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4896.7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发射燃气流冲击条件下流固耦合边界条件确定方法,首先建立燃气流场仿真网格模型和固体有限元仿真网格模型,然后判断燃气流场仿真网格模型和固体有限元仿真网格模型的耦合边界几何特征及流场分布特征,最后根据耦合边界几何特征及流场分布特征,确定流固耦合边界条件。本发明解决了火箭发射燃气流冲击条件下,燃气流场仿真及固体有限元仿真在分界面上的信息传递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588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271755.X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火箭发射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包括台体上的喷水阵列和台体外围的喷水阵列。台体上的喷水阵列布置在发射平台台体支承框上表面上,与台体内部的内置流道连通,且台体上的喷水阵列出水口的大小能够调节;台体外围的喷水阵列布置在发射平台台体外围,能够从外侧向导流槽出口喷水,还能够向发射平台台体中心区喷水,其喷嘴直径能够调整。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整出水流量为多种不同火箭及发射平台降温降噪,降低了设计、生产、安装周期,大幅缩减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471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97646.8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内外冷却相结合的发射平台,发射平台台体上设置有支承框以及用于燃气流排导燃气的导流孔,支承框加工成相互贯通的中空结构,形成内置流道,所述内置流道作为冷却水流道和供水通道;支承框上表面以及面向导流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内置流道连通的喷水孔阵列。本发明既提高了对发射台本体结构的热防护能力,也降低了系统之间的安装复杂程度。同时结合外表面喷水冷却方式,充分实现了发射平台的内外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0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00044.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带两级喷水降温降噪系统的发射平台,发射平台台体上设置有支承框以及用于燃气流排导燃气的导流孔,支承框加工成相互贯通的中空结构,形成内置流道,支承框上表面以及支承框面向导流孔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内置流道连通的喷水孔阵列,形成一级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发射平台台体四周边框为中空结构,上表面加工有与内置流道连通的喷水装置阵列,形成二级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本发明无需在发射平台外利用桁架搭建一套喷水降温、降噪系统,而是充分利用台体内部及其周边空间结构集成二级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充分发挥发射平台自身框架结构的集成功能,实现多级喷水降温降噪,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16608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62701.0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K31/12 , F15B13/02 , F15B13/044 , F15B21/04 , F41F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12 , F15B13/02 , F15B13/044 , F15B21/041 , F15B2013/0448 , F15B2211/8855 ,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火箭发射喷水的蝶阀气动冗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中的气罐、第一电磁阀组、第一单向阀、气动装置依次连接,形成正常状态供气通路;气罐、第二电磁阀组、第二单向阀、气动装置依次连接,形成故障状态供气通路;气动装置连接蝶阀;该方法包括:S1,令三位四通电磁阀A、C保持关闭,令三位四通电磁阀B保持开启;S2,检测三位四通电磁阀A是否正常,正常则执行步骤S3,不正常则执行步骤S4;S3,通过正常状态供气通路为气动装置供气;S4,通过故障状态供气通路为气动装置供气。本发明创新地开发了电磁阀的有效组合与冗余控制方案,保证蝶阀及时的响应,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用于火箭发射喷水的蝶阀动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4486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31081.7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7/08 , B05B1/02 , B05B7/0807
Abstract: 本发明雾化喷嘴及使用该雾化喷嘴的雾化喷头涉及一种用于使液体介质雾化的雾化喷嘴及使用该雾化喷嘴的雾化喷头。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使介质高速高效雾化的雾化喷嘴及使用该雾化喷嘴的雾化喷头。本发明中的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1),其上设有气流通道(2)和液体通道(3),气流通道与液体通道呈夹角布置。本发明中的使用上述雾化喷嘴的雾化喷头还包括喷头连接件(5)和外壳(6),雾化喷嘴通过喷头连接件连接在外壳上,喷头连接件上开设有气流通孔(9)和液体通孔(10),气流通孔的一端与气流通道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供气管件(7),液体通孔的一端与液体通道相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供液管件(8)。
-
公开(公告)号:CN105855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07548.7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0278 , B05B1/06 ,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蘑菇头喷嘴及使用该喷嘴的发射平台均匀水幕防护系统涉及一种用于运载火箭发射平台防护的喷淋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防护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喷淋面积大、能够独立组装的蘑菇头喷嘴以及使用该喷嘴的发射平台均匀水幕防护系统,该防护系统能够实现均匀水幕喷淋以及蘑菇头喷嘴与发射平台的便捷对接与分离。本发明中的蘑菇头喷嘴包括蘑菇头柄部(2)和蘑菇头头部(1),头部和柄部分别设有喷水、进水通道(4、3),进水、喷水通道相连通。本发明中的使用上述蘑菇头喷嘴的发射平台均匀水幕防护系统包括主干管(8),其上连通有带卡槽(12)的第一短管(11),蘑菇头柄部密封安装在卡槽内,主干管上设有侧向喷嘴(14)。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7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10373253.4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场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试主阵列组和第二测试主阵列组;其中,第一测试主阵列组包括:导流孔内燃气流场测试阵列、台面燃气流场测试阵列、井字梁上燃气流场测试阵列;第二测试主阵列组包括:导流槽入口附近燃气流场参数测试阵列、导流槽排导面燃气流场参数测试阵列、导流槽顶部燃气流场参数测试阵列、导流槽侧面燃气流场参数测试阵列。本发明提出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场测试方案可用于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燃气流场测试与燃气流烧蚀特性评估,也可方便地移值于缩尺度发射模拟试验或专项模拟试验燃气流场测试与燃气流烧蚀特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30907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110332523.2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箭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发射喷水降温降噪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层喷水装置、内层喷水装置、支撑桁架、下部蓄水器、喷水总引管和高位水箱;发射场设置有高位水箱,从高位水箱引出两条喷水总引管,两条喷水总引管均与下部蓄水器连接,下部蓄水器上设置有外层喷水装置和内层喷水装置;所述外层喷水装置位于发射平台行走部的两侧,并平行发射平台行走方向,且其顶端高于发射平台的台面;所述内层喷水装置的顶端低于发射平台的台面;所述支撑桁架用于支撑外层喷水装置和内层喷水装置。本发明针对捆绑式火箭发射技术条件研制,适用于采用类似热发射技术条件的单喷管火箭发射试验、模拟试验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542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238665.7
申请日:2012-07-1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4
Abstract: 一种内置水道防护的大型发射平台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发射平台台体和脐带塔,该脐带塔的下部设置有脐带塔根部冷却水道,该发射平台台体内设置有井字形结构的支承框,该支承框内设置有支承框冷却水道,该发射平台台体的台面上设置有台面冷却水道,该台面冷却水道与该脐带塔根部冷却水道连接,该支承框冷却水道包括多个第一冷却组和多个第二冷却组,该多个第一冷却组和该多个第二冷却组平行于水平面层叠设置在该支承框内,且该第一冷却组和该第二冷却组间隔排列。该方法包括设置带阵列冷却水道的井字形组合支承框、设置带台面冷却水道的发射平台台体即设置带阵列冷却水道的脐带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