面设置有一倾斜限位台;所述倾斜限位台的在轴向上的高度沿所述束螺母的周向由倾斜限位台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高;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使螺栓能够应用于普通螺纹,提高产品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04403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077084.7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唐氏螺栓,包括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及设置有唐氏螺纹的螺杆;所述左旋螺母及左旋螺母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右旋螺母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卡位,所述卡位以所述右旋螺母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形成卡位环;左旋螺母的第三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卡头槽;所述卡头槽以所述左旋螺母的中心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卡头槽内设置有卡头片,所述卡头片伸出所述卡头槽的一端向背向所述左旋螺母旋转的方向弯曲,具体为限位端;所述左旋螺母向左旋转,所述限位端进入卡位实现所述左旋螺母与右旋螺母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互限位。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螺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松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81606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20538660.4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四周受火后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的炉体的第四面炉壁根据混凝土柱的受火方式由两块活动炉壁加上中间开口部分砌筑临时性填充墙组合而成。炉体设置在反力架的架体内,竖向荷载加载装置安装在中间横向钢梁底面用以对混凝土柱施加竖向荷载;水平拉压伺服加载装置安装在水平反力墙上,可在受火后对混凝土柱试件施加推覆荷载和低周水平反复荷载。通过该试验装置对持荷混凝土柱先进行非四周受火方式下火灾试验,熄火冷却后再进行拟静力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各测点的气压、温度、位移和荷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面、相邻两面、单面等非四周受火方式下混凝土柱耐火性能和灾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654794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2788.8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的加固装置,包括钢制槽体、内隔环和栓钉;所述钢制槽体为上表面开口的结构,且所述钢制槽体能够套设在混凝土梁的外部;所述钢制槽体与所述混凝土梁之间具有一夹层;所述钢制槽体上表面沿长轴两侧各水平向外延伸一上翼平台;所述栓钉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分别固设于所述上翼平台;所述内隔环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固设于所述钢制槽体的侧面和底面所围成的凹槽内。通过内隔环和栓钉将钢制槽体和混凝土梁、灌浆层固结在一起,这样既可提高混凝土梁的受弯和受剪承载性能,还可有效避免灌浆层脱落,保证具有长期的加固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施工方法,确保上述加固方案的有效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20286608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456791.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于该无梁楼盖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位置设有内嵌型钢,该内嵌型钢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垂直焊接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宽翼缘H型钢。籍此,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相交的节点区采用十字形的内嵌型钢进行加强,可有效提高其抗冲切能力,无需另设置柱帽,具有提高楼盖板与支撑柱连接处纵向、横向的抗弯能力和抗震性能的作用,同时还可方便混凝土柱与楼盖板的节点处理和降低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