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场景变化检测及毁伤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48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1650.6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偏振成像的场景变化检测及毁伤评估方法,其中场景变化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图像;分别对变化前和变化后的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图像进行特征配准;差分处理,得到红外强度、红外偏振度及偏振角对应的3种两时相差分图像;基于两时相差分图像,通过图像块提取和筛选处理得到候选变化点图像块;将候选变化点图像块输入至训练好的检测模型,得到变化检测结果;基于变化检测结果,通过区域填充和噪点滤除得到目标场景最终变化检测图像结果。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场景红外偏振特征,提高场景变化检测精度,为毁伤效能评估提供新技术途径。

    一种水下三维场景实时重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84405.5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水下图像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三维场景实时重建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密闭箱体;光路发射单元,设置于所述密闭箱体中,所述光路发射单元包括沿光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激光光源、激光准直器、光束扩散器和第一光学透镜;光路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密闭箱体中,所述光路接收单元包括沿光路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学透镜、滤光片、分束器、单光子成像探测器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分束器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可见光相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待测目标的水下三维场景图。本方案能够提高传统水下激光雷达在高浑浊等强散射环境中的探测距离与成像分辨率。

    一种空间群目标动态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66527.1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间群目标动态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属于仿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空间目标群各子目标网格,通过求解导热微分方程,得到各子目标动态温度分布序列;S2、基于空间目标群各子目标的位置及姿态,通过旋转矩阵进行坐标变换,将各子目标旋转到统一的CGCS2000大地坐标系下;S3、进行动态群目标网格构建和面元温度赋值,生成群目标动态温度分布序列;S4、对所有面元进行遮挡关系的判断,记录下可被探测到的面元编号;S5、结合探测波段,通过求解普朗克定律得到面元的红外辐射特性,并对所有的可见面元进行红外辐射特性叠加,进而得到群目标动态红外辐射特性,本发明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建模仿真成本过高的问题。

    一种发动机两相喷焰远场尾迹红外特性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428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39341.7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特性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两相喷焰远场尾迹红外特性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两相喷焰流场参数、环境温度及环境压强;基于喷焰流场参数,计算喷焰流场轴线的温度变化曲线;确定远场尾迹的轴向长度;确定远场尾迹区域;对远场尾迹区域划分网格;确定远场尾迹区域的压强;基于发动机两相喷焰流场参数,确定远场尾迹区域轴线的温度、密度和组分质量浓度变化曲线;分别沿径向分层计算,确定远场尾迹区域的温度、密度和组分质量浓度分布;基于远场尾迹区域的温度、密度和组分质量浓度分布及压强,计算远场尾迹区域的红外辐射。本发明能够准确、快速计算长达数公里的发动机两相喷焰远场尾迹的红外特性。

    一种星上标定设备的额外衰减补偿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2018.X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上标定设备的额外衰减补偿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辐射传输模型交叉定标法,确定待标定传感器的理论表观反射率和定标系数;根据定标系数对待标定传感器进行标定,获取标定后待定标传感器的第一表观反射率;根据标定后待标定传感器获取的DN值、定标系数、第一表观反射率和理论表观反射率,计算得到交叉辐射标定系数相对误差和星上标定系数相对误差;根据交叉辐射标定系数相对误差和星上标定系数相对误差,判断待标定传感器是否需要进行额外衰减补偿;若是,则根据星上标定系数相对误差,确定修正系数。本方案提供的星上标定设备的额外衰减补偿方法对额外衰减进行了补偿,提高了在轨标定的精度。

    一种热红外遥感图像重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56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594372.1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红外遥感图像重建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重建区域的第一遥感图像和第二遥感图像;其中,第一遥感图像和第二遥感图像为同一历史时间下获取到的,第一遥感图像和第二遥感图像均包括地表参数;根据第一遥感图像和第二遥感图像的地表参数,对待重建区域的待重建遥感图像的地表参数进行融合,得到待重建遥感图像的目标地表参数;获取待重建遥感图像的大气参数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基于待重建遥感图像的目标地表参数、大气参数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对待重建遥感图像进行重建,得到目标遥感图像。本方案能够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热红外遥感图像的重建。

    羽流流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40892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811189950.8

    申请日:2018-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流流动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喷管出口数据,根据所述喷管出口数据获取所述喷口流出的射流的第一气流流动数据和所述射流的各流动区域信息;获取环境的来流数据,根据所述来流数据和各所述流动区域信息分别获取来流的第二气流流动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气流流动数据、所述第二气流流动数据和各所述流动区域信息获取所述来流和所述射流相互作用后的羽流的第三气流流动数据;获取固体颗粒数据,根据所述固体颗粒数据和所述第三气流流动数据获取具有固体颗粒的羽流的第四气流流动数据。本发明提供的羽流流动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得两相羽流中固体颗粒物的流动特性,且计算过程较简单,计算效率高。

    一种基于多波段特性的卷云虚警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667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1911035239.1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遥感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段特性的卷云虚警源检测方法,包括:输入两幅不同波段的卷云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对一幅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覆盖法求其分形维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分形维数特征图;对另一幅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显著性方法进行增强,得到显著性特征图;将归一化分形维数特征图和显著性特征图进行加权融合;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得到检测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避免了机器学习类方法对大量样本数据的依赖性以及单一波段图像检测的局限性,可针对小样本快速检测,并且显著提高卷云虚警源的检测能力。

    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9011.0

    申请日:2022-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面元分析法将目标的几何模型划分成若干个面元,并确定每一个面元所对应的入射角、探测角和相对方位角,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可计算出天空漫射光照射至目标表面的下行斯托克斯参量,将其作为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并基于目标材质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将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与目标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实现了在野外环境下对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的建模仿真,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仿真目标在不同入射角、探测角及大气条件下的偏振特性,为偏振遥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烟幕云团偏振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22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0873.5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幕云团偏振传输特性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烟幕云团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所述烟幕云团包括至少一种辐射物质;确定每一个网格中所包含辐射物质的流场参数;确定所述烟幕云团中每一种辐射物质所对应烟幕粒子的散射特性参数;针对每一个网格,将该网格所对应的流场参数和每一种辐射物质所对应烟幕粒子的散射特性参数输入至蒙特卡洛偏振辐射传输仿真模型中,仿真得到所述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本方案,能够仿真得到所述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实现了将流体力学和偏振传输的结合,由于流体参数能够充分体现出网格中辐射物质的分布特性,从而使得仿真得到的烟幕云团的偏振传输特性更加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